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

——“2016-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综述

 

王晓翔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晨晔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即将化为现实。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步实现,休闲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时,也强调自由时间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自由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近日,国内学术界就“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的主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讨,值得各界关注。

作为“2016-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的主题研讨活动,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和辽宁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人民政协报·休闲周刊》协办,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

这是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举办以来的第14个年头,本次会议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为主议题,重点讨论了:(1)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意蕴;(2)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内涵;(3)自由全面发展观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意义;(4)全面小康社会:人的休闲观念及行为方式研究;(5)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供给侧”研究等问题。会议筹办人马惠娣研究员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因此,探讨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以及人的生活品质等理论问题也迫在眉睫。”

对于大会的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冯长根教授表示赞同。冯先生虽然因故未能到会,但为大会撰写了书面致辞,指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对科学规律和发展规律的遵从,是个性成长新的历史阶段。个性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才能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和自生长能力,塑造个体在德智体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需要。因此,在中国“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年,关注与讨论“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有着特别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尚智丛参加会议并致辞,认为:休闲哲学探讨人的本质、生活本质和自由全面发展,是实践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基础当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他还强调,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得益于于光远、成思危、龚育之、朱厚泽、朱训、王文章、刘梦溪、孙小礼、马俊如、孔德涌等诸多大家所做的贡献。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湖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就会议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且文章质量普遍较高,不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学术性讨论,同时对休闲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多篇文章发人深省,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

一.休闲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

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的新需求是什么?人的生活品质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休闲生活是全面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意,马克思休闲思想是这次会议内在关怀主题。学者们过去主要关注休闲现象,如今更加关注休闲本质。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雅林教授立足马克思社会历史观高度审视全面小康社会问题,认为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核心不是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劳动本体论,而是生活本体论。人的社会存在就是生活,生活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范畴,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生活本体论出发,需要重新界定社会概念,要把生活纳入到社会这个概念的本位之中。社会变化再大,生活是有序存在的。社会具有钟摆效应,即使一时偏离了生活,终究会回归到生活上来。从生活本体论出发来审视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就不单纯是经济概念,而是反映人们生存状态的社会概念,这也符合小康社会人们安居乐业的原始含义。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具有精神的制高点,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它在历史长河的求索中为人类寻找到可栖息的家园,这就是自由人联合体。虽然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我们要以此来规划我们的行动。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经济发展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统一起来,将资本逻辑同生活逻辑统一起来,以构建完整的生活范畴作为学理基础,走出一条既经历物化又超越物化的生活性发展之路。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山东大学(威海)吴文新教授主要思考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休闲的幸福价值,指出“中国梦”的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幸福,实现人民幸福的途径多种多样,而发展休闲则是重要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休闲是人的文明享受和自由发展,幸福是基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内在畅爽和自由的感受。从人性内在状态看,休闲的价值正在于幸福和自由;从人性的系统结构看,休闲可以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及其整体联系上实现人的休养生存价值、娱憩享受价值和自由发展价值,整体提升个人的幸福感;从民生的社会结构看,休闲有助于人们在就业-收入和消费以及文化、健康与医疗、教育与学术、养老、生态、安居等,及其公平共享方面显著提升人民的社会幸福感。矫正错误的休闲价值观,克服“休闲-幸福悖论”,有助于休闲幸福价值的更好实现。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磊在“共享发展理念下生态休闲权益之思考”的发言中从广义的生态理念入手,指出生态休闲权益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休闲权利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为生态休闲权益的全面落实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生态休闲权益的实现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而破解生态休闲权益实现的困局,实现生态休闲权益共享,还需要从强化公民生态休闲观念,着力培育公民的共享意识,积极维护和保障公民休闲权利的平等共享,充分发挥政府在优化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中的作用等几方面予以着手。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关论题

与会代表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主要论题聚焦在三方面问题之上。

1.休闲时间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们对于休闲的关注,得益于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们习得的能力,养成会利用休闲时间或者自由时间的习惯。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研究员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反思科技时代对人类自由的双重影响:今日的世界,科学技术正将我们带入拥有巨大财富和具有充分闲暇时间的“人间天堂”,但科技产品逐渐成为全民正在吸食的“毒品”,人们从依赖症到焦虑症,潜移默化地改变心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现代科技的繁盛让人陶醉在不尽的“狂欢”中,而把马克思主义对人之关切的问题遮蔽得太深太久。我们不能拒绝科学的便利,但同时更要思考科技与人文关系的问题,思考科技背景下人类走向的大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鲍金副教授着力分析马克思自由时间概念的张力及其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自由时间保障。马克思不关心抽象意义上的自由是怎样的,而是关心现实的人为什么会不自由以及怎样才能实现自由,正是在这一问题的视域中,时间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因此可以把马克思的自由问题转换成时间问题来理解。马克思深入到自由的时间结构中,分别阐述了物化劳动时间和活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消极自由时间和积极自由时间之间的张力关系,从而揭示了现实的人不自由的秘密以及走向自由的时间路径,这就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从时间统治中解放出来奠定了理论依据。

