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12月8日)

1、作为主办方之一组织了“纪念于光远诞辰105周年学术纪念会”(线上会议),马惠娣主讲了题为:“于光远与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此文正式发表在《哲学分析》2020年第六期。

2、参与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学术笔谈”,发表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究竟留下了什么——兼及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三期。

3、继续“自产食蔬”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从后疫情时代的角度解读这一人类生活体验(实践)现象的传承性、现实性与必要性,先后在《科普时报》和《人民政协报》发表文章和先后作了报道,见详细内容见附件(1-2)。12月2日参与了国际课题组(线上)“悄然的可持续性系列讲座”。详细内容见附件(3)。

4、5月12日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同达成合作 “自产食蔬”中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协议。见附件(4)。

5、召开“2020-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休闲年会”,主题为:“休闲哲学、美好生活、价值基础”,出版了158页的论文集。

6、英文版《柔特里奇大百科:中国传统文化》(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2020年由英国著名学术出版机构Taylor & Francis Group 出版。“休闲”作为其中一章。详细见附件(5)。

 

附件1:

后疫情时代,“自产食蔬”更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人民政协报 记者纪娟丽文

 

民以食为天。在这场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抢购食品一度成为人们的一种应激行为。同时,疫情还加速了“自产食蔬”走进都市生活。

“过去,我研究自产食蔬是将其作为都市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此次疫情让我注意到,自产食蔬对于确保自家的粮食安全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自产食蔬与日常生活环境伦理”中方课题组负责人马惠娣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马惠娣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发现,疫情的蔓延,坚定了城市居民在自己家里种植水果和蔬菜的意愿,从而为城市农业提供一种潜在而持久的活动。

泰国曼谷有亚洲最大城市屋顶农场的景观设计,推动城市反思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粮食安全,减少气候变化。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约有90%以上的食物依靠进口。如今“垂直农场”和“屋顶农场”在内的城市农业正变得热门起来。

疫情期间的英国,“采摘果蔬”正在成为一门新职业。因为,受疫情影响,雇佣海外劳动力极度困难。没人及时采摘,成熟的果蔬就会烂到地里。据英国种植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农场大约需要7万名工人。所以,英国社会已呼吁娱乐、酒店、旅游业从业者填补这些空缺。也呼吁组建当代的“地面军”,防止数以百万计的果蔬被浪费。在这方面,英国有历史传统。“二战”爆发前夕,英国政府曾于19396月组建“女子地面军”,招募数万英国女性赴农场协助粮食生产。这个历史经验如今再次被汲取。

而比利时人,此时“爱上了养鸡”,起初,人们担心出现食物短缺,买母鸡回去下蛋。可是现在人们不能出去度假,不妨弄个鸡舍有事干。因此,比利时各地出现了一波养鸡热。

……

不仅在国外,自产食蔬也让我国都市人在疫情期间实现自给自足。去年,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马惠娣曾到京郊顺义和昌平采访自产食蔬。疫情期间,昌平的刘女士告诉她:“我们虽然进不了城,但依然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顺义的方女士也表示:“疫情期间,理解了这小片土地的重要性。”

这让马惠娣想起了此前在捷克布拉格著名的“城市花园种植园”访问的经历。当地在花园种植蔬菜的都市人告诉她,“自产食蔬可备不时之需。”当时,一心以都市休闲作为自产食蔬研究方向的她听到这句话时,还有点“意料之外”。

马惠娣告诉记者,“自产食蔬”(HomeGrownFood),也称“自留地自种自产自食”,是人类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遗产,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生产类性,是人类确保在各种艰难条件下维系生存的生活智慧。不仅如此,“自产食蔬”也讲述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土地与生活的历史逻辑,讲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万物互助的一种友好行为,当然,也是大自然为抚育人类生存与生长之需给予的馈赠。

