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我给文章做出评价和(打分):

 

一、我的审读原则:(1)抽验方法:抽检式、随机性、参考其他平台的同类型文章、注重科学精神、思想、方法、道德、伦理;(2)评价标准:选题新颖、知识性与趣味性、时效性与即时性、语言通俗易懂、思想与方法严谨等。

二、作为“XXXX“项目的评议人,我的感想很多:

首先,“XXXX“是国家级的科学传播平台,在一个融媒体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感觉它的”声音“不响亮、不权威、不即时,也就是说,在科学传播中我们的影响力有限。我一般是在审读每篇文章时,再去查找同类的文章作比较,包括首发时间、时效、阐述和揭示的内容、先进性、文字感染力、受众情况等等,这是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

其次,“XXXX”应当扮演“拉近公众与科学距离”的角色,这也是科普(科学传播)的本质属性,既要要有科学技术的知识,也要有科学精神、思想、方法、逻辑等,并有能力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在一起。科普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科学家,而是培养所有人都具有严密的思维推理、逻辑自洽的知识认知,判断是非、求真务实的能力,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信念、怀疑与质疑的精神,不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的歪路。

在我审读的一百五十余篇文章中,大多“只有学术陈述和技术介绍,却缺思想文化精神”。把专业交流或知识介绍放到这个平台似乎不妥,因为专业内容可以是“科学共同体”、或科学团队中交流与讨论,以利于专业的发展。在如今学科高度分化的今天,极少人能掌握各学科的学问。跨学科的重要性,其中强调科学技术如何放在人文环境中,故而使人明白“科学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既可以成为科学家,也可以是各种工作岗位上严谨的匠人;尤其能够吸引青少年对科学的情趣、好奇心、专注度。

很遗憾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文笔生动、思想内涵深刻、具有吸引力、调动兴趣和好奇心的文章很少,也许因为这个缘故“XXXX”阅读量较小。

第三,“XXXX”在服务宗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者建设、组织者本身的业务水准等存在各种考虑不周。比如受众群体是谁?遴选文章标准何在?创新原则是啥?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权威性和高质量性,当然,传播力量、力度会受影响。

第四,既然“XXXX”扮演“拉近公众与科学距离”的角色,它首先应当影响青少年群体,从小给他们播撒科学(精神、思想、方法、道德、伦理)的种子;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让他们成为将来有文化素养的学人、匠人、职场人,甚至普通人。而我们所提供的文章要么过于深奥,艰涩;要么“小儿科”,多以技术理工面孔出现,而缺少生动活泼具有人文吸引力的文章和文笔。

第五,“拉近公众与科学距离”应当成为“XXXX”首要要旨,那么需要它有亲民性、公共性、即时性、及时性、趣味性、人文性、审美性、兼容性、跨学科性和可参与性等等属性,用这个标准来衡量“XXXX”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六,“XXXX”需要逐渐形成一个文理兼容、思想并包、科学与人文共备的作家队伍,但是目前情况不明朗。应当鼓励更多的大家加入“XXXX”的队伍。

 

我认为在过去十个月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文章有几篇,意味着我给他们的工作(文章)打分(二十分制):

 

二十分的文章

“韩启德院士谈科普作品”一文非常好,但是在“XXXX”中未出现。

 

十八分的文章:(肯定有遗漏)

1)2022年12月25日前沿栏目:语言如何诡异地影响我们的时空感知?思维 时间 影响 语言 08:45 利维坦(点评:这篇文章是新书引介,很有趣,具有启发性,语言流畅、易懂,具有专业性、前沿性。)

2)探索永恒:哥德尔和爱因斯坦,原创,科学家,2023-06-24,返朴(本文原刊发于《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0年12月号)(点评:转发文章,将科学家的科学方法、精神、合作、友谊等与人文文化结合在一起介绍给读者很有必要。发表于三十多年前的文章“探索永恒:哥德尔和爱因斯坦”很好。)

