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科普的真谛是什么?

——读苏青新作《万千肖像动心扉》有感

马 惠 娣
(2025年2月1日)

乙巳年伊始,首份礼物来自苏青新作《万千肖像动心扉:中国科学人物剪影》,书中用72位科学人物和72段科学故事展现大国科技背后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是继《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青诗白话道真言》三本书之后,苏青的又一部科学人文之作。

感慨苏青的高产。近年来,他每年一册,既是勤于笔耕,又是着力地推动科学普及。真乃是使命昭然,步履笃定。

感慨苏青作为理工男,其每一部作品都以社会科学、人文情怀、诗文艺术等多种笔力形式表达大科学背景下的科学家群体的精神、品格、操守和坚毅,每个人物的遗闻轶事、金句箴言,既充满哲理,又动情感人。尤以苏青的词作在场,故而篇篇生辉。

感慨苏青职业生涯中的多个社会角色(先后从事教育、编辑、主编等专业性工作,也曾担任党务领导),这些经历涵养了他的谦谦之品和厚重气质,又始终保持热诚的学术情怀和笔耕不辍的力量。

有院士、文学家、科普作家为该书写了“荐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原副院长武夷山、北京航天大学科技产业园博士生导师青年诗词名家韩倚云为之作序。大家交口称赞苏青以其慧眼独具、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随吟即诵的笔力塑造了科学家、科普作家、一线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苦辣酸甜、成功与失败、事业与兴趣、激情与动力、科研与艺术、劳与逸、休与闲等多侧面的鲜活个体。每个人物都色彩斑斓、个性突出、意志坚定、信仰笃诚、志趣多元,在充满人文、人性、艺术、诗文的画像中,科学及科学家群体是那么地亲切、可爱,令人生敬。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受这部新作的启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今,当科学与技术成为社会建制中最重要的角色时,人们对科技的信仰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比任何时候都紧迫。那么,如何理解科普的真谛?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普作家队伍?如何传播公众理解的科学?认清这三个问题同样比任何时候都紧迫。

科技史折射了一条规律:大凡科学和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有繁荣的科普事业,尤其有一支高水准的科普作家队伍以及精良的科普作品面世于社会与民众。

法国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狄德罗,可以说是这只队伍中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当年他与达兰贝尔等人召集当时180多位多学科学者,组成“文人学者社团”,发起以编写百科全书为主的知识普及运动,以其鲜明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导向,为法国国民素质全面提高和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法国大学出版社1941年编纂出版的普及性百科知识丛书“我知道什么?”在半个多世纪里出版发行了3000余种,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丛书的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每本书都写得深入浅出、短小精悍,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我手头就有数十种这套丛书。

日本在科技与经济上的巨大发展也绝非偶然,在诸多成功的因素中,得益于一大批科学家和出版家对科普事业的投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日本讲谈社(出版社)就扬起“让每人口袋里都有一本科普书”的旗帜,设计出版了“蓝背书”系列科普丛书,至今已出版2000余种。难怪日本人每当回顾国家科技成就时都会说,这套巨型科普丛书功不可没。

英国是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之一,诞生了牛顿、达尔文、霍金等科学巨匠,出版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的宏篇巨著,是他们拥有皇家科学研究与普及所这样历史悠久的科普机构。而由著名物理化学家法拉第于1826年发起的“圣诞科普讲座”在二百余年间,吸引一代代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好奇心和想象力。据史料记载,当初,法拉第本人曾19次登台演讲。之后,成为众多科学家接力的行动。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公众讲述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如果说,科技创新成果是“塔尖”,那么国民科学素养则是坚实的基座。

美国科学家对承担提高大众科学素养的社会责任更是情有独钟,他们认为,科技在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公众对科技的参与和理解也同样重要。而向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科普知识,是科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美国的科学传统中,科普工作始终被决策者和科学家们所关注。因为“良好的国民科学素养是认识和欣赏现代世界的关键。”

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强大不仅在于科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在于它被公众所理解和参与的程度。当科学精神内化为人的品质,科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不仅如此,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但依据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理论成果,而且科学本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知识,已成为人的思维形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文化形式——科学也好、艺术也好、创造也好都依赖于这个思维形式。

显而易见,科普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我们认识和理解科学的过程中,不但看到了科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探索真理的丰功伟业,而且看到了科学内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及它所折射出的诚实、谦逊、求实、严谨和执著的品质。

科普也是一项十分有魅力的事业,它不仅表现在提高民素养这样一个结果上,而且表现在探索真理、传播知识、导向文明的过程中给你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清澈的智慧之眼。

是的,这就是科普的真谛!按照这个认知标准来衡量,苏青的作品正在引领中国的科普事业。希望有更多的“苏青”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