休闲产业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软科学研究“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组

执笔人:马惠娣

 

2000528 于北京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出现的“假日经济”现象做出分析后,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也许10-15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国家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研究休闲经济,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社会繁荣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家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即:春节、五一、十一(三天法定假日再加4天周末休息日,共计7天)。这意味着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将在闲暇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形成的休闲产业正快速地向我们走来,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内需的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五一节,让我们看到了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形成的经济现象。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休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但是,透过“火爆”的背后,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作为相应的休闲产业却是难于应对;而对休闲经济的研究则明显滞后,各种思想准备严重不足,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成为发展休闲产业的“瓶颈”。我们认为,加大力度开发潜在的休闲市场空间、适时地发展休闲产业、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加强休闲经济的研究等,应及早提到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二、国外休闲产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休闲产业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产业便逐渐的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何谓休闲产业,笼统地讲,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

18世纪的杂志、咖啡馆和音乐厅,延续至19世纪的职业体育和假日旅游,现代人的休闲观几乎是和各类休闲产业同时产生的。

人们很难准确地算出在休闲 上究竟花了多少钱。以美国1990年为例,全美国消费者在娱乐性商品和服务方面总共花掉了2800亿美元,占全部消费开支的7%。尽管2800亿美元已经是很可观的一笔钱了,但这只是全部休闲消费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的休闲支出被归到了其它类别中。比方说,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4580亿美元中,就有三分之一以上花在了休闲旅行 上。在机动车运行里程数上,也有三分之一的行程是休闲的产物。在飞机上有60%的乘客是在作休闲旅行,而非业务旅行。如果使用这样的计算方式,那么用在住房、服装、餐饮和教育方面的消费开支中,也会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可以化入休闲开支。如果把上述开支加起来,用于休闲的花销会轻松地超过10000亿美元,大约占全部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在这种靠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中,休闲已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

旅行 和旅游业 是一项同休闲活动密切联系的产业,它可能已经成为世界第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世界范围内, 每年创造30000亿美元的产值,其中在美国的税收就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把休闲产业定义为包括其相关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业务的集成,那么全美国的前三项最大的产业就是旅游 业,开支6210亿美元;卫生保健业,6040亿美元;教育业,每年3310亿美元。如果把业务旅行从旅游业 总开销中分离出去,再加上在家庭和当地社区的休闲消费部分,我们同样可以得到近10000亿美元的休闲消费总量。

 美国学者认为,很难对休闲产业的范围有一个全面的统计,几乎所有的产业,包括国防,都有一些与休闲相关的工作。 据统计,美国的旅行 和旅游业 雇用的职员有900万之多。在全联邦、各州、各县和当地的娱乐场所、公园以及其它休闲机构,大约有250,000个公共服务类的工作职位。还有近两百万作家、艺术家、演艺界人士和职业运动员。没有谁能够把所有与休闲有关的工作挑选出来,换算成对应的全职工作时间。对全部休闲工作的最简单的估计办法是将用于休闲方面的消费折合成工作职位,进行统计。如果每40,000美元的消费开支能创造一个工作职位的话(相当于全职工作职位),10000亿美元的休闲消费就相当于2500万个工作职位——差不多是1990年全部就业职位的四分之一。

在欧美国家,休闲产业十分发达(是建立在对休闲理论研究基础上的),据有关数据表明,美国的休闲产业已处于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的位置,其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这是1990年的统计结果,2000年的相关数据现在还未查阅到。)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的休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工作时间的减少,共享工作(Job Sharing)已应运而生,比如,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目前正普遍实行各种工作制。政府认为:缩短工作时间,可以减少失业,政府以较少的财政支出争取公众和个人的更大支持,使休闲产业发展更快。

所有迹象都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并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因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休闲转变。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艺术场馆、社区宁静程度、自然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对于今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

国家和地方政府往往根据休闲时间的长短制定新的经济政策,促进不同方面的消费,调整新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市场,不仅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促进和改善服务,增强人的休闲欲望,而且还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繁荣社会文化,提升人的精神文明。

休闲时代的来临,人类对“进步”的定义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促使人们渴望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进步将越来越意味着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 ,讲求生活品味,而且希望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下去。几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去改造自身。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占教育事业的极大份额,这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也许10-15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学者预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休闲生活将有重大改变。华盛顿地区公共策略预测部主席莫利特说,休闲、娱乐活动及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专门提供休闲的第三产业在2015年左右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GDP中占有一半的份额。(见VOA Report: Leisure time for future, Jan 14 2000.2015年这段时间,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新经济革命》,20004月。)

那么,休闲时代的消费具有那些特征呢?