在近十余年有关“自产食蔬”国际合作的调查研究中,数据让马惠娣认识到,“自产食蔬”这种生活方式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只不过在当代,它的耕植形式与地域方位发生了变化。据英国和捷克学者的调查显示,在捷克、匈牙利、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中约有60%的城乡住户都开辟了“自产食蔬”园地,其中“防不时之需”仍是许多家庭的心理动机。在中国刚刚完成的“自产食蔬”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家庭仍延续了“房前屋后种植”的传统。在城市,许多家庭仍以各种形式寻找条件耕植“自产食蔬”,最初的主要动机是能保证吃到“绿色食品”“亲近自然”“享受闲暇时光”。在超大城市中,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里人几乎无地可种,但许多人家会利用阳台、屋顶种植蔬果;还有一些家庭租用郊区农民土地去耕植时令蔬菜。

疫情期间,去年被采访过的王女士主动给马惠娣打来电话,告知她“春分”时节自己就从城里赶到了在昌平租赁的土地上开始种植。她说,她很享受与大地在一起的乐趣。“我觉得是做了我从内心喜欢做的事,而且有意义,生活很充实。同时体会到食蔬的种植很辛苦,不容易。可是与大地在一起的人很在意每个节气的到来,这让我感受到大地是值得尊敬的。”

 “据调查所知,在欧美国家,‘自产食蔬’被涵盖在城市农业中;在中国‘房前屋后种植菜园或果园’,现在被涵盖在休闲农业中。”马惠娣说:“而这次疫情让大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共识——‘自产食蔬’对于自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马惠娣表示,一般情况下,“自产食蔬”不仅具有“自给自足”的角色与使命担当,而且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美化生活,对闲暇时间利用,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以疫情蔓延时期,其意义更是非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后疫情时代,需要思考“自产食蔬”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现实性,以及它的战略性。她认为,规划与布局一种能够在长期“不稳定”“不确定”为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建构有弹性与韧性的“食物自给”模式,对个体、家庭、国家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附件2:

“自产食蔬”:可能性、现实性与战略性

马惠娣

(《科普时报》2020年4月17日一版发表)

 

“自产食蔬”,也称“自留地自种自产自食”,是人类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遗产,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生产类性,是人类确保在各种艰难条件下维系生存的生活智慧。不仅如此,“自产食蔬”也讲述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土地与生活的历史逻辑,讲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万物互助的一种友好行为。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精耕细作、静待收获”,是中国人对“土地与食物认知”的基本理念。也正因为如此,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历史证明:粮食问题怎么说都不为过。

如今,农业现代化、农民城镇化,正在改变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城市群,使粮食供应成为所有国家粮食安全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2020年“冠状病毒大流行”正暴露出城乡之间联系的脆弱性。我们注意到,病毒大流行之际,世界各国人民呈现的第一反应是抢购食品,超市中最先空架的是食品专柜。说明了“吃饱肚子”是人的生存中不可违抗的“铁律”。因此,谋划“自产食蔬”的条件与布局(尤其在城市),不论是个体行为,还是国家行为,都显得极具合理性与现实性。

“冠状病毒大流行”,至今已覆盖世界所有国家,超过150万人被感染,有近九万人的生命殁于这次疫情之中(截止202049日)。当下,全世界几十亿人口正被“禁足”与“封城”所困。“吃饭问题”,成了头号的问题,全球囤积粮食的意念与行为开始活跃。一些国家,已经颁布法令,禁止粮食出口。随着世界各国陆续关闭“国门”,对粮食供应链的断裂是显而易见的,粮食价格面临上涨,尤其对粮食自给率低的国家受到的威胁更大。与此同时,至少在今年的春季春耕的劳动力短缺成为各国最急迫的问题。这,既打击生产者、供应链和消费者,也威胁到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据外媒报道,疫情的发展,坚定了城市居民在自己家里种植水果和蔬菜的意愿,从而为城市农业提供一种潜在而持久的活动。泰国曼谷有亚洲最大城市屋顶农场的景观设计,推动城市反思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粮食安全,减少气候变化。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约有90%以上的食物依靠进口。如今“垂直农场”和“屋顶农场”在内的城市农业正变得热门起来。

这次疫情期间的英国,“采摘果蔬”正在成为一门新职业。因为,受疫情影响,雇佣海外劳动力极度困难。没人及时采摘,成熟的果蔬就会烂到地里。据英国种植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农场大约需要七万名工人。所以,英国社会已呼吁娱乐、酒店、旅游业从业者填补这些空缺。也呼吁组建当代的“地面军”,防止数以百万计的果蔬被浪费。在这方面,英国有历史传统。“二战”爆发前夕,英国政府曾于19396月组建“女子地面军”,招募数万英国女性赴农场协助粮食生产。这个历史经验如今再次发挥作用。

