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别了,2023

马惠娣

(2024年1月12日)

 

之于我,2023年很特别,苦辣酸甜愁苦哀,人间百味俱在。

我记得,2023年年初,疫情三年终于“解封”,习惯了“核酸”的人们先是“足不出户”的一片沉寂,接着听说好多人都“阳了”。三月甲流流行,五月新冠再起。我和我家先生终究没有躲过,先后病倒。先生病重于我,医院当时报了病危,目前仍在康复中。

3月20日,接到姐姐的电话,告知她携姐夫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看病。历经四个月,7月20日未满78岁的姐夫撒手人寰。从不生病的他,一倒下,便不再起,令所有的亲朋好友哀痛不止。

这段时间几个病人叠加在一起,很多时间不得不跑医院、寻医问诊、探病人,处于焦急、焦虑、焦躁之中。无法按照常态做事与生活。幸亏,我的人生受过淬炼,吃苦耐劳给骨子里注入了坚强与勇敢,尤其对疾病和死亡心态淡然,也成了我强大的免疫系统。

7月3-7日在法国雷恩有一个国际会议,早在年初我就做了准备。6月下旬我的“新冠”初愈,说话还是有气无力,家人不同意我去。怎奈疫情把人封闭了三年,实在太窒息。7月2日我上路了。会上不仅碰见了欧洲的合作伙伴,也了解了欧洲乡村社会学的研究脉路,对我大有裨益。会议期间,犹豫自己因气脉不足是否考虑放弃发言?直到最后一刻,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我才决定“一搏”。有点意思的是,一气讲到18分钟,看到主持人举起提示牌还剩2分钟。

法国之行虽一路劳顿,然而回到家身心状态甚好!

(左图我的欧洲同事在发言;右图会议期间考察雷恩乡下)

8月和9月下旬到分别到上海、南京与广州参加了不同的会议。似乎又注入了新的能量。

(9月28日在上海于光远墓碑前凭吊他去世十周年)

9月9日开始整理要发表的三篇文章(这几篇文章分别写于疫情期间),却是断断续续,直到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这几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1)How has Leisure Succumbed to Authoritarianism?——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Leisure2Food Anxiety: The Sociological Imaging on Public Discourse——With Case on Survey of " Food SelfProvisioning" in China and Europe3Native Soil, A County Sage, and Rural Culture——A 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Micro Textur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有几个杂志在约稿。

10月初姐姐从美国打电话给我,她说:“想回家”。恰好美国老友的外孙女结婚邀请我参加,基于这两件事,我决定去美国。既接回姐姐,又出席婚礼。

在华盛顿DC停留的几天里游览了几个著名的景点:阿灵顿国家公墓、白宫、国会大厦、国家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以及沿途的几个博物馆、植物园。令人惊奇的是,白宫、国会大厦作为美国国家“司令总部”附近的街区居然有“摊贩车”停靠在路边售卖饮料、小吃、快餐和纪念品等给游客。国会大厦围栏外有多家媒体的“长枪短炮”设置在那里,随时播报即时新闻,记者们也就一些问题随机采访路人。也不时地有抗议者出现。据说,这是白宫、国会大厦、国家大法院门前的常态。

怎么是这个样子——总统的安全问题?首都的市容问题?——怎么没人想?我突然为他们操起心来。

(左图是毗邻国会大厦的“国家大法院”门外场景;右图是从国会大厦通往白宫路上的“摊贩车”)

值得一说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在庄严肃穆静谧中铭记了为“美国梦”献身的各路英豪与将领,更有数千名无名英雄安葬于此。这是华盛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从入口到出口、游览线路、门票价格等等都设计合理,体现出对爱的传递和精神启蒙的服务宗旨。游客虽多,素养却普遍高,秩序也井然。因错过我乘坐的游览车,打算搭乘一个旅行团专车,不知可否?向导游说明情况后,她热情地请我入座,并赠与一朵精致的“罂粟花”,免费享受了旅行团的待遇。“佩戴罂粟花”向牺牲者致敬是西方近代文化传统之一。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在于“传递爱”和“精神品质”,如此,旅游业才能长盛不衰。在这儿,我感受到了。

(阿灵顿国家公墓内两景)

(从阿灵顿国家公墓带回的“罂粟花”,作为赠与游客的礼物,制作相当精良。)

朋友外孙女的婚礼选在了华盛顿的乡下,农舍、农场、农民、农事、农具及农牧风情,哇塞!据说,很多富足家庭的婚礼都选在这个地方。犹太人的婚礼讲究很多,却也别具一格。二百余嘉宾出席的盛况我还是第一次见识。分享了,开眼了!

