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马惠娣接受“光明智库”访谈

详见《光明日报》2019年10月30日“光明智库”版

 

新科技赋能,以美生活提升好生活

 

光明智库:5G时代来临,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当“黑科技”“高精尖”逐渐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场景之中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您看来,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马惠娣:5G时代的来临,既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也改变着生活方式。在劳作方面,不仅节省了人们为创造必要财富而付出的社会必要时间,而且为发展每一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劳作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劳作形态而言,已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弹性化、智性化,时间张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而也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智能技术正全面浸润人的生活——不仅衣食住行,而且休闲生活、休闲行为都得益于科技的各项创造。比如,今年“国庆阅兵”的转播现场通过5G画面在影院直播,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对人的心灵震撼效果十分强大,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非常好。我的四岁外孙激动得直呼“要当解放军”。

“融媒体”得益于5G技术,而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力量也正通过技术创新得以提升。智能技术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人每年几十亿人次的国内外旅行,就是我们拥有5G装备的高铁、飞机、共享汽车(自行车)、便利的通讯联络、导航系统、“多媒体”制作的场景、高科技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等等,为人的休闲生活注入了多姿多彩的元素,并从内在方面提升了人的社会认知及价值感,从而为新的劳动创造增加了新的力量。尤其体现在“千禧年一代”,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正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

 

光明智库: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科学发展与群众生活之间的关系。建设科技强国,哪些政策规划可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以科技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您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马惠娣:科技创新对人民大众的获得感、满足感,甚至幸福感影响很大。“十八大”以来,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对民生环境带来了积极的改善。比如,城市美化改造工程,还原了许多历史街区、文化遗迹、名人故居、古民居、古建筑,突出了城市个性和历史厚重感,启迪民族文化自信心;特别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大街小巷的园林绿地、儿童老人游憩场所、合理布局的公共洗手间等等,让城市的宜居性、审美性、人文性、天人合一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表明政府的管理者、规划者正用“生活美学”理念营造社区与城市布局。美的生活环境可以让人与幸福感联系起来,因为,美(美好、美德、至善)可以直击人的内心,陶冶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审美生活”正在复兴,诸如:“茗茶”、“花道”、“琴瑟”、“汉服”、“美食”、“家具”、“艺术品收藏”和“手工艺”都走进普通百姓家;甚至“家训”、“家教”、“家学”都对美化生活和人的心性、知性、德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得益于国家治国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光明智库:有人认为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让我们成为被电子设备捆绑的一代,幸福感有所下降。与此类似,对于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人们在拥抱其利好的同时,对其“双刃剑”效应都怀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各级政府、科技企业、教育界等应当如何协同发力,让我们的生活在科技带来的快捷便利之外,还能拥有更深层的美好与从容?

马惠娣:毋庸置疑,电视、手机、小汽车、互联网是当今科技创造与人的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部分产品,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炫目,这得益于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现在几乎是人手一机,其中许多人沉浸在“手机”、“网络”之中,被无聊的泡沫剧、低俗的游戏、琐细的“微聊”等方式把个人时间撕裂成碎片。置人于“时间荒”之中,同时制造了“喧嚣”、“焦虑”与“匆忙”的社会氛围与个人生活。看似自由自在的活动,实则带上了新枷锁。这是令人担忧的现实。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娱乐至死”的告诫: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那么,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还有美国学者从技术发展中预见到“工作的终结”,认为,既可以招致文明的死亡,也可以让人类精神再生。与古训所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同一个道理。

过去的教育是“惜时如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成为人”与“社会化”的宝贵资源。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劳动方式;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这是创造“美好”与“从容”生活的根本之道。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各级政府、学校教育、科技研发对此缺乏足够与清醒的认识。“拜物教”、“消费主义”、“低级趣味”正侵蚀各类人群,也浪费了时间资源。劳动者被异化和矮化。未来科技新产品会不断地更新换代,人们不应该被它们所“奴役”。“从容”与“美好”的生活应与人的“内在道德”、“社会责任”、“参与公益”、“勤俭节约”、“人人互敬”联系在一起。

 

光明智库:科技发展无止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也永无止境。未来,新科技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构建还能在哪些领域发力?我们应该为此做好哪些准备,让新技术在带来“好”的基础上营造“美”?

马惠娣:无疑,新科技将让人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时间,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休闲生活是这个时代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当然,也给每个人“发力”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时间资源。马克思之所以伟大,是他看到了生产方式变革必然深刻地影响生活方式。发现了“生活时间”的秘密,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达到劳动与休闲融为一体,以发展人的素质、品格、兴趣、情感。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几十年前,于光远先生就对“生活美学”提出具体的想法与建议:“现代人,应该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讲科学、讲道德、讲礼貌、讲美、讲卫生、将享受、讲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还说“增强生活中美的文化要素,一是增加和提高客体中美的要素;一是提高接受美的主体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需要坦诚,近二三十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反而丢了生活。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生活现实都存在“灯下黑”的现状——即忽视了闲暇时间利用和对休闲行为选择的认知。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揭示社会转型中的突出特征?如何认识科技发展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如何定义“好生活”?如何认识闲暇时间在生活方式中的价值?如何看待消费方式与“从内在发面提升人”的关系?回答这些问题是让新技术在带来“好生活”与营造“美生活”时需要首先在理论上解决的问题。也许,弄清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做足的“准备”工作。

尽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永无止境,但是,我们必须铭记先贤的教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心定、心静才有能力感知生活之美好。这是任何技术产品所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