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报告指出:“随着非洲许多经济体所依赖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出现萎缩,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首当其冲的是该地区最大的一些经济体——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南非——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生产国,疫情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也担忧:疫情的爆发,导致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的消费者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加之各国政府都在实施严格的社会隔离措施,使得恐慌性抢购、劳动力短缺、物流方面的障碍等等因素,很难将产品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虽然,也许“这不是供应问题,而是疫情引发了人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行为变化。” 但足以给人敲响警钟。

在中国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专门就粮食供给和保障问题召开的发布会上(44日),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供了四组数据说明,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价格稳、流通畅,中国不会出现缺粮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的粮食供给状况不是“临渴掘井”,但是“居安思危”永远是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们“治国理政”的基本素养。

当今,我们常常因为城市化与工业化而忽视“可利用的土地农业”(即房前屋后的种植)的发展,不仅对土地是浪费,而且危机来临还会很快成为人心不稳、引发社会骚乱的重要导火索。

从全球角度看,“气候变暖”引发的各种极端天气异常现象,诸如:地震、洪灾、干旱、飓风、洪水、极寒、极热、狂风暴雨,以及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今年初非洲的蝗虫)等等现象,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挑战。

从战略性的角度来说,“自产食蔬”,可以确保当危机来临之时食物供应和价格的可承受性,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自产食蔬”应当成为国家“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与布局一种能够在长期“不稳定”、“不确定”为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建构有弹性与韧性的“食物自给”模式,对个体、家庭、国家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自产食蔬”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似乎早已隐退于人的生活。但,有远见的政府还是鼓励人们“造就更多的自家菜园”。“一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要求人们开辟“胜利菜园”,以防食物短缺。这种努力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延续”,甚至在当代白宫前面的草坪上出现了菜园种植的生活。

“自产食蔬”的历史传统,在近十余年的国际合作调查数据中显示:“自产食蔬”这种生活方式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只不过,如今它的耕植形式与地域方位发生了变化。据我的合作伙伴英国和捷克学者的调查显示,在捷克、匈牙利、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中约有60%的城乡住户都开辟了“自产食蔬”园地,其中“防不备之需”仍是许多家庭的动机选择。在欧美国家“自产食蔬”,被涵盖在城市农业中;在中国“房前屋后种植菜园或果园”(有的利用阳台、居室“无土栽培”)的传统依然流行,现在被涵盖在休闲农业中。

一般情况下,“自产食蔬”不仅具有“自给自足”的角色与使命担当,而且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美化生活,对闲暇时间利用,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时期,其意义更是非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目前“大流行”的走向并不明朗,据科学家们的研判,冠状病毒将作为一种常态而存在,并且将全面颠覆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说:在“二战”德国占领时期,我们尚且拥有多样化的法国农业,使人民在德国掠夺下不至于陷入饥荒。“食物自主”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必须让它回归原位。这段话对现实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此次疫情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力巨大,因此,需要思考“自产食蔬”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现实性,以及它的战略性,并且理当受到政府与家庭的高度重视。尽管现在我们的粮食储备充裕,但大自然本身的“不可控”、“不确定”、“不稳定”的特点,以及“地球正被蹂躏”的现实,仍不能让我们掉以轻心。正可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农耕文明留给我们认知自然的法则是:“人是靠天吃饭的”;自然兴,则人类兴!“科技万能”、“人定胜天”的思维定式已不断地招致大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当年所警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身和自然界是一致的,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愈来愈成为不可能的东西了”。

大自然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糟。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这样的自然逻辑教导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必须学会“谦卑”、“恭敬”与“仁慈”。如果尚存“自鸣得意”的小确幸,那么,“粮食危机”的日子定将不期而至!