3)听CheapGPT聊流浪气球 原创 科学2023-02-17返朴(点评:此文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流浪地球”,讲解了物理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把ChatGPT的英文缩写意思完整地介绍出来,全称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聊天生成性预训练转换模型”。另外,作者的语言轻松流畅,叙述结构合理,没有装腔作势,所以引人入胜。)

4)北京理工大学黄佳琪对“绿色低碳新风尚—大改变从小电池开始”,五分钟的视频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锂电池的研发、进展、面临的技术难点、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再开发等问题有较全面的阐释。折射出作者的科学精神。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了较全面的理解。

5)警惕!智能手环变成“数字手铐”,很多人都被迫做这种事……2023-8-21,XXXX(点评:这篇文章很不错!文章所指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特点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伤害人和控制人的行为,为典型的“技术茧房”效应。作者提示:“大多数自我跟踪设备都是商业产品,它们受以数据为中心的利润驱动,并把用户们塑造成一个高效、负责任的消费者”是一个假象。作者以多篇参考文献为基础,论理有理有节有调查。)

6)  为何夸大人工智能是对人性的贬损?2020-4-6,利维坦(点评:作者利维坦在文章中介绍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对人类的心灵、意识、语言等诸多方面多人性的剖析,指出的:“整个现代世界观是建立在所谓的自然法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的幻想之上的。因此,今天的人们止步于自然法则,把它们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就像上帝和命运在过去的时代里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一 样。古人的观点更加清晰,因为他们有一个公认的终点,而现代系统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得到了解释。”从哲学的高度预见到AI技术剥夺人性的本质特征,十分深刻。这是我看到的最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文章之一。科学传播在普及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反思它将带来的问题。)

7)人类寿命最多只有150岁,意识可以通过数字化永生吗?星空计划 2023-04-04(点评:叶盛教授通过八分十六秒的视频解说“数字永生”十分精彩。对“人有可能永生”的问题从生物学、脑科学、意识、情绪、理性等多视角进行了剖析,对计算机的局限性做了充分且有据的说明,做到了深入浅出,语言畅达,逻辑缜密,凝神聚力。得出的结论符合人这个类的基本属性。看得出叶盛教授学术造诣高,且认真负责。我在看视频时被深深吸引,收获很大。难得!)(找到了这篇文章,现在补上。)

 

十五分的文章:

1)科普图解 | 迈向无碳未来 氢能源离我们有多远?2023-07-15,人民网科普,原创(点评:该文选题好,指出了氢能源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同时看到了这项技术在提取、贮存、利用上的难度和费用高昂的问题。遗憾的是,作者在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和进一步参与探索的动力上,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如果把氢能源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路线,以及与其他学科相交织的可能性画龙点睛地介绍出来,将不失科普文章的魅力与影响力。此文难说是“原创“!)

2)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评李昕升《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2023-8-11,南瓜博士(点评:这是一本书评,介绍了书作者的研究视野、方法、范式,融微观研究与宏观叙事、全球视野与中国视角于一炉,既不落传统范式的窠臼,也不偏于狭隘走向极端;描绘了玉米、番薯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清晰了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可见“小作物、大历史”,值得一读。)

3)国产芯片为啥难开发?7nm 芯片又是啥?2023-9-15,混知(点评:这篇文章有趣生动、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一究到底。对芯片做了系统的梳理,十分清楚。很好的传播形式。)

4)【二十四节气话农事】秋分:秋澄万景清,稻熟天下足,2023-9-23,光明三农,原创,秋分 节气 农事(点评:视频讲解,制作精良、内容丰富、言简意赅,5分26秒把“秋分”时节的历史、自然、文化、风俗等缘起讲的清清楚楚。)

5)科普图解|向盐碱地要食物,都有哪些招儿?6:26,人民网科普,原创,大国农业 中国农民丰收节(点评:很重要的话题。通过四个篇章,六张图片把盐碱地的概念、在我国分布情况、改良措施、收到的效果介绍的系统、清楚。不错!)

