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探讨休闲哲学新内涵 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2020-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综述

 

人民政协报记者 刘圆圆

 

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也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居家的日子、空闲的时间前所未有地多起来,生活的品质、休闲的方式,甚至生命的意义,都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课题,再次引发人们对休闲问题的多重追问和思考。

10月10-1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休闲哲学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基础——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于光远诞辰105周年暨2020-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在京举行。与会数十位专家学者结合会议主题深入研讨,共同探寻休闲哲学新内涵,探讨疫情之后,如何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休闲年会代表合影

 

疫情带给休闲学界的思考

今年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休闲学创始人于光远诞辰105年。2009年休闲学术年会召开前夕,时年94岁高龄的于光远寄语休闲学界,“关注休闲中的国计民生,关注休闲中的人文关怀”。今年的年会,于老的这句寄语,与专家学者的关注点依然不谋而合。

“疫情是一个多棱镜,能够折射出人们缺少休闲生活素养而呈现的窘境,能够投射出人们对待休闲生活价值的真实态度,也能反射出人们在实现美好生活过程中,需要休闲教育为基础的价值引导。” 中国自然辩证法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的一席话,提出的,正是疫情带给休闲学界的思考。

安徽大学于川关注环境变异、食物伦理等课题,此次,他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启示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一些根本需求,以及现代人类的日常生活伦理建设需要在技术-生态观、生命观和食物伦理的三方面思考。“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行为的哲学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包双叶提出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居家生活环境承载的部分功能和价值开始逐步退化的问题。她呼吁,居家生活环境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其建设应该保持功能和价值的丰富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应对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无疑是全人类的灾难。但另一个视域来看,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发展将人的健康置于制度安排的中心时,就会改变人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与消费形式,休闲就不再是劳动的另一端,而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后疫情时代的休闲观应该是回到生活世界,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休闲观,是使劳动在未来智能文明的发展中,从谋生手段变成马克思所倡导的“生活的第一需要”的休闲观。这种休闲观的重塑将有可能带来人来文明发展的新的转折点。

 

休闲年会会场发言

 

美好生活中的休闲应该是怎样的

休闲在美好生活中占据何种位置?特别是防疫常态化的当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中,如何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健康向上的休闲方式,成为会议上热议的话题。

上海交通大学鲍金结合疫情生活暴露出休闲活动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休闲哲学的美好生活意蕴。他认为,通过反思疫情期间的休闲困境,认真思考休闲哲学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科学理解人的本质、不断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防疫常态化及后疫情时代,休闲哲学对于人们追求理想生活、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将会日益展现出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方李莉以“文化自觉”视角,讲述了中国人休闲生活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休闲生活已经呈现出某些传统文化复兴的先兆。比如,城市知识分子圈子里文人雅聚盛行;喝茶风盛行,并且带动新的茶文化、茶器文化的发展;许多人业余生活中学习传统书画艺术;年轻人中兴起汉服运动等。”她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不仅体现在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同样也体现在我们休闲生活的风尚方面。

国际著名城市建筑大师库哈斯举办的“乡村·未来”展览引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易能的关注,以现代主义风格的城市建筑为主的设计师,为何与“乡村”关联在一起?这启发亦能深入研究自产食蔬问题。她认为,具有农耕文明属性的自产食蔬,在现代社会依然扮演“天人唱和”的重要角色;依然在人类面对特殊生存环境下(诸如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等)仍可以确保“基本食物供给”,提升身心健康。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阳从人的个体生物性与社会环境性谈起,表明了休闲是现代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平衡行为,这种平衡应该也参与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组成的生态系统的主动平衡行为中。“休闲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享受,还是一种平衡社会、平衡自然的责任。”朱阳说。

 

休闲年会第二单元会议合影

 

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会议上,年轻的面孔与独特的论断令人耳目一新。与会专家学者带着积极的思想和建议,为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助力。

IFBB国际认证康复治疗师张潇琳在调查得知,疫情期间,虽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有相当一部分人看起来身体更加健康。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占用休闲时间的工作、应酬减少,二是健身软件与网络社交结合的流行让更多人开始坚持运动健身。她提意,健身之前需要“知我、知美”,特别是追求身体的健康和美,必须要从文化角度“知我、知美”。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孙擎讲述了自己和家人在家乡牡丹江市所辖的一个小镇中,购买相对于城市房地产价格非常低廉的小院,种植自产食蔬的经历,并分享了因此带来的收获的愉悦、邻里关系的温暖、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效益。她的分享,带给参会人员真实的感悟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性。大家纷纷表示,要效仿孙擎,在有可能的范围内,回归自然。

马惠娣表示,今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生活方式的科学概念,认为“生活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把“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终生目标加以追求。为美好生活的本质特征做了精辟的论述。此次会议的召开,在纪念先贤、学习他们的理论和精神之际,深入研讨休闲哲学新内涵,为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助力,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她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世界,防疫工作的常态化在未来将伴随人类,我们不得不以更多的时间‘被迫赋闲’,去面对‘孤独’‘苦闷’‘寂寥’。而最好的解药是让人性丰满与高大起来,提升人类自身的思想、品德与行为,遏制对自然的残暴、对自我的短视、让“内在力”强大起来,如此才是‘自救’与‘他救’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