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艺术与艺术文脉中的跨学科对话

——第八届欧洲艺术社会学网络工作委员会中期会议纪要

马惠娣

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性与创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科学、宗教构成了人类“三大永恒主题”。

艺术在英语中:Art被释为精致等多重涵义,也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对美的事物加以创造和表现。古代社会,人们凭借技巧与想象力创造了形式众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不仅养育了众多流派的艺术家,也培养了民间世代相传的各类能工巧匠。

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之中,艺术成了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们的专有之事。与其他个体、群体、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人们开始了对艺术现状的反思:主张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拆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融合艺术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让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提出两个著名的观点:“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就是艺术”。因此,“艺术的转型”成为艺术社会学重点思考的课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欧洲艺术社会学网络工作委员会多年来秉持这样的思想,为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做了理论与实践的不懈努力。

 

2014年年会,由罗马尼亚北部城市克鲁日-纳博卡——有着540余年历史的Babes-Bolyai大学主办。会议主题:“艺术与艺术的文脉:跨学科的对话”。来自欧洲28个国家,1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些代表包括社会科学、哲学、人类学,以及艺术家、管理学家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会议自93-96日,历时三天,其间有两个大会主题报告,有20余场专题讨论,有多场新书发布会,有一场徒步城市考察。

本届欧洲艺术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主席(欧洲的学术组织一般两年换届),也是本次会议的地方组织主席,由Babes-Bolyai大学哲学系主任丹·易尤根·让提教授主持。

大会一如欧洲会议风格,没有繁文缛节,没有“客套”,没有炫目的会议主席台。

大会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校长做了致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短地介绍了该大学的历史,以及办学特色。由此大家知道这是一所天主教背景的大学,对罗马尼亚国家的教书育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历史学、医药生物学、音乐等诸多领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目前,这个学校有学生4万余人,来自欧洲,乃至于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有4千余人,据说,有少许学生来自中国或日本。

            罗马尼亚会议大会报告会场

                                           罗马尼亚会议大会报告会场

 

大会主席丹·易尤根·让提教授做了欢迎致辞。他说欧洲艺术社会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曾先后在英国、奥地利、意大利、荷兰、法国等国家召开。欧洲艺术社会学研究委员会的学术传统是强调把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对话。他说,这是艺术和艺术世界的本质特征。这次会议有幸在Babes-Bolyai 大学召开,我们仍然沿袭这样的传统,鼓励学者们从各自国家不同的传统中找到共同的研究方向。这次会议的主题定为“艺术与艺术的文脉:跨学科的对话”,希望不仅有来自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参与其中,也希望有来自哲学,以及其他知识门类的学者参加对话,因此,大会邀请了来自巴黎法兰西学院、纽约城市大学两位著名的教授为大会作主题演讲,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与我们对话“艺术与艺术文脉”这一主题。

这个学术组织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注重与艺术管理知识与专业的结合,所以,这次会议与德国、美国等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科学的讨论。我们鼓励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将艺术、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和美学、艺术的多重要素融入到正在发展的城市变化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对此,我们也愿意提供一个机会,请到会的学者们考察克鲁日-纳博卡,我们举办“Transect Walk”,希望从现象学的视角来认识这座城市,利用这个机缘为克鲁日-纳博卡做出城市的艺术设计。丹·易尤根·让提教授如是说。

 

开幕式上,法国法兰西学院教授皮伊尔·米切尔·门格尔做了题为“艺术社会学:成就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重点介绍了艺术工作的市场问题。他认为,专业和创造性在过去的30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建立了巨大的数据库。这其中新的理论和新的认知方法为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学理论,包括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介入给艺术处理自身许多棘手的问题提供了便利。但是,许多问题,仍让我们苦苦思索(puzzled out),并提到了学术的前沿中。他说,我们如何定义当今的艺术?如何面对来自技术的、互联网的、技术责任的、文化建设的、艺术生长环境的、艺术创新的、商业社会的等多方面的挑战。

艺术与城市、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日趋密切。无疑,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并接受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同时也要对创作者的收入、工作环境满意度、艺术的多种品位、艺术的国家或地方政策做多方面的考量。也许现在最需要知道,我们曾经的错误和失败之处;我们也需要知道文化产业的设计时代的管理问题。(因演讲者用法语讲,同步英文翻译,所以笔者记录有限——笔者注)

