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文化转型中的食品消费和生产:“人类世”背景下的叙事

——日本京都国立人与自然研究所会议纪要

(2021113-16)

马惠娣

 

日本京都国立人文与自然研究所(与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一体)举办的主题为:“文化转型中的食品消费和生产:“人类世”背景下的叙事”于2021113-16日通过Webinar举行。(RIHN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ransitioning cultures of everyday food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tories from a post-growth futureJanuary 13-16, 2021

日本京都国立人文与自然研究所总干事长安成哲三先生担任大会主席,他作为一名气候科学家,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一直致力于亚洲季风气候的研究,包括生态-气候相互作用,以及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这些学术经验,他认为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毁坏”是人类的过度行为所致。“人类世”的到来,表明了人类大规模活动对地球的破坏,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挑战。这个会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

本次会议有来自全世界大约300人注册,约有30余人做视频发言,每个单元时长为三小时,分五个单元进行,含有议题:不同区域与可再生食品;未来的食品:跨学科进程及政治取向;当前食物的替代品;丰富性和文化变化,以及讨论环节。(Session 1: Regional and regenerative foodshedsSession2Food futures, transdisciplinary processes, and politicsSession3: Food-alternatives in the present; Session 4: Sufficiency and cultural change; Final Session: Discussion across all sessions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爱荷华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京大学、西班牙等相关专业和项目的五位学者做了大会主旨发言。从多方面介绍了文化转型背景下的日常生活食物消费与生产问题。几位学者由日常生活饮食消费和生产方式入手,引入到可持续发展、减轻地球压力、政治家和人的社会责任、自然伦理、决策者的政策制定、商业模式、流通模式等等。特别是有学者提出“自产食蔬”(local food self)是市民、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和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之一,提出对日常生活食物消费与生产的行为应与道德伦理之间取得平衡的道德经济学。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不应当是物质遗产,而是文化遗产。

另外几个单元的演讲者既涉及多元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具体的食品生产实践问题,既有对人类食物问题的前瞻瞭望、对当下食物问题的政治批判,也有对商业模式、叙事方式、食物表达话语权的具体见解。

这次会议印象深刻的是:

第一,以小见大。主题以微观的“日常食物消费与生产”为大会讨论的焦点,却把它置于“人类世”的背景下,去反思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尤以“民以食为天”,事实上,无时不刻把人与自然、人与资源利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的食物消费与生产在精致中产生大量的浪费与奢侈行为,严重违背了生态友好的原则,给地球资源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世”正向人类发出预警:由于人类的过度行为导致碳排放量的快速上升,大量生物灭绝,全球变暖引发人类生存与物种危机等等问题正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唤起民众自觉参与对地球的保护、首先要求“食物”的变革,促进文化转型。这就是此次会议呈现出的“小与大”的辩证法。

第二,立足当下、思考未来。与会者认为:生态系统正在崩溃,传统的大量生产和消费的时代正在接近尾声。目前,大多数人在资源集约供应系统的基础上生活,以满足每天的需求。大量生产与消费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这个系统必将发生变化。“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根深蒂固,而后“食物”消费与生产时代的来临对人的饮食系统的重建,以及对未来生活、工作、健康都会带来巨大影响。那么,可持续饮食的实践,将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界线变得模糊。如何建构新的食物计划将是一个新课题。(“自产食蔬”在英文中有多个表述名词,日本会场有人用了“local food self”,并认为这是人类“丰衣足食”和勤俭节约的慷慨之举。)

第三,跨学科与多元化。近30位演讲者在多元与跨学科中铺陈观点,是这次会议的亮点。其中许多观点都相当的具有前沿性。比如:如何按照生态原则设计食物的生产与流通,找到自我改变食物的主体性?如何通过食物建立与农业、农民的关系,并重新定义“好生活”的社会文化?如何接受生态学的社会界限的形式实现具有多样性的世界观?如何评估当代技术对未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如何寻求低环境影响的食物生产?如何在增长优先的范式之外,重新构想和制定可行、可取和可能的生产、消费和治理模式?我们不仅要降低能量和物质的生产量,还要设计一种功能迥然不同的新陈代谢系统——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实践以及与自然联系的不同方式。

大会的主旨还鼓励学者们探讨“友善、诚信、荣誉、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与消费替代方案;鼓励大家思考食物在满足“口腹之欲”之外,人与自然、与大地的深情关系;也鼓励市民社会的参与而不是说教。就此,我们在相当程度上理解了日本人在过去二十多年流行的“低欲文化”、“下流社会”(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个人回应这种转变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格——“不攀比”、“不强求”、“随遇而安”),和近些年流行的“佛系”生活态度(对物质无欲无求、不名不利、不奢不糜)。

第四,精心组织。体现了日本人在此领域的学术水平与地位,以及追求完美的做事风格。是此前参与的多个webinars 在交流流畅度、技术水平和视觉体验最完美的一次。会议尤其注重“讨论环节”,并留足了充裕时间进行答问和答辩。

大会主席安成哲三先生显然是这个领域德高望重之前辈,有眼力、有能力、用心力邀集到了这个领域的国际上有学术水准的专家学者和团队。

在疫情再次反扑之际,分享了这样一次会议,在寒冬腊月却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也许是最好的抗疫“疫苗”。感谢安成哲三先生(YASUNARI Tetsuzo),感谢日本京都人文与自然研究所,感谢所有思想奉献者,感谢所有倡导和践行食物伦理的实践者。

附注:笔者在讨论环节提出的问题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民文化和农业文化?”一位英国学者兼农民回答了我的问题。他的主要意思是:城市花园空间应得到很好的利用,既可以保持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也可以获得“自给自足”的食物。农民文化与农业文化本身应与城市文化密切衔接。

另:会议内容远比纪要丰富得多。因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充分表达。

感谢台湾朋友李宗明先生提供了安成哲三先生的相关资料和英文(YASUNARI Tetsuzo)的中文译名。

 

2021117日写于家中)

 

 

大会主席安成哲三先生

 

安成哲三先生1980年在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动力学和全球环境变化,包括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他曾在筑波大学(1990-2002年)和名古屋大学(2002-2012年)担任教授,目前是这些大学的名誉教授,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成员。自20134月起,一直担任日本京都人文与自然研究所(RIHN)总干事、日本科学委员会所属的未来地球国家委员会主席、未来地球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日本地球科学联盟(JpGU)的成员。(李明宗先生提供)

 

大会海报(一)

 

(海报)

 

(视频讲演稿)

 

(视频讲演稿)

 

(英国学者在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