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1]

                

   

摘要:本文展望了已经来临的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之间的相互性。呼吁加强对此领域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21世纪,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

 

    早在20年前,西方的未来学家们就极富预见性地指出,当人类迈向21世纪门槛的时候——由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其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生存方式也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预见不但已经成为现实,而且现实生活甚至比预测发展得还要快。

    1999年第12期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文章描画的就是新世纪初的社会形态,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专门提供休闲的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

显而易见,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中,休闲将不断地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人类对“进步”的定义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物质财富的满足将让位于人们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发展的质量标准,将定位于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因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占教育事业的极大份额,这为休闲产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这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早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

因为,休闲与经济有着内在的联系,政府可以根据休闲时间的短长,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和促进不同方面的消费,调整新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市场。同时,只要人们以消费语言来定义休闲,那么,休闲与经济的关系就愈密切,并成为可能的经济收入。由此,休闲经济备受关注,甚至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休闲经济作为经济学中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的休闲行为中的投入与产出,休闲创造的产值,休闲经济的运行规律,休闲行为和经济的变量关系等。经济与休闲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经济参与“买来”休闲,它是回报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休闲可以被用来娱乐、消费,来支持有效的经济参与,正是这种消费的“再创造”性使得休闲合理化。在目前,虽然休闲并不是生活的根本因素,但却因其对经济效率的贡献而成为很好的工具,其价值也被认可。而且,休闲──尤其是那些需要消费的休闲──是回报体系中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因素。如果人们只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的话,那么他们很可能除了达到最低要求外,不会再有什么积极性从事工作了。然而,休闲却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境界,自由支配的收入可以在这里创造出直接且催人上进的回报,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

正因为如此,休闲的经济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青睐,他们把休闲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消费动机纳入一个巨大而又合理的函数之中。最为敏感的、具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早把目光投向于此,例如,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便是从微观经济——人的日常生活入手,分析是什么因素确定一个人是否工作?如果工作,多少个小时为宜?经济激励措施如何影响个人关于教育、职业或住所的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计划对个人的收入和职业有什么影响?等。

其实,早在30年前,即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著作《经济学》中就专辟一编论述微观经济,即从简单商品流通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指导人们在短期时间内,摆脱消费的盲目性,从而可以使总供给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业量和产量或高于或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诸如,什么决定某一物品的相对价格?国民收入总量如何分解为各种物品和劳务?市场价格制度如何使得人们对于不同物品的偏好和生产这些物品的总资源的稀缺之间保持平衡?供给与需求曲线背后的力量?等等。

为什么经济规模越来越宏大,经济学家的视角却越来越微观了呢?这是因为,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改变了供求格局。在过去,卖方市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只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科学化的管理,利润就会滚滚而来。而现在,买方却处于支配地位,对企业和市场都提出了挑战。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的变量关系、现代化指标体系、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将紧紧围绕着人——以客户(买方市场)为中心进行新的企业设计,以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同样,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当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时,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就不得不引起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这对未来的休闲生活、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亦对政府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经济政策、开发潜在的市场空间有着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休闲产业[2]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笼统地讲,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格局的变化,在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不仅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而且促进和改善服务,增强了人的休闲欲望,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消费,休闲是整个市场结构的一部分。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高,休闲产业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以美国1990年为例,全美国消费者在娱乐性商品和服务方面总共花掉了2800亿美元,占全部消费开支的7%。这一数字是消费者1990年购买新车的花销的3倍。 尽管2800亿美元已经是很可观的一笔钱了,但这只是全部休闲消费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的休闲消费被归入其它类别的支出中。比方说,在1990年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4580亿美元中,就有三分之一以上花在了休闲旅行 上。在机动车运行里程数上,也有三分之一的行程是休闲的产物。在飞机上有60%的乘客是在作休闲旅行,而非业务旅行。如果使用这样的计算方式,那么用在住房、服装、餐饮和教育方面的消费开支中,也会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可以化入休闲开支。如果把上述开支加起来,用于休闲的开销会轻松超过10000亿美元,大约占全部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在这种靠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中,休闲产业就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美国人有三分之一的休闲时间,有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休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

几乎所有的产业、经济,包括国防,都有与休闲相关的工作。 据统计,美国的旅行 和旅游业 雇用的职员有900万之多。在全联邦、各州、各县和当地的娱乐场所、公园以及其它休闲机构,大约有250,000个公共服务类的工作职位。还有近200万作家、艺术家、演艺界人士和职业运动员。没有谁能够把所有与休闲有关的工作挑选出来,换算成对应的全职工作时间。对全部休闲工作的最简单的估计办法,是将用于休闲方面的消费折合成工作职位进行统计。如果每40,000美元的消费开支能创造一个工作职位的话(相当于全职工作职位),10000亿美元的休闲消费就相当于250万个工作职位——差不多是1990全部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一。

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因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以休闲为依托的经济转变。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艺术场馆、社区宁静程度、自然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那么,对于日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 

 

无疑,休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休闲不仅与产业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在我们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休闲不仅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生产的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