来自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资深教授诺伊尔·卡罗尔在主旨演讲中关注了“艺术、情感和进化”这个主题。卡罗尔教授长期从事艺术哲学的研究,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始终需要得到艺术与艺术产品的支持,尽管它需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他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在长时间的思考中,聚焦于人的情感与艺术间的紧密关系问题。他特别强调,不同的艺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并感染社会的其他成员。不仅如此,艺术具有融合性与自适应性;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新石器时期描述的艺术形式,可以看到它有足够的社会艺术优势,并在当代世界偿还与维系大众艺术的需求。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从舞蹈到戏剧,从歌剧到肥皂剧,从书画到图片,从高雅艺术大大众艺术,显然,艺术从20世纪的中叶就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便我们正从现代社会,走向后现代社会,前卫艺术与艺术作品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对当代世界的理解,像其他当代批评家和理论家一样,卡罗尔教授希望人们成为艺术世界中的公民。

会议期间,还组织了图书推介会。两位主讲嘉宾还召开专门会议,推介了他们的新书。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门格尔教授的新书——《创造的经济学:不确定时代的艺术和成就》;卡罗尔教授介绍了他的三本书:《艺术的三个维度》、《艺术世界中的生存》、《密涅瓦的夜晚:哲学、流行文化和电影》;Babes-Bolyai大学推介了《未来的艺术管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推介了《关于艺术管理理论中方法与理论的缺失》,利普兹大学推介了《不同脉络中艺术管理的相同与不同的对话》。

 

大会共安排了约20余个小组的专题讨论,涉及创新与市场,艺术、城市和日常生活,专业培训与发展,艺术管理,艺术实践,艺术工作的网络空间,电影、设计与广告,博物馆与参与者的实践行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互构,社会变革中的艺术,艺术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艺术管理中的相同与不同,音乐、表演实践对人的影响,艺术组织和项目开发,全球与地方性视野中的艺术管理等专题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有多位学者的研究论题关注中国的艺术与艺术市场问题。其中,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女博士斯文特兰娜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就选择了中国的艺术市场问题。她发言的主题是:“快速与浮躁:正在显现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她认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市场,艺术市场应当引起关注。她与她的导师独立地对中国艺术市场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很多一手资料,整理了中国近30年的艺术市场发展史,探讨了艺术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制度、政策。她认为,2006-2007年是中国艺术市场发展最好的两年,2008年以后稍有回落,这与全球整个资本市场有关。不过,她认为,至今,中国艺术市场仍对世界产生吸引力,尤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它所创造的经济力量不可小觑。

在她的演讲结束后,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资料与数据的来源,西方人对何种中国艺术作品更感兴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如何走向西方,西方艺术市场和艺术作品评价的标准,是否关注到日趋活跃的民间文玩市场等问题与她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另一位来自丹麦商业学院的年轻学者马瑞安妮,她向大会提交了两篇论文,都关注了中国的当代艺术教育问题,一篇论文的题目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另一篇谈“中国与丹麦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该文作者与厦门大学有合作。她认为中国的视觉艺术也正融入全球化,这个现象应当引起关注。她说,以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视觉艺术还用老于世故的技巧,而缺少个性化创造。她希望中国艺术家在现代与传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或文化模式,接纳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欣赏口味和艺术实践合作伙伴,并建议有一个新的文化全球化行为理论,探索在文化和艺术全球化中的不同特色。她在另一篇演讲中,在对比丹麦与中国年轻艺术家之不同时指出:中国年轻艺术家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作品能卖出多少钱,而专业知识和专业系统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艺术史、文化史缺乏了解,缺少对世界历史知识、艺术发展史知识的必要了解,因此,作品的视野较窄,思想内涵肤浅等。当然,她也认为,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其中有很复杂的各种逻辑关系。但是专业化训练和基础必须搞好,在这点上,丹麦年轻艺术家似乎更有优势和创造力。

来自德国的学者,多位都是从事哲学研究的,魏玛大学的沃尔夫曼教授演讲了“艺术形式的守则问题;他在演讲中主要介绍了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Adorno)和尼可拉斯·鲁曼尼(Luhmann)的艺术思想。鲁尼伯格大学的卡根教授从人类起源的视角谈及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反思了种种城市发展中自然风光缺失将给人类带来的不可持续的挑战。德国学者的特点是思辨性很强,批判意识也很强。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康斯坦特教授以及她的学生们主讲了艺术管理正面临的各种挑战。他们反思了近些年美国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急功近利现象,甚至许多田野考察项目被取消,这是对艺术规律的破坏。所以康斯坦特教授提出了许多带有共性的问题,比如:我们从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中发现了哪些失误,哪些错误值得我们反思和纠正,艺术管理中如何建造更多的文化遗产等等问题在艺术管理的研究和教学中是缺乏的和被忽略的。

·易尤根·让提教授演讲了“美与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学院教授泽尼比拉斯阐释了艺术文脉的理念;英国学者露易丝提出了“在文化建构中艺术创造性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许多学者也谈及了艺术与城市建设,艺术实践与艺术与服务社会的问题。

