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马惠娣:“独行侠”眼中的茶世界

人民政协报记者/徐金玉文

 

   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喜欢幽默地称自己为“独行侠”。每次参加完国际休闲学术会议后,身在异国他乡的她,都会独自一人选择乡村小镇看看。用她的话说,“喜欢背着包满世界地跑,喜欢走街串巷,喜欢体验市井生活。”每每与源于中国的茶文化邂逅,对她而言,都是一份独有的、奇妙的体验。

   “在多年前,我曾看到一句话,‘ 中国茶是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的第五大贡献。’”为什么西方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对茶如此心生敬仰和好奇,他们现在的茶文化又是怎样的,马惠娣在行走中找到了答案。

   在欧洲,马惠娣看到了市井生活与茶的联系。“欧洲人不仅大量吸收了东方乃至世界茶的精华,还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他们会制作各式各样的花果茶,就是用花朵、水果做的茶,非常漂亮,也别具特色。”

   在塞尔维亚的街边,走走停停,总会遇到酒吧茶馆。马惠娣喜欢独自一人要上一杯花果茶,坐在阳伞下,阳光倾泻而至,在宁静中感受茶香。“透明的玻璃杯里是颜色鲜亮的花果茶,旁边放有三层塔,每一个碟子上放两块小点心。眼前是美丽的异域风情,心情立马无比地畅达,身心已经醉了。”马惠娣说。

   从国外回京,她在某个会议上讲述这次美妙的经历。没想到塞尔维亚驻中国大使馆的公使就坐在下面。会后,这位公使主动找到马惠娣,“作为一个中国人,您既能如此欣赏我们的地域文化,又能赏识我们恬淡的饮茶生活,真的是非常感谢。”没过几天,马惠娣便被公使邀请至北京的家中做客,并专门为她冲泡了玫瑰色的果茶,清香扑鼻,俩人的友谊也由此加深。从称呼上的“马教授”到“马老师”,再到“马大姐”,姐弟情因一杯茶而结缘。“公使和我说,塞尔维亚人敬茶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表达一种诚意,也代表了对朋友的尊重。”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在冰岛。马惠娣来到距离雷克雅未克60公里外的一个2000人居住的小城镇。“我非常幸运地认识了一家人。当时我住的房子和他们房子大概有两百米远。这一家人很欢迎我的到访,聊起来发现事情很奇妙。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却是虔诚的佛教徒。”马惠娣说,“佛教倡导静心,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禅茶一味更是讲求通过茶可以领悟禅。于是,我把随身带去的龙井明前茶送给他们做礼物。他们对茶充满敬意。因为这份难得的缘分,这家的主人带我参观了他们的私人空间——佛堂,现场弹奏了佛曲。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整个晚上都很欢愉,是一次非常难忘的静心的旅程。”

   这样与茶的缘分不胜枚举。前不久,马惠娣受邀到茶圣陆羽的故乡湖北天门参加一个茶文化活动,在北京到天门的高铁上,坐在她旁边的恰巧是一位英国人。

   马惠娣介绍,这位英国人名叫爱德华,正在负责英国教育项目华中区域。两个人旅途中的偶遇,却因谈“下午茶”而很快熟络起来。

   爱德华说:“当时钟敲响四下时,英国人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7世纪,中国的茶叶通过荷兰商人传到英国,下午茶很快成为了英国宫廷当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自然聊到了‘下午茶’。他介绍,英国人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传统,他的父母一生都保留着每天享受‘下午茶’的传统。喝下午茶想获得什么?解渴还是休息?面对我的疑问,他说,不完全,对于英国人来说,下午茶是一种生命的仪式,是一种灵魂的锻造。”

   10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陪同下,参观王子传统艺术学院,与学生见面,也喝了英国传统的下午茶。“下午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标志,他们用下午茶来传递英国人的生活方式。”马惠娣说,“我一下子想到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下午茶,已经保持了数百年。人们在惬意的饮茶过程中自由、平等、发散地交谈,相互撞击思想和灵感。很多的诺贝尔获得者得益于‘下午茶’。这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相较而言,中国社会节奏显得比较忙碌,人们很难放慢脚步静下来,不妨在茶中获得那份静心。”马惠娣说,之前她去意大利、去日本感受茶道,都有这种静心的感觉,茶确实具有休养生息的功能。

   “人类社会中,不论是发展科学、艺术、文化、宗教、哲学,还是创造新的经济业态,都需要人有一种‘静观玄览’的精神,以助人养精蓄锐、厚积薄发、茅塞顿开。茗茶有着当仁不让的功力。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复兴茶中之妙曼与精髓,可塑社会的书香之气、儒雅之风、君子之质”马惠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