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英国人体面与尊严生活的六大社会保障体系

——英国社会观察

马惠娣

 

英国人是一个gentle的民族,gentle的中文意思是“优雅”与“高贵”。 gentle是英国人“体面的劳动”与“尊严的生活”的传统。 gentle如何铸成?对此我一直充满好奇。前段时间有机会在英国伦敦小住,有幸对英国人的gentle得以近距离的观察与体验。这里,梳理出英国社会的几大社会保障体系,试图从中窥见英国人“体面与尊严”生活背后的社会文化轨迹。

不可否认,英国是世界上首个工业化国家,人称老牌资本主义,20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尽管现在落后于美国,但现今的实力、影响力仍属世界强国之列。

英国至今留有世界上发达的交通体系、教育体系、国民健康医疗保障体系、值得借鉴的政体体系、安全食品保障体系、劳动者劳动保护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这些体系不仅教化和蕴育了英国国民的绅士风度与严谨品格,而且保留了一个值得世人借鉴的文化样本。

本文重点介绍六个保障体系。

 

  1. 值得借鉴的政体体系

英国实行的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府体制。女王是国家元首,首相由女王授权。

伊丽莎白女王从不专断权力,名义上,她在英国拥有最高权力——能解散政府、能统帅武装部队、能享有完整的咨询权。然而,她只代表国家处理国际事务。在公众的心目中,她端祥、慈爱、亲和、高贵,是英国千年文化的符号、标志,是英联邦的“精神治疗师”。女王从1952年登基到2012年,六十年的新年贺词中她最喜欢说的是:“我向所有人宣布,我将奉献出整个生命——无论长短,为你们服务,为我们所有人都属于的这个伟大家族服务。”她把所有国民都纳入了她的家族,她变成一个“仆人”躬身为所有人服务。

女王的品质何以炼成?据英国作家罗伯特·莱西所著《伊丽莎白女王的一生》披露:童年的女王大部分时间是与一位简朴的苏格兰妇女同居一室,这位保姆手把手地教她把圣诞和生日礼物的包装纸、缎带整理好并存放起来,以备日后再用。她的寝室里没有自来水,只能用罐子盛水盥洗,室内卫生也得亲自动手打扫。1940年,英国正饱受战火的蹂躏。此时伊丽莎白已长大,为打败希特勒,伊丽莎白姐妹收集锡箔、卷绷带、织袜子……用和普通妇女一样的方式支持前线。这是女王万花筒般成长中的两片花朵,由此可见女王的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圣诞日电视直播,女王与王室成员照例到教堂做礼拜,菲利普亲王因心脏问题正在医院治疗。载着女王孤单身影的车缓缓而来,女王独自下了车,自己径直向教堂走去,没有前呼后拥。从教堂出来时,不忘亲近那些候在教堂外迎候她的民众。像一个老奶奶,慈祥、亲切、可爱。

在伦敦海德公园的湖中放养着许多白天鹅,每年春季的一天,女王亲自到湖边来放养这群白天鹅。她用这样的行为告知人们:人、自然、生物都应和平共处。平日里,人们来到湖边与女王的白天鹅嬉戏,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女王的白天鹅”,便倍加怜爱它们,表达对女王的爱戴。

在白金汉宫的一侧是女王的艺术博物馆,只需要8英镑,你就可以欣赏到女王收藏的各种艺术品,分享王室高雅的精神生活。让你在那里流连忘返。

白金汉宫的大门口永远有游客驻足向里边张望,想象内中的神圣与神秘。把守在大门口的警察和保卫人员对所有的“望客”都以礼相待、面带微笑,从不“以势压人”,更不是“狗仗人势”。我每到此,都叹服于女王的亲和与高贵品格影响了这层人。

等级严格的皇室,按理说找儿孙媳妇这档子事儿,要门当户对。可当年的黛安娜王妃(威廉的母亲)不过是一个幼教老师;如今的凯特(威廉的媳妇),出身于英国的平民家庭中。剑桥公爵夫人凯特是黛安娜的很好继承人,她保持低调做公益事业,尤其与孩子们和青少年有着亲切的交往。据悉,她的每项捐助活动都不希望被张扬出去。每次她出现在公众场合,其着装都会演化为一种时装风潮。2012111日,英国Evening Standard 报纸头版的报眼位置报导凯特效应(Kate Effect),说:“王妃凯特每次出行的妆扮、服装、服饰、手包、首饰、染发剂颜色、眼线、眼睫毛等都成为年轻女子们效仿的模特。据英国部门保守统计,自去年与威廉王子大婚以来,凯特已给英国市场消费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其实,折射的是人们对王室的拥戴。

