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炎黄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马惠娣

(2018年12月11日)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7-9日在郑州召开。大会主题"中华炎黄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除中国学者外,还有美国、德国、希腊、日本、印度、埃及、韩国、土耳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约40余篇。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向大会发来贺词。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为大会致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为大会做了主旨演讲。大会主旨发言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主讲了"黄帝文化与国家认同的解读";德国《华裔学志》主编魏思齐主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可能会成为未来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光明日报国学版、文学遗产版主编梁枢主讲了"炎黄文化研究的创造性转化"。

另外有40余位学者在分组论坛中发了言。大家从跨学科的视角探讨了文明冲突、世界秩序、和而不同、文化自觉等一系列问题,使中外学者各抒己见,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努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请进来。这些演讲分别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思想渊源与路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炎黄文化中国文化自觉,西方学者关于人类文明冲突、人类未来发展的理论和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等十余个子议题。

概括起来说,"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的讨论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 对"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学理性分析。大家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视域,从文化传统与中国哲学的角度解析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时代与新的国际关系形势下,它们所具有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象喻力。比如对"水"的品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诠释;用"人类"替代传统的"天下"之称谓;"义"与"道"的字义再解释,等等,深化了对"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中的意义和价值认知。学者们试图以精确的文化解读而与世界文化产生交融与共鸣。

二、 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回顾与启迪。特别是来自土耳其、埃及、刚国(布)、日本、韩国的学者们在演讲中以大量的图片说明中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也证明了人类的文明历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明了跨文化交流对人类关系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这些演讲图文并茂、史料详实、依据可靠,强调了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三、 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学者们认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代的延续,是中国人固有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天性的自然表达。自先秦以来,诸子百家虽学派不同,但对"人类命运"都有一致的看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共识,这为当今"中国方案"做了最好的文化注解,也充分地表达了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所承担和旅行的"大国责任"的历史使命。

四、 正视问题,不回避困难,表达了学者的社会关切。与会者演讲中也注意到了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对于一个古代先贤提出"天下大同"的乌托邦,如何在今天变成一种现实,显然难以一蹴而就,也许需要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进程中,中国需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国话语变成世界人民共同接收的话语;把政治实践和文化实践转化为全人类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还有相当多的"功课"要做。学者们的认真、坦诚、理性,表明了讨论氛围的自由、民主和包容。

五、 讨论中产生了许多"金语"。比如来自刚国(布)的朋友提议诺贝尔和平奖应颁给中国,因为,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国家的贫困人口,也正在解决世界的贫困人口。日本的朋友为了消弥西方媒体的误解与误读,他用简单的一句话"一带一路是全球版的扶贫计划"化解了许多媒体质疑。土耳其的朋友引用中国人"授之以鱼、授之以渔"的方法论概括了中国在亚非各国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中国可以影响世界,但难以左右世界"显示了理智与清醒。


任大援先生在闭幕式上做大会总结

闭幕式上,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大援教授对两天的大会做了精要的总结。他说: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既迎来交流融合、互学互鉴的广阔空间,又呈现出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的发展态势。文化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国际社会更加希望了解中国,中国也希望了解世界,世界范围内的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四十几位与会者以其知识、学识、共识,从中国文化思想史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多重视角阐释和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他也高度赞赏了全体与会者,特别是来自国外的十一个国家的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表达的诚意、善意和敬意。

附马惠娣提交本次会议的发言摘要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然观

马惠娣

摘 要

"以天为则"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一,意即:人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主宰天地万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以天为则"意味着处理好四种关系,即:自然与万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己身心的和谐;体现在内在方面,则上升为与人的道德伦理与审美,小到个人的操守与修为,大到江山社稷的治理。"以天为则"成就了中国哲学,及古人的生活智慧与精神气象。奠定了古代人观察世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及基本的生活与生产理念。

自然观的形成,深深影响了古人的人格、风度、思想、境界、审美、艺术、生活方式等精神气象。城镇建设与规划亦被浸染,所以,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大多都保持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劳作与闲适、生活与社交、都市与田园的平衡关系,并将诗情画意融入人居建设中,形成了诗化的人居环境与心驰神往的园林景观,使人居与山水交织在一起,营建了唯美的文化空间。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亦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与文明——遵循节气、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天人一体等法则是农耕社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古人自然观造就了先祖们勤劳节俭的生活智慧,在勤耕细作的过程中,创造了多种仪式以感恩上苍,也愉悦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从大自然中领悟了许多哲理:"鹪鹩巢于森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些警示是修德的良训,是操守的规约,是爱护自然的智慧。

古代自然观得到了历朝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形成了对自然认知的各种流派,并切切实实贯穿于生活实践与个体修为的始终。在人的心目中,自然不仅是客观存在物,更是一种宗教意识,因此它又与人的德性、审美、信仰联系在一起。 自然被赋予了感情和哲理。"物我两相宜"是古人自然观的最高境界。自然被人格化,并与人的劳动实践与生活智慧产生共鸣。人在提升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精神气象过程中亦深得自然的养育与参悟。

无论如何,古人自然观含有三层意涵:首先,自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物,包括自然界、自然规律、自然独特存在的属性;其次,自然含万物、当然包括人类;第三,天道与人道并行,自然可衍生人的心性、德性与品性,并育化出道德伦理、社会秩序。这三种意涵为认知中国自然观提供了基本价值标准。

关键词:以天为则,物我两相宜,生活智慧与精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