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
我与光召同志的一面之缘 马惠娣 (2024年8月24日) 周光召同志,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于2024年8月17日病逝,享年95周岁。 近日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纷纷发表悼念文章。 他生前,反对称呼他的“官衔”,坚持让大家称他为“同志”或“光召”,把自己置身于“同事”中,既是虚怀若谷,也是从未忘记科学家的角色。 他离世后,人们都希望不违背他的意愿(原则),仍然称他:光召、光召同志、校友、好老师、大先生等。表达对他的敬慕与爱戴,以及难以忘怀的心绪。 我与光召同志曾有一面之交,缘起于1995年下半年我打算组织“香山科学会议”,拟邀集自然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共同在一起讨论科学精神的问题。此想法很快得到龚育之老师的大力支持。龚老师电话联系了周光召同志,并约定时间让我去光召办公室面商。龚老师告诉我,光召的办公室房间号(219?),约定上午十点。具体哪一天我记不得了。 我如约到了他的办公室,这是中国科学院二楼左拐北面的一间,很普通、很简朴,空间很局促的房间。我记得没有秘书的“鞍前马后”,他就像一位课题组的组长,话题直奔主题。当时在场的还有“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大约商议了一个小时,他提议这次香山科学会议(第五十次会议)主题为“科学精神和 21 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也确定了科学院这边出席人的名单。他是那么地一丝不苟,倾情筹划。即使当了“大官”,却依然是科学家的品格和风范。 会议召开那天,他就科学精神问题作了主旨演讲,为后来召开的全国科普大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之后,依次朱丽兰(时任科技部部长)、刘吉(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严东生(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宝恒(时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等先后发言,还有多位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参加讨论。我记得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邓述慧也来了(当时我俩入住在同一个房间)。可见光召同志为此会付出了很多。 如今,光召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平易近人、一丝不苟、高风亮节、科学家风范将永远像一束光,召鉴我们。 谨以此文悼念光召同志! (图片中站立者为光召同志。依次向左:科技部部长朱丽兰,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东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 补言: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官本位”的风气,什么局座、处座、科长、股长等级森严。被称者春风得意;称者奴颜婢膝。新闻媒体也染这种习气:“XXX科级”类似的标签比比皆是。但愿光召,照鉴时弊与陋习。 光召,我们时代的一面旗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