6)“世遗”“非遗”“农遗”……细数文化遗产里的中国茶,2023-9-20光明三农,原创,普洱茶 世界遗产 云南景迈山,光明三农(点评:图说“世遗”“非遗”“农遗”……,让人增长很多知识,辨清了三种“遗产”的区别。早知道了我国已有14种茶获得了不同类型“遗产”中的殊荣,中国茶的厚重与独特可见一斑,作者梳理得很清楚,值得称赞。)

7)科学普及 | 古老备荒作物 今日焕发“新生”——对话荞麦专家周美亮2023-9-19,中国作物学会,原创,科普 荞麦(点评:这个话题很好。荞麦是人类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当今尤其受到营养学专家的青睐,也受到人们健康饮食方式的选用食物。荞麦燕麦专家在这里用专业精神,大众语言把荞麦的历史、特征、演化过程、营养元素以及正在研发的新品种讲解系统而清楚。如果能把改良品种与野生的品质区别介绍出来就更好了。)

8)【智惠农民】农业强国光明谈:悠久农耕文化,润泽农业强国 原创2023年1月5日-19日XXXX(点评:作者系社会科学院研究学者,从文化角度介绍农耕文明以及家风的文化传统,主张以“半为儒者半为农”的文化价值传播吸引当代人才的回归,唤起人才对农耕文化价值的认同,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文化视角的科普值得鼓励。)

 

其他的文章十分,或以下(一孔之见)。

 

我曾重点批判若干文章,比如:

1)征服月球的壮举:我国载人登月面临的4大挑战与技术突破,2023-07-20,XXXX(点评:我首先震惊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XXXX”出品的文章,居然使用“征服月球”违背常识的题目。“征服“一词在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①人类用暴力、武力、强力或劳动手段制服对象,使其接受、服从、顺从等等含义。而在如今全面反思人类与自然、万物、太空、星河等领域的占领与征服意识的背景下,正在批驳与反省“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这样的题目严重违背了“万物生命共同体“的原则。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表明,人类不仅没有征服了自然(地球),而且,目前正在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仅仅“气候变化”和“疫情大流行”已经威胁人类的生存前景,这种教训直观而深刻。有些事可能被征服;但是,地球、月亮、星空、太空人类是无法征服的。我们只能去探索、去接近、去了解,以满足人类更多的好奇心,并与它们友好相处。如果科研和科普工作者的文章,或者是科普工作组织者对探索未知领域还有“征服”的意识,那么,我认为是没有资格去推动“科学走向公众“这项伟大的事业!强行要做,也只能误导公众,误导年轻一代。文章题目”征服月球的壮举,面临各种挑战与技术突破“难道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又何谈征服壮举呢?文章谈了四项技术需要突破,即使在2030年我们的技术突破了,也不过是去月球”溜达“一下而已,至少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远,但不是征服!)

2)中国科学家新成果!有了这种材料,再也不担心没有水喝了?2023-9-22,XXXX,(点评:这文章的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淡水匮乏困扰着人类,尤其中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水平,如果解决淡水处理技术,那真的是造福人民生活。但据我所知,多年前中东地区曾经有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可是造价太昂贵了,似乎也未得到普及。这篇文章提供的“有了这种材料,再也不担心没有水喝了“,有几个问题没有交代清楚,首先这项材料技术的研发到了什么阶段,与国外的材料技术相比有哪些新突破?其次它的应用范围有什么限制和要求?第三距离到实现成果转化还有多远多长的路?第四这项材料技术的成本有多大,会不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副作用?等等。急于标注” 有了这种材料,再也不担心没有水喝了“,似不够严谨。某种程度上会有误导。)

3)“科学家像酿啤酒一样造牛奶,会让牛奶更好喝吗?“一年前的五月20日新华网就发通讯:”以色列科学家实验室‘造牛奶’”远比这篇文章介绍的翔实可信。这样的“星空计划”是创新,还是拾人牙慧?

