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2015-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

预通知

 

会议主题:科技时代与休闲

会议地点:待定

会议时间:10月下旬或11月初

 

选题背景

当代科技正在全面浸润人的生活——不仅衣食住行,而且休闲生活、休闲行为都得益于科技的各项创造。

电视的普及满足了人的娱乐和消遣,可以学习知识、了解即时新闻、观看文化演出、提升审美情趣……

近些年兴起的多功能手机,不仅有通讯功能,还可以娱乐、拍照、聊天、发微言、微信,在中国几乎人手一机、全天候享用,有“解危济困”之功。

小汽车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且无处不达,如今自驾游成为时尚,不仅走出国门,也跑向世界。

互联网,将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伦敦、巴黎、米兰、纽约的时装周刚刚发布新款服饰,一周后,其他城市都设计出了几乎同样款式的衣服。Booking.com链接了200多个国家56万家酒店7万多个目的地,使旅游生活方式丰富、便利、容易、舒适。

电视、手机、小汽车、互联网是当今科技创造与人的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部分产品,休闲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人类似乎得益于这些创造。

今日的世界,科学技术正将我们带入拥有巨大财富和具有充分闲暇时间的“人间天堂”,“科学的奇迹看来是无穷无尽的,将上帝的选民带往牛奶和蜜糖之国的新摩西将不再是上帝而是科学。” 人们有理由相信,休闲与劳作融合的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中国有一句谚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人称:电视是止痛药、是孤独者的伴侣、是时间的窃贼。有人说:手机罪孽深重——它是全民正在饮食的“毒品”。小汽车既堵路,也堵心;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也让人放弃了行走的权利。互联网将人“一网打尽”新的枷锁中,看似自由的互联,实则进入牢笼。

当然,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作为学术研究,应当是未雨绸缪,预见它存在问题,以及影响人类生命与生活的各种复杂可能性。学者的天职是思考,是质疑,是提出问题,并能给出你的智慧与方法。

会议主题:科技时代与休闲

会议议题:

1.我们的闲暇时间都去哪了?

2.文化、艺术与审美情趣如何在休闲生活中展现?

3. 在电视、手机、互联网主宰的时代,我们应当如何生存?

4.休闲、旅游、健身、读书、家庭生活如何合理利用各种科技产品?

5.在手机、网络的诱惑下,成人和儿童都远离了严肃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势必影响文化传统的传承?

6. 在享有115天法定假日的时代,你的主观感受是轻松与从容,还是匆忙与遽迫?为什么?

7.你读过《工作的终结》一书吗?如何理解书中的一句话:“科技最终将取代于人的劳动…..工作的终结既可以招致文明的死亡,也可以表明一场伟大的社会改造运动的开始,人类精神的再生。”你是如何理解的?

8. 寿命延长、生活便捷:是创造奇迹,还是创造消费?

9.文化创新,现代与传统如何博弈?

10. 其他。

 

征稿说明:

欢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策制定者、文化创意设计者等各知识门类的学者、研究者参与;也欢迎各类实证调查研究。

论文要求

(1)稿件第一页应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邮地址。

(2)稿件第二页应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3-5个中文关键词。

(3)文章凡采用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请注意几个重要时间:

2015年6月10日前提交300字的中文摘要,发送至 mahuidi@china.com 邮箱。

2015年9月20日提交完整论文(未提交完整论文者,将无法进入优秀论文评选)

2015年10月10日释放入选论文通知。

大会将评选出3-5篇优秀论文。谨请大家遵守各段时间。

谢谢。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

 

2015年2月26日

 

 

 

2015-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休闲年会

参会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

 

职务

 

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

 

手机

 

论文题目

 

论文交流方式

大会主题发言、 专题组发言、 论文交流、 摘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