1、随着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费用的投向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完善自我的再教育(终生教育)、健身美容、旅游、欣赏。这也是人的本质的回归。

2、传统的工作和休闲的概念已经模糊。首先,工作时空界限被打破;其次,休闲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建制化的事物,它会成为一种资源、回报分配、创新期待,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延伸工作。它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早在18年前,托夫勒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已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产消结合时——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第三次浪潮》1982年)

3、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消费)”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尤其在我国,历来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生活和消费统统看成是资产阶级的。所以,多少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也主要放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一直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艰苦度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当然,由于休闲产业的兴起,使传统的衡量生产力的方法显得过时。

4、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间就越多。而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成为主要动力。今年五一节期间,人民大众高涨的消费欲望,对此作了最好的解释。

5、人的寿命的延长,使人生的后20-25年完全处于休闲的状态中,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的晚年的各种费用主要用于休闲消费的支出。青少年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美国,接受初中级教育的学生每年有180天的假期,在日本有120天的假期,在我国则相对较少,约80天左右,假期期间的休闲消费将有巨大的市场。 

四、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1995年5月,国家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三个“长假日”,标志着我们正将步入休闲时代的门槛。

实事求是地说,就可比性来讲,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我们决不应该因此而忽视对这方面的了解与研究。今年五一节人们外出休闲度假的火爆,足以说明我们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的意愿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请注意欧美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了20余年的时间。因此,研究休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休闲产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在理论、实践、政策、宏观调控等层面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建议政府未雨绸缪,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循序渐进地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仅以今年五一节期间的“假日经济”为例,我们不难看出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5月1日至6日入境旅游者达到170万人次,国内居民外出旅游4600万人次,比预计的1500万多了三倍,旅游花费181亿元人民币,仅吃、行、住、玩、购物就表现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着实叫人体会到了休闲经济的火爆。

统计资料显示: 300万人在京城涌动;北京铁路局遇建局47年来客流最高峰,7天发送旅客440万人,日均63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北京旅游赚了17个亿……北京市5月1日接待入境旅游者7万人次,外汇收入5000万美元,外地来京游客250万人次,收入17亿元人民币,北京市民到京郊周边旅游约100万人次,花费1.89亿元人民币,北京市民出京旅游的有150万人次,出境旅游者达到7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在上海,250多万海内外游客涌入申城观光的同时,又有50多万上海市民出行旅游。新疆接待国内游客近6万,超过了历史任何一年的同期水平,创造了新疆旅游的新纪录;到云南旅游的人数每天以万计,估计日均旅游收入超过亿元;山西境内主要景点仅5月1日当天就接待游客4.62万人次,创历史最好纪录; 12万人涌进韶山冲;长沙市各星级宾馆平均住房入住率超过90%,有过半数星级宾馆的住房率达到100%,三亚市所有宾馆饭店开房率均达100%以上。与此同时,港澳旅游也十分热闹,人流如潮。5月1日至3日,入澳旅行团队达到800多个。(见《光明日报》2000年5月11日第4版)

“五一”期间,北京很多商场都延长了营业时间,商业销量创历史新高,各大商场日销售额普遍大幅上升。赛特购物中心“五一”通宵卖场所日销售额为500万元,是平时的两倍多;蓝鸟大厦平日销售额为200多万元,“五一”当天竟达到613万元,超出了今年春节期间468万元的最高日销售额;贵友大厦“五一”销出230万元,而平时周一至周五日均销售额只有60万元,周末也仅为100万元。节日7天内全天可享受每小时1.5 元的上网费,价格只为平时的37%。仅上海热线每天的上网人数就超过40万人次,交易额5天内达到170多万元。(《光明日报》2000年5月12日第4版)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33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8%,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见《财经时报》2000年5月17日第2版)

