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行(2004年9月-11月) 马 惠 娣 (2005年立春日) 应美国多所学校的邀请,马惠娣于2004年9月至11月在美国做了为期近3个月的学术访问,先后在纽约、弗吉尼亚、芝加哥、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地区进行了考察与交流。与从事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休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专家学者有多次的对话。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休闲问题做了较深层次的思考。 在美期间,亲历美国人家庭休闲生活,体验志愿者活动,了解公共文化供给,考察游憩空间场所,感受美国人宗教情结,分享户外运动,实践简单生活,等等。 深刻感受到在美国休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哲学问题、经济问题,而是能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创造的生活方式,是使人“成为人”的大舞台,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资源,是最具大众性、实践性、可塑性的文化活动,是提升公德教养的有效途径。(有关思考正在整理之中,将随后发表。) 本次访问特别感谢纽约州立大学柏切斯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玛嘉瑞·米勒、乔治·梅森大学托马斯·古德尔教授、芝加哥大学休闲文学教授南希、伊文思等教授、圣·约翰大学瑞德派茨教授等等朋友的热情接待和在讨论中给予的启发。感谢他们让我能更好地体验和了解美国人的休闲生活,带我考察了那么多的家庭、社区、公共游憩场所、主题公园,并把我作为家庭成员与他们一起去感受亲情、友情和博爱之情,参与志愿者及不同形式的社交活动,等等,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和敬意。整理出来的部分照片,很有局限性。 在访美期间,还应“亚太地区家庭对话”会议的邀请,于2004年10月9—15日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出席会议,之后于2004年11月26日—12月5日应邀参加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家庭大会。在这两个地方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
|||||
![]() |
![]() |
![]() |
![]() |
![]() |
![]() |
一对宝贝与它们的妈姆来公园玩耍 | 与劳润合影(6岁的孩子已能阅读几百册图书) | 与印度学者在一起 | 与王宫卫士在一起 | 与米勒教授合影(在去往巴福乐的途中) | 与美国学者在一起 |
![]() |
![]() |
![]() |
![]() |
![]() |
![]() |
专心听佛教课的美国学生。 | 从米勒教授的客厅拍照的哈德逊河夕阳西下的美景 | 出席“亚太地区家庭对话”在开幕式的宴会上 | 加拿大尼格加拉大瀑布 | 图书馆的孩子们排队借书。 | 在浙江千岛湖锁岛上 |
![]() |
![]() |
![]() |
![]() |
![]() |
![]() |
在纽约犹太人教堂与神职人员合影 |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出席“亚太地区文化对话”时参观伊斯兰建筑 | 坐落于纽约附近的“百事可乐”公司总部的公共绿地 | 威斯康星的乡下小木屋 | 弗吉尼亚州保持历史传统风貌的威廉伯格旅游街区 | 搜藏中国家具在美国很时尚 |
![]() |
![]() |
![]() |
![]() |
![]() |
![]() |
汤姆教授的阳台 | 米勒教授家中的客厅,透过落地窗可以观赏哈德逊河的美景。 | 纽约州立大学柏切思学院的米勒教授正在备课 | 领养韩国弃婴的美国中学教师 | 坐落于纽约附近的“百事可乐”公司总部的公共绿地 | 芝加哥大学的自习室 |
![]() |
![]() |
![]() |
![]() |
![]() |
![]() |
下班回来夫妇俩共同做晚餐。 | 与墨西哥学者在一起 | 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 | 明尼苏达大学5500册博士论文搭建的“书墙” | 盛大的家庭晚宴 | 芝加哥大学艺术馆内展出的“汉莫拉比”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