2.资本逻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对于为什么无法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与怎样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与会学者纷纷回归文本,从马克思观察到的资本逻辑出发。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逻辑,与人的自由与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就抓住资本逻辑展开,以探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关于资本逻辑的研究成为热点。

扬州大学周露平老师重点分析资本逻辑与休闲正义的关系,认为资本逻辑对休闲过程的规训,目的是使休闲过程成为资本实现与回收剩余价值(剩余劳动)的方式,因此其内容是非正义的,主要体现为休闲是“拜物教”、是“无知之幕”、进而受资本的规训控制。现代中国推进休闲活动,必须要利用资本、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的同时,要驾驭资本,实现休闲正义。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路强主要解读《资本论》,认为从其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不仅详细地阐述了资本是如何在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中实现自我增值的,而且也揭示了资本作为一种抽象的力量是如何实现了对人及其劳动,乃至整个社会运作方式的统治的。尽管其中的内容没有直接涉及到生活方式问题,但是沿着《资本论》思路进一步思考的话,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于生活方式研究的一种深刻的启示价值。

辽宁师范大学刘晨晔教授依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尝试提出“劳动(休闲)和资本双螺旋动力理论”,并用这一理论重新审视和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透视人类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轴心轨迹,认为人们对自由的美好追求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源,而这种自由追求在现实生活层面主要有两大源头,即劳动(休闲)与资本,前者更具内在价值意涵,后者尤显外在物化特性,二者内外呼应,矛盾互动,构成文明轨迹的轴心,引导现代社会走向。传统社会中,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与休闲混沌未分,加之物质财富匮乏的现实,决定社会倡导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禁欲主义的主流道德,形成皈依自然和人性的休闲旨趣,成为塑造农业文明、引领传统社会的轴心。现代社会中,生产力水平加速提高,物质财富日趋丰裕,加之主体性的普遍觉醒,休闲生活空前繁荣;人的物质欲望被逐步放纵,生产社会与消费社会互益联动,助推资本逻辑大行其道,这样,劳动(休闲)与资本交织缠绕,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双螺旋轴心机制。未来社会是文明资本与大众休闲双螺旋驱动文明进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海春教授坚持马克思人类解放“劳动—休闲”双重逻辑基础立场,认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形成是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深化而多维多阶段展开的过程。马克思把对工人劳动和休闲状况的批判作为探索人类解放的切入点,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与休闲的双重异化是使人成为“非人”的根源。通过否定和扬弃这种异化,使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使“自由时间”成为人的自由个性实现的重要空间,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使“劳动—休闲”成为人类的本身存在。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晓翔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特性的异化与复归问题,梳理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最初脉络,认为《手稿》中关于人的自由思想的阐释遵循着哲学与经济学两条逻辑顺行:马克思在哲学视角下发现了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根基,形成了劳动自由的逻辑体系;在经济学视角下发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是自由的局限所在,二者不仅使人同人的对象相异化,同时使人同人的感觉相异化,不仅使人同自然相异化,同时使人同人相异化。人在异化中失去了本质,自由应是人本质的全面复归,而实现自由的途径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进行学理解析的同时,会议并未忽视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还需努力,至于如何在自由全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发展,如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导现实,与会代表纷纷发言。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爱东教授就“为什么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终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终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两个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贯彻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始终,深刻表现了社会主义作为运动、理论和制度的最高目标和根本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与终极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虽然以社会主义为命题,但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如果把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作为一种“一般”,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一种“个别”或“具体”。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要求和任务,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一般”需要贯穿到每一个“具体”之中,通过不断演进的“具体”才能实现。“一般”与“具体”是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栾亚丽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指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而凝练出来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丰富,包括人的劳动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实践、建立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郝连儒教授讨论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实践价值的问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取向,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认识,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休闲价值相关问题的深度挖掘

在全面小康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议题之外,会议中出现了许多关于休闲价值相关问题的发散研究,有些研究思考相对深入,观点发人深省。根据讨论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划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分为理论挖掘与实践探索两个层面。