 

附件3:

悄然的可持续性: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

马惠娣整理

2020123127日修订稿)

 

作为“悄然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一部分,捷克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组织关于“自产食蔬”的系列讲座于2020122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下午1:30(北京时间:2130)通过网络会议开始启动。

第一个讲座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露西·索沃娃博士 (Lucie Sovová) 主讲,主题:“寻找可持续食品供给:无形的地方、平凡的践行与不同寻常的想象”( “Searching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visioning: invisible places, ordinary practices and unusual suspects”)。

项目负责人Petr Jehlička(捷克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共有来自世界南北半球的48位学者(包括加拿大、阿根廷、中国)分享了露西的演讲。中国“自产食蔬”国际课题的参与者也一同分享。

“寻找可持续食品供给:无形的地方、平凡的践行与不同寻常的想象”,这个主题很具有吸引力,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人群都离不开食物的供给。

露西的演讲便从这里开始。她在演讲中介绍了她正在进行的科研调查,包括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以及东欧各国的研究数据,并从“社区种植、生态保护、社会教育、食物生产与收获,以及城市文学风格的创新”等多方面展示了对“无形土地”的利用,这种种植劳作实践本身的平凡与非凡,以及带来的生活实践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若干想象,也包括质疑。露西的PPT图文并茂,要点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有十余位听众参与了讨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交流平台”发表了看法。大家表达了对研究者的感谢,对这个看起来“平庸与平常”,甚至是人们“视而不见”的这一领域做了深入浅出,却发人深省的学术论证。给“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化目标赋予了新的思想含义,寻到了“便捷”的参与路径,同样也对改善生活与精神品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样本。

笔者通过“线上提问”平台提交了三个问题:第一,根据联合国气候组织的数据,未来人类可能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那么,悄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呢?第二,悄然的可持续是否受到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第三,悄然的可持续与社会生态学之间在哪些方面有关联性?

很快,皮特通过电子邮件对三个提问做了回复。

皮特首先说:“你问了一些最棘手的问题……”(You asked some of the toughest questions……

不过对前两个问题还是做了认真的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说:“悄然的可持续是非正式食品行为的标签(自我供应、分享等)使我们能够将这些做法的学术知识带到有关可持续粮食系统的更广泛的辩论中,并倡导将可持续性概念扩展到其通常的意义之外(反思由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成果价值转变导致的行为动机)。因此,悄然的可持续本身大概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可以成为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行为的灵感来源。我们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研究,但我们知道许多家庭食蔬种植者用雨水灌溉他们的花园,他们用水罐储存雨水,这是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等。我们还知道,在城市中,花园种植是生物多样性的“岛屿”,具有涵养水的功能,相比之下它们也起到城市降温的作用(花园场地在夏季比周围地区凉爽得多)。

皮特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颇费笔墨,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学问。首先,我第一次听说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提出“新陈代谢断裂”(metabolic rift)的概念。(说来很惭愧,搞了这么长时间的自然辩证法,还不知道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代谢断裂”概念,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太肤浅、太片面。)他解释说:“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研究过食物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伴随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城乡之间营养循环链和人与自然代谢关系的破坏,以及农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加剧了土壤流失多种因素导致自然生态“新陈代谢”的断裂。他借用了化学名词“新陈代谢”试图寻找经济与环境的平衡点。后来环境社会学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扩充和丰富了这一理论。“悄然的可持续”概念的提出与这些理论有相似性,但不是发源于此。我们注意到接受“悄然的可持续”观点的人,他们更无私,与他人分享食物和技术诀窍,比其他人更关心环境保护,是一种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实践。

对于第三个问题:“悄然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生态学理论有什么关系?”皮特做了如下的回答:“正如你所注意到的,我试图回避这个问题(同时不排除讨论),因为我不知道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你能把它的支持者的名字或者更多的信息发给我,我会查一下,然后考虑你的问题吗?”

我在回复的邮件中介绍了社会生态学家、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詹姆斯·奥康纳和欧洲学者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斯捷格尼的文献,以及欧洲学者出版的Green Europea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Attitudes in Europe in a Historic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ublished by Routledge Press in 2017.

