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在“自产食蔬”国际合作项目田野工作培训班上的致词提纲

沈爱民

2019年3月12日

 

“自产食蔬”国际合作项目今天举办田野工作培训班,负责人马惠娣邀请我参加,我感到很荣幸。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参加活动是个打酱油的,向大家学习吧。想说两点想法。

一、这个课题有意思

我觉得,在科学上,有意思的领域和题目,通常也是有生命力的。这个课题有趣之处,可以从两方面看。

第一,从组织形式看。

首先,这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国际交流课题。我长期负责研究和管理学会的工作。在我印象中,学会在国际学术交流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技发展的初期,比如16和17世纪,跨越国家、制度和民族的科学交流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团体的民间渠道。很多学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国际科学交往作为主要职能之一。欧美学会在早期活动中,非常鼓励外国科学家参加学会活动,并吸收为会员。学会的这一传统至今仍发挥突出作用,绝大多数国际科技组织都是非政府性的。在国家的对外科技交往中,学会仍然是重要媒介和代表。中国学会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不过,仍然需要加强。

从具体组织模式看,这个课题组织模式也很好。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与英国开放大学、捷克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共同组织,贵州师范学院、桂林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和成都游憩环境设计技术研究院参加。

自产食蔬作为新的学术方向,涉及生活哲学、自然哲学、生态多样性、环境伦理、资源循环、生活美学、休闲生活方式、闲暇时间利用等跨学科问题新的学术观点、科学思想的产生,往往出自学科、专业的交叉点。我们不同国家、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同地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有利于聚集各方智慧,思想的碰撞和激活,产生创新思想。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手里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不仅如此,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碰撞,就有了第三个思想,以及第N个思想。很多好的东西都是交流、碰撞以及拼配出来的,比如茶,比如葡萄酒,学术活动也是。所以,这个课题的成果,令人期待。

 

第二,从课题内容看

参与过马惠娣女士的课题,她在许多有潜力的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她的课题有个共性,都是在开始不被关注,而逐渐成为显学。比如休闲学,我参加的时候,连这个学科名字都没听过,现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马惠娣女士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这次的“自产食蔬”研究也是如此,我挺看好这个课题。

看起来都是小事,房前屋后种菜,不过,正如课题有关资料所言,这项研究是以小见大,以“微观”铸“宏观”。

我国现在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这是个很宏大的概念。“自产食蔬”课题看起来很小,但是,两者核心理念是完全一致的,都主张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有个毛病,喜欢提大口号,宏大理念,重大战略,但经常不能落地。我们保护环境,需要落在实处,也需要融入日常生活,倡导“日常物质环境主义”。

北京市很多胡同,有个微花园项目,与我们这个课题相近,也是倡导胡同居民,在房前屋后种花,建设微型花园

女儿有个小团体,每个星期限制自己产生垃圾的数量,比如不能超过多少。她们一个星期的限额,差不多赶上我一个星期的了,我也要学习改进。我女儿公司晚上有免费晚餐,但是用快餐盒装好的,大家带回家。我女儿为了减少包装,不吃公司免费提供的晚餐,自己回家做一点。

“自产食蔬”项目其实符合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我的朋友,只要在郊区有院子,都种植蔬菜。我成长过程中,我们家一直搬家,无论搬到哪里,我的母亲一直养鸡种菜,我父亲都种树种花。

“自产食蔬”的特征,是自产自食,不售卖,可赠予亲朋好友。福建惠安小镇,物业特地为业主提供可供自己开垦的菜地,让业主培育果蔬,收获蔬菜水果放在社区中心广场,居民随便拿,拿多少都可以,不要钱。有刚来的居民会拿很多,居民说,不要紧,时间长了就不会了。

这话好:“不妨让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食物开始,用负责的态度为改善一个脆弱地球环境作一点微薄的努力,去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相信这些微小的举措,对于自我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地球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需要倡导这些理念,是我们保护环境和生态,成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二、如何做好这个课题

有两点建议:

1.做实事,接地气。

不要高大上,不要玩儿概念,不要动不动说文化。中国什么都可以扯上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打麻将也是文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有句话,叫做最厉害的破坏,都是以“文化”之名。其实文化是好话题,现在,不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文化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都没什么文化。

这次是田野调查培训班。多年以来,那些走在田埂上的学者,是我一直尊敬的真正学者。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的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虽然是博士论文,但是不晦涩,很朴素,很细腻,很多人拿到后是一口气上读完。他做了深入乡村调查,对 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做了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有专家认为,这部书“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的农民农村改革,我认识一大批学者,包括年轻人,在做脚踏实地的研究。他们不在意发表论文,不在意评定职称,大部分时间不在办公室里,不在会议上,而是在田间地头。他们也不搞投资,引进项目。他们也不怎么提乡村建设,不怎么说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大词。他们直接和农民商量,说的都是非常具体的事情。你没钱买化肥?那咱们成立个互助组,大家凑钱多买一些,价格能便宜几十块。想种药材找不到钱?那这样吧,我们出1000元,不要利息和收益,你们每家出100元作为一股,成立合作组。在我的眼里,这些学者,都是中国发展的真正脊梁。

2.要符合国际规范,也要符合国情

举个国情例子。广东有个建筑师,他的事务所负责规划他母亲居住的小区,在中心大树下种了一圈玫瑰。很美丽,很好看。可是,过了不久,有几棵玫瑰就被居民拔掉了,种上了菜。再过几天,全部玫瑰花都成了菜。而最早拔花种菜的,正是这位建筑师的母亲

回到我们的课题,调查问卷很细致,很科学,有助于后期整理分析。不过,似乎不够中国化,被调查者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可能会受影响。我没有看到现在翻译的调查问卷,看到一份过去的,应该是临时翻译没有加工的。

其中有些词汇不一定合适。比如,具体种植了什么?表单上有无核小葡萄干、李子、酸樱桃……应该选择适合我国,适合贵州的蔬菜水果品种。还比如,你是园丁会的成员吗?应改成,你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吗

包括调查表的翻译,应该翻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比如,不使用任何铁氧体的肥料?看不懂。只使用工业生产的肥料?直接说化肥吧。土壤耕作方式?用于生长食物的土地的使用范围?调查表的翻译,不仅是翻译问题,其实也是一种适合国情的课题资料研究内容

否则,直接影响填表积极性、准确性和回收率。当然,这些可能已经都考虑到了

提到回收率,这里还有一个国情,样本量。根据我过去组织课题的经验,回收是个重要问题,回收率低,是调查中的常见现象。必须保证一定的样本量。在中国公众素养调查样本量是6万份,而在美国当年米勒只用2千。看具体情况,但是显然不宜太少,否则缺乏统计学意义。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保证问卷回收率。

这些意见供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