再以“鲜花经济”为例,据统计,1999年中国的鲜切花销售额约达20亿元人民币。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鲜切花消费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近3700美元的上海,一年鲜切花的消费量达4亿支。(见《中国民航报·现代周刊》2000年5月24日第一版)

由此可见,我国开发休闲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

尽管,我们还处在休闲的初始阶段,对于休闲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大人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的富人,也有2400万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穷人,但大多数人对休闲有着极大的渴望。于光远先生曾指出:休闲产业的诞生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规律。成思危教授也指出,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三个长假就是三七二十一天,必将推动休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五、我国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成为发展休闲产业的“瓶颈” 

在我国的现阶段打好“休闲产业”这张牌,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解决失业、盘活经济、繁荣市场,将是明智之举。从今年五一节“假日经济”的火爆中,可以看出在富裕起来的人民大众中,传统的休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外出度假的热情也格外蓬勃高涨,当然,还有“鼓起来的钱包”。而另一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反映了相关部门与产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更缺乏发展战略的思考。

1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1)思想观念陈旧,对时代特点有模糊认识。许多人(包括官方和学术界的人士),认识不到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必将导致人民大众对文化精神生活以及全面发展自我的渴望(马克思在这方面有着精辟和深刻的论述),有人甚至认为,这是15年后的事情。休闲观念庸俗化,以为休闲只是看电视、串亲访友、吃喝玩乐、购物、休闲衣鞋帽,很难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高雅的休闲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养的提高。因此,不论是生产,还是服务,都没有新思路和新创造。反映在政府部门,则是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缺乏政策的扶植,缺乏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学术界对此问题反映迟钝,国外的休闲学已有一百余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却极少有人问津,理论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哲学界,另人尴尬。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休闲教育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休闲教育人才,谈何更新我们的休闲观!精神食粮制造部门,似乎只知道生产“欢乐、快乐×××”,看也看不完的连续剧,异常豪华奢侈却没有文化内涵的文艺晚会,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而且多少个智慧的大脑失去了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尤其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严重。

2)缺乏思想认识,必然物质准备不足。大多数人以为休闲只能去旅游,特别是几亿人都安排在假日出游,不仅使人无法达到欣赏和体验的目的,而且,会使刚刚激发出的旅游热情消沉下去,不利于休闲产业的形成。应该认识到休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诸如:饭店、餐饮、接待、公安、医疗、交通、商业、旅游、通信、文化艺术等,各部门必须同步发展,削弱了任何一方,休闲经济都难快步疾行。希望社会各部门都能尽快意识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从而为休闲消费培育和创造条件。

2、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尚未形成,“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交通拥挤、餐饮脏乱、住宿不配套、价格不合理、服务质量差……这些问题自双休日制度实行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并在今年“五一”长达7天的假期中凸现出来,使矛盾加剧。消费者支出上升的趋势是肯定的,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人不敢随意花钱,关键是社会保障未得到解决。消费贷款利率高,信贷的手续烦琐。休闲产业的科技开发力量薄弱,诸如,银行结算系统、信用卡、国家服务(娱乐、消费、旅游预定)信息网等尚未得到到位的开发。家政服务和托老院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从业人员大多素质低,使“朝阳产业”已夕阳西下。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差,例如,旅游形式程式化、统一化(有人形容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使人出行一次就不想第二次。休闲项目缺乏个性和创新,专业人员极度匮乏,政府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 

六、我们的几点建议 

为此,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

1、在适当的时候成立专事国家休闲规划的部门和国家休闲研究院。据80年代初,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于光远同志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在当时,世界上大约有近百个国家的行政机构中,均有与休闲相关的领导部门和直属的研究院所,而现在这样的机构,在国外更是有增无减,说明了此部门在各国国家事物中的必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以及“入世”在即,届时国外的休闲产业也必将打入我国市场,因此,必须迅速形成自己的产业队伍,做出规划和部署,不至于措手不及。另外,有国家调控、规划的休闲,将会使精神文明建设有所依托。