人类真是聪明,大流行疫情看似在中断人们的思想交流,然而技术发明太给力,通过webinar 人的交流仍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我与皮特相识于2018年在斯洛文尼亚新戈尔察主办的国际会议上,共同的环保理念,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并决定合作研究。2019年初他和他的同事托马斯曾访问中国,并开启了中国“自产食蔬”的问卷调查。201910月中国八位学者应邀访问捷克共和国社会科学院,并在那里进行了学术交流。

 “自产食蔬”的概念在英文中有不同的表述,比如:home grown food/Food self-provisioning/garden planting/ informal food practices/ urban agriculture等。在中文中也有不同的表述,诸如:种自家菜园子、种自留地、房前屋后种植等。不言而喻,“自产食蔬”就是在自家所属的土地上种植果蔬。对于具有五千年农耕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对此行为早已“熟视无睹”了。倒是在城市化背景下旧风习熏,许多人家利用阳台、街角、社区荒废土地加以种植。其中的好处:第一是种植绿色食品,以解“粮食安全之忧”;二是食用方便;三是可以有效地利用闲置的土地;四是闲暇时间有了“用武之地”,既收获果实,又可以颐养性情且可活动筋骨等等。

其实这个“人类历史现象”一直在延续,只不过是工业化解决和满足了人的“果腹”问题,大多数人忽略了这一行为的“正当性”与传承性,以及人与自然存在的伦理关系。

在欧美国家,有关“自产食蔬”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之初,而近20余年,“自产食蔬”的研究已经成为欧美“绿色发展”一颗耀眼之星。顺便说一点,中国学者与欧美学者在选题上的不同:中国学者往往讲求高、大、上;欧美学者常常小、精、尖。因此,这类选题在中国学术圈似难登“大雅之堂”。

皮特·杰立卡(Petr Jehlička)英国剑桥大学地理政治专业博士毕业,作为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正在成为这一领域在欧洲的领军人物。悄然的可持续性(Quiet Sustainability)这一概念来自东欧国家花园种植的丰富经验,由皮特于2005年发文提出,意即:代表了旺盛的、吸引人的、社会包容的、易于接近的、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生活,是一种新的文化标签。

我们参与这一国际合作课题研究,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回应,也是有回顾与梳理中国农耕文明遗产的打算。

    按照皮特的计划,下次讨论将于20201216日举行,由Petr Jehlička(捷克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主讲。主题:如何从“西方视角”解读东欧非正式食品实践,以及如何理解某些知识能或不能成为理论。

第三次讨论的时间是2021113日,由Petr DaněkMasaryk University)主讲,内容是根据奥地利和捷克2020年的调查结果,讨论非正规食品自我供应和分享的空间,特别关注养护和多样化经济问题。

皮特还将邀请中国学者在这个讨论空间分享中国学者的调查研究成果。

 

附件4:

 

 

附件5:

英文版《大百科:中国文化传统》(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

英文版《大百科:中国传统文化》(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日前由英国著名学术出版机构Taylor & Francis Group 出版。

《大百科:中国传统文化》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第一卷本共收录:建筑、农业、蜜蜂、京剧、龙舟、佛教、书法、粤语、粤剧、俗语、中国画、孔教、教育、八段锦与五禽戏、刺绣、占卜、柔术、手工艺、昆曲、休闲、皮影和太极拳共22个词条,总计约28万字。由香港明爱学院人文与语言学院院长、教授Chan Sin-wai主编。共有24位中、外学者参与了撰写,几乎所有撰写者都有跨学科文化研究的背景,因此,对这些词条的阐释有了别样的意蕴与风格。

尽管大部分作者是外国学者,但对中国文化史料的运用和引介都十分的详实,甚至附注了国外研究者的作品,使得每一个词条的历史依据、历史线条、历史逻辑都很丰满、清楚,文后都附有参考文献索引;突出了文化传统大百科的知识性、人文性、严谨性、准确性、简洁性、门类广泛性、文献性等特点。

《大百科:中国传统文化》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历史、中国文化多样性一本难得的好书;是中国学者了解西方学者如何阐释中国文化传统与研究方法的重要读本。笔者为该卷本撰写了“休闲”一条。

Chan Sin-wai教授的计划,马上他将组织《大百科: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卷本。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国际标准书号:

978-1-138-21115-5hbk

978-1-315-45349-1e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