4)二十四节气话农事丨唐志强:二十四节气是“大数据”的产物布于03月22日 04:34 (点评:四分半钟的视频讲解,内容还是不错。但是题目令人生疑,二十四节气怎么会是“大数据”的产物呢?建议讲解者应认真思考。题目是“浓缩的思想精华”,搞不好会误导人(如果不仔细听视频讲解,只看题目,就被误导了。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怎么会是大数据的产物呢?文章题目需要很好动脑,请勿哗众取宠。)

 

一篇质疑性文章:

世界首例!困扰多年的氢负离子超导体问题就这么被中国科学家解决了,超快氢负离子传导,2023-04-06科技日报(点评:题目中“首例”和“解决”的字样很吸引眼球。但是,按照《自然》杂志审稿人意见:“认为该工作展示了一种非常有趣且新颖的研究方法”。我理解:使用方法可能是首创,但是否就是解决了氢负离子超导体?似乎并未下这样的结论。本人不懂这个专业,但质疑题目报道的科学性。对比中国科学报的报道题目:“突破!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首例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2023-4-6科学湃 ,该题目和内容似更严谨。仅一孔之见。)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一些讲解内容不丰满,讲解形式呆板,缺乏对好奇心的激发。

第二:有些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缺乏启迪人的思考逻辑和思维方法。

第三:技术、科学、人文、生活相脱节。

第四:一些文章审查不严,特别是文章题目缺少严谨性,似有追求哗众取宠之嫌,违背了科学精神中的科学性原则。

第五:我们始终不了解“XXXX”的读者定位。

 

建议:

1)  好多文章都标有“原创”,那么原创的标准应当界定出来,对“原创“应有具体的说明与要求;制定科普文章的基本纲领与规范;分析当代科学普及(科学传播)与传统科普的异同;科普文章除了知识和技术的介绍(科研论文、报告、报道和讲座等)还应该弘扬什么?

2)  “XXXX”对参与讲解或撰文的专家应进行培训,理解科普传播在“拉近民众与科技之间的距离”中,要求每一位讲解者通过什么内容、形式、语言、结构、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新智识让大家对科学和技术产生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吸引年轻一代。不应当仅仅是技术讲解与传授!

3)  再一次强调科普文章的题目一定实事求是,有趣,有语言魅力,又结构合理和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力避灌输、哗众取宠,夸大“结论“,甚至文不对题。

4)“XXXX”的特色和强项在哪里?如何选择和部署科普选题?这支队伍的主力是谁?如何培养有潜在能力的科普作家群体?如何设置相关环节倾听受众者的意见和建议?个别文章使用网络语言是否合适?

 

我的思考

科学传播(过去我们称为科学普及)国外称“公众理解的科学”(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或是“走向公众的科学“(Public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在科学时代其地位与份量怎么说都不为过。在我的记忆中,法国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狄德罗和达兰贝尔《大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法国“我知道的什么:系列知识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俄罗斯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系列科普作品,中国自己培养的科普作家叶永烈,也包括郭正谊、王瑜生、李象益、尹传红,还有我不熟悉的科普作家,现在众所周知的刘慈欣(遗憾我没有读他的作品)他们的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人物、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绝对地吸引人,激发想象力和好奇心,引发人对探求科学技术的向往。我们那一辈人得益于这些人、 作品,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日本讲谈社向着“让每人口袋里都有一本科普书”的目标而努力;三十年前,美国的科普目标是:“向新世纪撒下了一张网,它捕获的将是我们这颗行星的下一代思想家和科学家”。

科学传播在当今中国也受到到了格外的重视,尤其在现代传媒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XXXX”的诞生既是机遇,也同样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评审工作见仁见智,因为大家的学科背景、知识背景、观察视域、认知角度都有不同,难免带有各自的主观性。

我的学科背景是自然辩证法,涉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技与社会互动中提出的哲学问题,过去二十年又执业于中国文化研究所,喜欢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因此,我提出的问题常常出自我的专业背景。(马惠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