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自然辩证法研究》概览(一)

马惠娣/文

(原《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任、编审)

2017年3月9日

 

《自然辩证法研究》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报性质的刊物,创办于1985年,当时为季刊,中文版,附英文目录,国内外发行;32开大开本,80页,每期定价0.5元人民币;封面刊名由范曾(当时在南开大学任教)题写;编辑和出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部地址:北京友谊宾馆科学会堂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办公室内。英文名称: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Philosophy of Natur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办刊初期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反映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特色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战略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论文和文章。基本任务是发表有关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术性论文。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学管理工作者、哲学和自然辩证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大专院校学生。

刊发文章主要内容包含:1、自然辩证法基础理论的研究;2、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科研部门的重大课题战略思想、理论思维的研究;3、各门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和方法论研究;4、自然辩证法教学、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智力开发等方面的理论问题的研究;5、国内外有关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学术动态及科学哲学学派、流派的评述;6、自然辩证法的历史、著作、人物的研究和评介;7、学习运用自然辩证法于实际工作中的成就与体会;8、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自然辩证法文章和文献文摘。

栏目设置:第一部分的论文主要涉及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战略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重头文章,多由各个领域与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或某一部门的领导撰写;另外设“教学研究”、“人物介绍”、“研究生、大学生专栏”、“科技史料”、“文摘”等栏目。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一期(创刊号)出版于一九八五年三月,扉页有于光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写几句话”,他认为第一期杂志内收录的文章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学科范围广,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也有与国家经济建设许多领域有关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文章。二是有新意。他认为,《自然辩证法研究》既然是学报,在它上面发表的论文,就要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意。

首篇文章是于光远所写“编辑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几个问题”。文内,不仅阐发了为什么要编这部百科全书,它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还就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这篇文章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办刊宗旨、目标、方向、内容、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后来的发展、提升、整体编辑方针、思想、思路给予了重要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研究》概览(二)

    历经三年的筹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1981年10月正式成立。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培源(于光远的老师)发表致辞,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两项:研究和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自然辩证法工作应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二是总结开展学术研究的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好地把学术研究推向前进。

当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组织,拥有和依靠自然科学、工程建设、科学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人才,参与了众多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立项讨论,引进了当时西方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方法论和认识论等优秀的研究思想、学派、人物,引起了学界、理论界、新闻界、大专院校以及决策层人士对《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的高度关注。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一届编委会,在一九八九年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成立。于光远、李昌、李宝恒为顾问,丘亮辉任主编。同时还邀请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罗伯特·柯恩,国际科学哲学联欢会秘书长、芬兰图尔库大学教授里斯托·希尔平尼为国外编委。编委会包括:孙小礼、周林、贾云祥、黄顺基、董光璧、李伯聪、李醒民、申振钰等21人为编委。刊物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售价1.5元人民币,由天津市邮局统一订阅。编辑: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

《自然辩证法研究》一九八九年第一期首次发表了“本刊编辑部”文章,题目是:“抓住重点、办出特色”,其中指出: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在于追求真理,指导实践,或曰为实践服务。实践也是判定理论价值的最终标准。还指出:从当今知识发展的总体看,科学的交叉是世界性的普遍趋势。这种交叉不仅包括科学内部学科间的交叉,而且日益发展成科学与经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的全面交叉与融合。科学内部和外部大交叉的世界潮流之兴起,是与人类社会实践步伐紧密相联系的,只有适应这一潮流,才能真正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促进理论园地的繁荣。文章还就“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科学与文化”、“技术哲学”、“交叉科学”四个方面的问题做了阐述。这篇文章,也反思了科学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略显稚嫩和粗糙。不过,这为有志于此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本文还指出:坚持学术自由的原则是办好刊物的关键。

应该说《自然辩证法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由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批有实力的作者脱颖而出,一批优秀且具有学术前沿性的文章绽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园地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

仅以一九八九年1-6期杂志所刊发的文章为例,曾先后发表了?汝强“自然辩证法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董光璧“马赫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邱仁宗“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刘大椿“哲学的长征:从中国走向世界”、吴国盛“自然辩证法辨”、刘青峰和金观涛“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林夏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说”;与此同时,随着当时西方著名学者的思想、著述的引入,广大读者开始熟识了L·劳丹、I·尼尼鲁托、汤川秀树、E·拉兹洛等。

当“实践是判定理论价值的最终标准”作为本刊的宗旨时,许多文章都是来自科研实践的第一线,比如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所写“遗传学与人口和粮食问题的对策”、地质学家涂光炽“地学中若干思想方法的讨论”、冶金部副部长周传典“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与方法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卢良恕“科技进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余谋昌“生态文化问题”、李庆臻“现代科技革命推动劳动方式变革”等等,不仅成为了思想与方法的先锋,而且对当时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事业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文以载道的鼎盛时期。

 

《自然辩证法研究》概览(三)