2不提倡使用“假日经济”,尽管“假日经济”概念的提出,已揭示了由假日所导致的经济现象,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是,“假日经济”的理论支持比较薄弱,对深刻地理解未来的经济走势以及社会发展的认识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一,假日经济,仅仅局限在“假日”,显得“时空”范围小,容易使人把自己的行为仅仅放在假日期间,并有可能使老百姓产生从众心理,以至于使“假日经济”变异(比如,人们休闲度假选择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度假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形成“瓶颈”,会使人的休闲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其二,假日经济将会遭到带薪休假制度的冲击,(必将遭到带薪休假制度的冲击)。用带薪休假制度,从时间上解决人们旅游过于集中的问题,企业根据各自生产状况,一年中给予职工几天乃至一个月的带薪休假,让人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门旅游计划。错开居民休假出游的高峰,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旅游设施,也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过于集中的假日旅游消费,在给交通、旅游等部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服务质量,使旅游者的兴致大打折扣。其三,“假日经济”商业味道太浓,对人的休闲行为会产生误导,不利于休闲产业系统的形成。比如,人们利用周末或是某一天晚上去欣赏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当然,“假日经济”也可以作为一个过度,以后将会随着大众休闲心理的成熟而逐渐退去。

3、着手进行每周四天工作制的调研和论证准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一场休闲的革命,人们利用“休息日”(包括各种假日)推动经济消费,各国政府都尽其所能延长各种假期,以刺激人民大众各种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失业下岗人员众多,且大多年富力强,长期闲散,既不利于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如果实行(产业部门)每人每周四天工作制,其他时间轮换制(政府部门可以五天工作制),刺激有高收入的人参与休闲消费,这样,不仅能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降低贫富梯度,而且通过服务与被服务的交流,融洽关系,(这在休闲经济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同时,形成文化传播。“休闲产业”365天“全天候”(包括银行、交通、医院不能有休息日,但是工作人员必须休息),加大休闲产业的安置率,可以迅速形成休闲产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

4、迅速普及科学、合理、健康以及可持续的休闲观,加强休闲教育。建议选择有相关学科基础的大专院校开设休闲专业,如:休闲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行为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另外,应加强理论研究,从深层次上提出见识,在某些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必要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

5、加强社区建设,政府首先加大社区建设的投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配备具有相当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从业、任职。在发达国家,社区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在政府的行政框架中居于重要的位置,且任职人员都有相当水准的管理才能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特别是对所辖区域居民的休闲生活有重要的帮助和另人满意的服务。在国外,社区被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条动脉,甚至,为社区做出过贡献是申报教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在我国被形容为“毛细血管”,可见差距之巨大。

6、西部开发打好“休闲产业”这张牌,创造新的旅游模式,以保护自然山水原形原貌、恢复生态环境、继承发扬古朴民风为原则;反对对大自然的雕琢开垦,反对建造人工景点,反对异化少数民族的风情、个性,但需要祛除糟粕,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低级趣味。

7、加强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配套工作,诸如,政策、立法、制度建设、社会保障、货币流通结算形式、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开办学校、理论研究等。否则,中国“入世”后,最先丢掉的“蛋糕”将是休闲产业。事实上,这方面的占领,如快餐业(肯德鸡、麦当劳)、各种洋酒水、音像制品、金融保险、高档保健品、玩具、清洁制品等产业早已打入我国市场。 

我们还建议政府支持和重视下面问题的研究:

1、从哪些方面入手使休闲成为新的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将如何发挥作用。

2、休闲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关系。

3、调查、研究、分析处于转型社会期的我国城乡居民休闲时间的利用、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活动的特点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变量关系,并做出实证性的统计分析(模型)。

4、休闲产业的相关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在我国的现状、特点、趋势。

5、休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影响和社会文化意义。

6、休闲产业与经济结构、消费政策、产业政策、宏观经济规划的调整。

7、国外休闲产业、休闲理论的引介、研究与借鉴。

等等。

参考文献:

1〗Geoffrey Godbey, 4TH Edition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_ An Exploration, Venture Publishing Inc.

2〗www.world-tourism.org

    本文写作过程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和中国科技促进会柳卸林同志的大力帮助;科技部软科学处胡志坚同志在笔者几易其稿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