 

笔者在小组发言中主讲了“中国京剧的兴衰:审美视角的透视”。笔者首先声明,自己既不是京剧演员,也不是戏曲研究者,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之一,是人类文化和艺术欣赏共同理解的语言。当然,笔者从小跟随长辈观看京剧,从中受到熏陶,有关人格中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基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培养出来的。欣赏京剧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也是审美熏陶的过程。所以,希望利用这样的机会向国际同行们展示这一美好的艺术形式。

笔者在文中讲述了四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中国京剧,介绍了它的艺术特点;二是,中国京剧发展的历史,特别介绍了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艺术大师的艺术特色和对京剧所作出的贡献。介绍了中国京剧与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同为世界三大最古老剧种;中国京剧的艺术体系与俄罗斯斯坦尼拉夫斯基歌剧、德国布莱希特戏剧为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之一;第三点,反思了当前京剧自身衰退和京剧票房衰退的成因;第四点,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振兴京剧所制定的发展战略。

在提问时,其他学者关注京剧衰落的成因,对此,发表了一孔之见。我认为,京剧自身和京剧票房两种衰退都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肯定对人的审美情趣发生影响,人们也有了多种选择的机会,因此,对京剧和京剧票房产生不利影响。人的价值体系正在重构之中,而过去的几十年由于过度的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消解了人们对传统美学的价值理解,消解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热情,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迅速进入工业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物欲的追逐,人的生活中严重缺乏闲情雅趣。而京剧自身的改革也正在尝试与探索中。笔者作为一个戏迷,经常观看京剧演唱,最深刻的体会是,许多剧目和演出阵容不如原来老一辈艺术家们那么震撼,这其中有多种原因。而新编写或改编的历史剧目在剧情、故事结构、布景设计、音乐唱腔、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很难带给观众以美的意境和美的享受。这些内容引起了欧美学者的兴趣。来自德国和美国的几位学者都曾到访过中国,并观看了京剧演出,京剧乐队中的“锣鼓点”让他们记忆深刻。但是,他们对京剧在世界上有如此高的艺术地位了解得并不多。

 

这次会议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1. 交流与对话的跨学科性,首先艺术学科内部的交叉,其次是不同学科视野中的艺术,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当代艺术问题,即艺术不仅是艺术家的,也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体的。让每一个公民融入艺术的世界成为会议的主旋律。
  2. 突出了艺术的实践性,即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与艺术创建。许多作者的论文论及了城市、社区与艺术的结合问题。
  3. 强调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艺术家应用美的作品打动人,感染人,应为时代留下具有传承价值的作品,这方面的审美标准不能降低。一些学者指出,当今世界的一些艺术创作留下的仅仅是“创造快感”,没有值得回味的东西,更难以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4. 艺术、艺术创作、艺术家应意识到技术、网络化等方面的崛起对艺术和审美的挑战,特别是对艺术欣赏者审美情趣的改变。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美的标准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人的主观主导的产物等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解释清楚。

        但留下的问题也是令人困惑的,比如当代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科技创新正在统御这个世界,举个例子,手机不断地更新换代、电视新闻花样翻新、衣著时尚瞬息万变、各种类型汽车层出不穷,等等,它们都与艺术、艺术设计、艺术理念密不可分,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传统思想将在这里被终止?传统技艺(工艺)是否可以被创新教育所代替?这些只不过是众多问题中几个罢了……

会后,前任主席泽尼比拉教授主动与笔者有一个深度的交流。他说,中国学者关注欧洲的学术,这让他们很感动。事实上,欧洲学者对中国,以及中国的学术也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在他培养和接触的中国学生中,他感知到中国学生的勤奋与刻苦,也感知到中国学生无论是在音乐创作方面,还是基本理论方面都具有天分和智慧。他们也通过各种信息看到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这为欧洲与中国的对话与相互了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填补这样的空白。我说,情况的确如此。当今中国的学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我们深知,中国与欧洲同是人类文化的两大发源地,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有多位学者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也有多次的学术交流,期待从中获得多种养分。我本人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社会学研究委员会,曾经在中国组织过国际交流。休闲社会学具有特殊性,即它与社会,与每个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与科学、哲学、艺术、宗教浑然一体,与生活方式互为依托。所以,我又选择了欧洲艺术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研究委员会的学术活动,因为,在我看来这两项与休闲的关系更为密切。当然,艺术社会学网络工作委员会的学术宗旨尤为我钦佩,那就是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对我们建构一个自由与审美同在的生活方式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当我们告别时,相互预祝明年再见,或在北京,或在欧洲。

 

 

整理于2014911日罗马尼亚康斯坦察的宾馆

完稿于2014926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