1995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走过了十个年头,出版了共12卷,总第95期。编辑: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编:丘亮辉,刊物由双月刊变为月刊,每刊72页,仍为大32开本,定价3元人民币。

1996年第一期刊发了“纪念创刊十周年”一组题词:

时任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喜看十年结硕果,更待幼树发新枝”。

于光远:“把发表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发展自然辩证法这一重要学术领域的工作做得更好”。

龚育之:“祝贺《自然辩证法研究》办刊十年。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的后继刊物,从1956年创办那个刊物算起,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面对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希望有十年或者说有四十年历史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开拓和推进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昌:“发展学术研究,服务祖国建设”。

朱训:“热烈祝贺《自然辩证法研究》创刊十周年。希望刊物在今后的岁月里为自然辩证法学科自身的繁荣和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传典:“学术是在争论中滋生发展起来的,我赞成一个杂志要经常有争论性的文章,有争论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署名理平的文章,题目:“重视理论思维的研究”。文内回顾了过去办刊的十年,认为:“过去十年取得了一些成绩,是贴近实际、跟上科技新发展、探讨社会新问题的结果,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结果,是作者、读者和编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作者还以即将迎来新世纪为背景,指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科技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都发生很大变化,并提出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新的科学方法;电脑的广泛应用、软件取得令人振奋的进步,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使研究理论思维的迫切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从这个时期起,《自然辩证法研究》不仅重视以往哲学(中西方)的研究,而且更加关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研究中提出的哲学问题,并以跨学科的姿态关注经济、文化与哲学的关系,关注科技哲学、工程哲学、企业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刊内开始不定期地增加了“论坛”、“博士文苑”、“书评”、“学术研究动态与信息”、“问题讨论”、“保卫科学精神”、“经典摘录”、“国外经验”、“建议”、“译著介绍”等栏目。

 

《自然辩证法研究》概览(四)

1995年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封面开始有了副标题:自然哲学、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刊物的导向性更加清晰、明确,也更贴近社会现实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

新世纪来临的步伐越来越快,科技与社会发展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因此,主编们前瞻性地组织了很多重头文章,比如,于光远适时地写出“最充分地适应我们的时代”的文章,他说我们要有鲜明的、科学的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观,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关于世界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得起真正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时代文化活生生的灵魂。他认为,从二十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进入了历史大调整时期。甚至预言,二十一世纪仍有重大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些犹如“谶语”一样的远见,在今天得到了验证。

对科学的预见,曾发表了董光璧“揆端推类,告往知来”的长文,作者以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科学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性”的思想构架——未来三十年之后,可能走向新科学诞生的历程。新科学的内容必定同解决人与环境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平衡、科学本身的系统整合等问题相联系。这样的“预测”启迪了广大读者。至今读来,仍有教益。当然,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超过了20年前的“预测”。

这个时期,从文化与人文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龚育之首先强调:“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另外,诸如在“自然哲学”栏目中,编发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文章,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科学哲学”栏目中,介绍了大量的后现代科学哲学问题的讨论,由此脱颖而出一批有建树的年轻才俊。在“科学认知方法论”栏目中,许多新的研究方法被引介进来,并对“研究对象的复杂化造成的困难”、“思维模式及其惯性所引起的失误”做了前瞻性的思考。在“科学与社会”栏目,于光远在国家颁布“每周五天工作日”法律后的两个月,19957月就成立了“休闲文化研究小组”。1996年于光远又发表了“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一文。等等。

1991年起,《自然辩证法研究》进入当时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论文转载统计”网。数据显示,《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所刊发的文章在《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社》所载引用频次逐年递增。从1996-2006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论文引用率始终排在哲学刊物类的前三名。

一本高水准的杂志,蕴含着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智慧结晶,并形成“铁三角”,缺一不可。从编者的角度,希望尽量加强每期杂志的总体规划,做到选题新颖、重点突出、发现新人;既要体现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在逻辑性和相关性,也要处理好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然,也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哲学、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及方法论与中国当代国情的关系,处理好自然辩证法研究基础理论的科研、教学与应用的关系等等。因此,提升主编、编审、编辑、编务的专业化、知识化水平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职业操守、责任心、敏锐的学术眼光等等都是“标配”。

正如于光远在20年前所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进入一个重大历史变革期。如今世界的“不确定性”正成为一个常态,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几乎令人难以准确预测,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发展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都出现了诸多的难点与惑点。国家正在解决重大的、紧迫的、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理性思维,需要跨学科的通力合作。这是历史向新一代学人提出的新任务、新方向、新目标。同时也意味着《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舞台也将越来越大。

如今,《自然辩证法研究》已走过了33个年头,共出版了33卷。现任主编:殷瑞钰,执行主编:尚智丛;主管: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仍为月刊,每期增至128页,定价每期10元人民币。封面的副标题,除了原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外,又增加了“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仍是当今学术界中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性学术刊物,其涉猎面广,学术信息量大,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辩证法界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活动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