(老友外孙女婚礼现场即景)

美国之行来去只有一个星期,身体接受了考验。

10月初,我家小院几十年的树木被“修剪”而遭劫难,让我痛心不已,至今心情难以平复。处理的结果是罚没物业二十万,明年开春补种70棵树。出现这样的事折射出北京生态教育落实得不好,或者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面子工程”之风依然存在。我居住的区域距离“红墙”只有四公里之遥,北京又是全国唯一森林城市,出现这种行径,令人无语。独木不成林,成林离不开每一棵树木,这是基本的逻辑。

(被“修剪”的树木之一隅)

11月中下旬去了苏州和南京参加了两个会,都是收获满满。

11月27日新闻报道李克强总理猝然离世,让人惊愕!我与他没有个人交集,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也经历和见证了一个时代。他本是一代人的希望!戛然而止于68岁,令人心痛。

12月7日,我飞往香港,观看当晚我的外孙女参演的一场英国话剧。这是她经过一个学期的话剧培训课之后的一次“操练”,虽然在剧中只有11句台词,但表演得相当投入和认真。舞台上六十个接受培训的孩子们(6-17岁)一起成功地进行了首演(售票公演四场),让我领略了英国话剧的独特魅力、艺术结构和美学特征,还有导演和剧务们精湛的(调动与指挥)能力。同样值得一说的是,参演中的一个孩子是智障者(一看便知),导演用心良苦地给他安排了一段独白的戏份,他的表演认真并充满激情,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我看到了英国教育不偏废不歧视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念,让我肃然起敬。是啊,好的教育可以“点石成金”,糟糕的教育会把金子当成“破铜烂铁”。翌日我飞回了北京,青少年休闲教育中的“成为人”却一直盘桓在脑际。

(演出结束,演员们在谢幕。演出后孩子们都收到了父母送上的鲜花,以示祝贺。)

12月16日孩子们放假回到了北京,期间外孙女自编自导了一个近十分钟的小剧,指导弟弟共同演出,弟弟在姐姐的培训下很快适应了角色,姐弟俩演绎得绘声绘色。问蜜桃,将来是否当话剧演员,她说并未确定,但是要满足当下的兴趣。问及弟弟,未来的理想是什么?他说,第一是踢足球,当姆巴佩(法国当红球星);第二是当妇产科医生;第三是当警察。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小的男孩子想当妇产科医生?原来,他看了某个电视剧,镜头中的母亲患了乳腺癌离世以及妈妈生产的画面,对他触动很大。所以,“妈妈生病需要有人救治”,他如是说。我很支持她们的想法和做法,喜欢的事情就去尝试或探索,不要成为知识的“复读机”,身心健康、品质优良,比什么都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是孩童们“成为人”与“社会化”最佳的选择方案。我总是这样说给她们。

(左图弟弟参加足球比赛;右图姐弟俩表演后合影)

圣诞夜她们飞回香港,等待“圣诞老人”送来礼物……

每年的年末都会接到相关专业国际会议的预通知,设计选题、梳理出摘要的思路还是很费脑筋。近日在提交摘要时,遇到困难重重,因为我们关闭了与谷歌的通道。有人建议我翻墙,我哪有这个技术呀!不得不利用外孙女和在牛津大学读博小友的邮箱才发了出去。如果摘要入选,今年我将去智利圣地亚哥大学、葡萄牙波尔多、西班牙毕尔巴鄂学与游。

普希金曾说“过去的事情,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这句话,我无法苟同,虽然他很有名。因为,曾经的苦难和困囿永远是回忆中的噩梦;忘记同样的历史,同样的历史还会再次发生,我们的精神会变得麻木不仁。

(最愚蠢的事情不是摔进陷阱没有梯子可以逃出来,而是梯子摆在那里我却把它拆了当柴烧。图片选自智多漫:揭露麻木思想的漫画。https://baijiahao.baidu.c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