休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它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文化角度看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它给我们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我们的精神。因而,它被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 她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皮普尔)它包括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休闲取决于每个个体的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宗教取向、文化知识背景及类似的因素。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的价值观一直在推动着休闲。如人的旅游行为,不仅满足了人的欣赏、好奇、远足和愉悦身心,而且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友爱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正如人们体悟到的:尽管,西方人喜欢喝咖啡,但却要带回中国的乌龙茶。其实,他们不仅是要欣赏中国的茶,更重要的是品味中国的文化。同样,中国人到麦当劳吃汉堡,也不单纯是一种就餐行为,而往往是体验美国的文化。娱乐业中的许多项目,可以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创造。“‘扫雷’游戏将帮忙破解数学难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凡操作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扫雷”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种简单游戏。要求玩者标出格网里随机产生的含有地雷的格子。格子里的数字代表相邻的格子中含有多少个地雷。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理查德·凯在做此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扫雷与其它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具有共同的数学原理,并为研究解决数学世界的“大白鲨”——悬而未决的“P对NP”的难题提供了线索。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娱乐软件的产值不断飙升,在美国仅此一项的产值每年就是80亿美元。

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密不可分,它们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也紧密相联。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往往把从事休闲产业的人誉为“亲善大使”,因为他们既运用智慧,又付出爱心,以一种特殊的品质和技巧传递爱的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使这个世界变得安全、温馨和美好;使人在休闲中既丰富思想,又陶冶情操,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价值的提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离“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段遥远的路,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自1995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10月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日——实现了西方国家花了近10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的境地。目前,我国已有法定假日114天,这意味着我们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表明了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中,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不仅促进我国休闲、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新的休闲观念。当然,我们从政府正在出台的政策以及新的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看到了休闲、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正在建立。

    据科技日报(2000年11月26日)经济特刊载文说,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至少能提供1500万个就业机会。家政服务有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需要人帮助操持家务;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许多家庭具备了接受由社会提供家庭服务的条件。但是,家政服务尚未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和规范化。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的鉴定;规范家政服务职业中介机构和就业实体的运作;健全和完善供求双方的劳动关系,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有650万下岗职工,570万失业人员,加上每年新增加的400万劳动力,待就业人口为1600多万,而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8%计算,全国每年仅可新增700万个就业机会(不知是否包括农业人口?)。那么,将家政服务纳入国家就业岗位,这一政策的完善和出台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就业,而且使我国的休闲产业将逐步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因而休闲经济也将获得快速的发展。

另据上海经济报(2000年11月22日)刊登的消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养老金储蓄免税,这一政策的调整必将促进老年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发展。另外,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展览产业、会议产业、青年旅舍,作为新兴的休闲产业项目有着很强的发展势头。据科技日报(2000年11月12日)叶同标的文章介绍,自80年代以来,我国展览业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近5年来,全国建成展览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30多个,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展览城中心。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人民币。但是,目前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方面还未被列入议事日程。

    据权威部门测算,到今年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800美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已经由生活质量型消费取代了温饱型消费,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先生产、后生活;只有工作创造价值,消费损毁创造价值;以及休闲是资产阶级的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革。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包括工作形式与工作时间制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出现),人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这对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理论,即:“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这一指导思想,顺应了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它必将成为中国人民走向新世纪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它也必将成为促进和发展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休闲产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较大的差异性,仍是我们走向新世纪面临的严重问题,这也必将影响到对休闲文化、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不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对多方面的发展的渴求,看不到整个国家的治理与调控不仅仅需要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科技手段和法律手段,而且更需要文化引导的作用和人文关怀的巨大力量。

    不言而喻,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而形成的休闲文化、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越来越成为政府和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正像成思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向我们的逼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网络的发达,办公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办公地点也可以设在家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好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见识对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令人高兴的是,这方面的问题已渐渐地引起大家的共识。比如,社会科学报(2000、11、23日)陈辽同志在其“转型时期人文关怀的五大着重点”一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人文关怀的五大重点之一是,关注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为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国产经新闻(2000年11月28日)披露:日前,国家旅游局已向国务院正式呈报建议,在中国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如果这一建议被获准,那么,我们的休闲时间将由114天增加到120余天,它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从学术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考察、研究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休闲产业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社会的关系,在我国只是刚刚开始。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论证,诸如:我国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划界和统计模型;休闲产业与经济结构、与消费政策、产业政策、宏观经济规划、劳动就业、劳动时间的关系及其对策的问题;转型期的我国城乡居民休闲时间的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主观因素的变量关系的问题;休闲产业的相关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在我国的现状、特点及趋势的问题;休闲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比重的问题;休闲经济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比重问题;以及休闲的文化价值和对人文关怀的意义问题,等等,都亟待我们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及有关学理性的研究。

希望此文只是抛砖引玉。 

 

        The  21st  Century  and  Leisure  Economy ,

       Leisure  Industry  and  Leisure  Culture

 

   Abstract: The article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 coming 21st century between leisure economy , leisure industry and leisure culture. The author appeals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is field .

Keyword:21st century ,leisure economy , leisure industry , leisure  culture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2]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3]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4年。

[4]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

[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鸣谢:

本文写作得到了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孔德涌教授的悉心指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杰弗瑞·戈比教授、李伯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的托马斯·古德尔教授帮助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在此一并致谢。

 

(附表1)服务业一览表

服务                                          相关行为

批发与零售业务                                                    货物的销售

运输和仓储                                                        货物的分销

信息                                                              书籍、声像信息包括电影和录象的收集和传播

金融与保险                                                        促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