1.理论价值挖掘

部分学者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尝试对休闲相关问题进行学理解析。湖北理工学院华中休闲文化研究中心陆庆祥从道家休闲美学的话语体系出发,以“有无”辩证逻辑为基础谈论休闲。认为通过“无”这种否定性法则,道家实现了对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压力的超越;通过“有”这种肯定性法则,道家实现了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创造与生发。道家休闲美学话语体系以“自然”为本体价值,以“无为”为进修工夫,以“游世”为最高境界。这种“本体—工夫—境界”呈现出的休闲美学话语体系,向上发现了自然的价值,朝下通向了养生与艺术的实践;它以“无为”成就休闲审美的人生要义,以“游世”实现物我为一,和光同尘。道家休闲美学话语体系对中国传统的休闲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东财经大学和谐发展研究中心刘长明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等哲学观点出发,指出我们面前有三个世界,即心灵界、社会界和自然界。与此相适应,文明大厦也分为心态文明、世态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维度。内心世界即心灵界的和谐谓之心态文明,人与人的和谐谓之世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谓之生态文明。纵观文明三维,在文明进程中,其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但又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心态文明是文明的起点,所谓文明之路,从心开始,此之谓也;世态文明是文明的要义,所谓文明大义,要在人和,此之谓也;生态文明是文明的应有视阈,所谓文明之光,万物并育,此之谓也。“三和”是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与己和,涵养文明心态;与人和,营造文明世态;与天和,建构文明生态。文明之光普照“三界”而不遗,人心物并育而不相害。顺天应人,天人通泰,三态共进,彰显了化成天下的人文力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黄金葵从中国礼乐精神入手,指出中国礼乐精神本质上倡导对公共文化内在社会秩序的构建。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礼、乐二分的理论依据源自对公共文化自身矛盾的深刻认识与巧妙辨析。在高度组织化的文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旨在将社会从失序引向有序,完成从对矛盾的认识到化解的过程。然而,礼、乐二分并非意味着礼与乐的对等与均势。由于事物的非对称性是矛盾的普遍形式,礼与乐通常呈礼主乐辅的非对称格局,从而有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分析认为,礼性与乐性可被视作一对观测公共文化秩序性的重要二元范畴。礼针对位序,具有仪式美感与规约特质;乐针对时序,具有韵律美感与卦变特质。对礼主乐辅非对称格局的正确认识需要克服扬礼抑乐、以礼代乐、礼乐相背等观念误区。

也有部分学者针对休闲的现状展开反思。中国艺术研究院杨耐在“反思‘休闲’”的发言中提出“被绑架的休闲”的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很多时候休闲是被扭曲了的,就如同被剥夺了灵魂,只剩下赤裸裸的空壳。这就是为什么当代休闲很火热却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原因。反思这其中的原因,缺乏独立内省的精神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把这内省的结果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休闲真正成为创造美好精神家园的休闲。

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明在从“休闲的民生价值”、“居民休闲价值现状与伦理根源”和“怎样构建中国特色休闲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民生包涵生存、有尊严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活三层内涵,休闲作为理想的生活样态和感性的生活方式,是满足民生需求的理想状态,是实现民生权利的基本内容,是体验民生幸福的现实途径。当下中国休闲产业蓬勃发展,但受到西方某些价值观念的影响,休闲文化出现一种伦理异化,主要表现为休闲方式的道德失范和休闲产业发展的生态失衡。这种伦理异化的价值根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逻辑主导下的休闲生产主义、大众文化牵引下的休闲消费主义和现代科技奴役下的休闲技术主义。为此,在建构中国特色休闲文化过程中应该开展休闲教育,构建休闲文化的健康发展体系;加强休闲制度设计,构建休闲文化公正发展体系;提升休闲服务水平,构建休闲文化可持续发展体系。

2.现实价值探索

此次会议另有部分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以地域性的休闲调研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探索出许多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万根教授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出发,指出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它基于农业生产条件,依托农业景观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拓宽了农业的功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把握市场需求导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以及区位优势,逐步探索休闲农业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发展中也存在内涵单调、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及服务水平跟不上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系栗燕梅教授通过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的社会调查,分析了休闲体育是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肯定人的身体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休闲体育研究对人的身体健康及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亚男在对开封市进行综合公共休闲空间和专项公共休闲空间分类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布和发展现状,以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为核心,重点打造沿河旅游休闲带和环城游憩带,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型。

会议闭幕式上,辽宁师范大学刘晨晔教授总结了本次会议的特点,将其总结概括为“五个高”:会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讨的理论定位高;会议立足于小康社会的民族千年梦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研讨的现实旨趣高;会议提交的论文既有深入到位的学理分析,也有对现实问题接地气、有见地的研究,研讨的论文质量高;会议参会青年代表数量多,评选出五篇青年学者优秀论文,研讨的青年人气高;会议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六点半,时间虽长,与会代表热情不减,研讨的效率高。

岳崇兴副校长讲话

 

隋秀英副院长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珂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