查尔斯王子一直是“友好生态环境”的倡导者、设计者和践行者,他凭借深厚的哲学和人类学的学养设计出种满植物的生态居所,开辟了绿色蔬菜园林。亲历亲为这些事,带动了英国的文化创意生活,慰藉了国民的心。尽管他那矜持、不苟言笑的行事风格,特别是与卡米拉的婚事常常遭到非议。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千年历史,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也是皇室举行重大活动的圣地。然而,自14世纪起,教堂内便开辟出“诗人之角”(因埋葬 14 世纪诗人乔叟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而得名)。后来,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达尔文、牛顿、丘吉尔等人的墓室或墓碑也安放在这里。当年曾目睹牛顿葬礼的伏尔泰被王室的举动深深震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英国王室此举成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英国近现代的强大与繁荣。

    

                唐宁街10号所在地

英国首相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首脑。政治中心便是闻名世界的唐宁街10号(Downing Street No. 10),距离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不远。这是一座普通的民宅,面积不大,外观极其简单简朴,大门是漆黑色,门上镶嵌一个“10”。很难相信这就是创造“日不落帝国”神话的首相们起居与处理国事的地方。事实上,200多年来,唐宁街10号一直是英国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制定政策和举行改变世界的会议中心。

这儿,很神圣、很神秘,却又普通、又像这所建筑本身一样没有“架子”。那天,我在官邸大门的栏杆外向里边张望,看见3个年轻人轻松、喜悦地在唐宁街10号的大门前拍照,然后,又欢天喜地地出来。我以为,事先登记是否允许游人在首相府门前拍照留念。后来,卫兵告诉说,如果你认识官邸内任何一名工作人员,只要手持他的邀请,便可入内。喔!原来如此。

现任首相卡梅伦,是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他年富力强,有志向,有抱负。执政理念是: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他果不食言,俨然一个“仆人”。

我在伦敦居所内只看三个电视频道:BBC News, BBC Parliament, Sky News。只能通过电视了解首相其人、其行、其性。但电视转播他的镜头并不多。就把看见的几次场景描述出来:

一次是在2011年圣诞节前夕访问驻扎阿富汗的英国士兵营,他像一个“哥们儿”身着便装与士兵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还一次是国会辩论,BBC Parliament 频道,晚上回放1129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向议员们汇报英国的中长远规划。电视画面直对着演说者George Osborne,身后就是卡梅伦,与其它议员们一样坐在听证席上。他时而双眉紧锁,时而与其它议员一样发出“耶”的声音表示对演讲观点的支持。国会中途休会期间,卡梅伦竟悄悄地离开了会场,没有人前呼后拥地把他送走。

15日上午9点,我一如既往地打开BBC News频道,听到主持人正播报首相卡梅伦将在稍后时间与小企业业主座谈的新闻。我正想看一看首相卡梅伦如何“大驾光临”的场面。924分,电视画面切到“中小企业业主们与卡梅伦座谈”的现场。卡梅伦站在一个大桌子面前,手持一个自带的水杯。电视画面下方的题目:Prime Minister taking questions from voters, he will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help small business。会场四周坐满了人,而画面中未见其它官员陪同。一些参与者向首相提出问题,诸如资金贷款管道、税收政策等,卡梅伦一一作答。看此画面,就让人想起车间开工前的“班务会”,卡梅伦就是一个“班长”。电视直播了不到3分钟。

1229日英国新闻报导:在同一餐馆就餐32岁的油漆工和女友与首相卡梅伦“碰个正着”——卡梅伦与几个同事在此就午餐。油漆工女友便萌生了与首相合影的想法,打过招呼,说明意愿。卡梅伦说:“也许稍后更方便。”油漆工和女友以为首相不过找个托词而已。然而,不多时卡梅伦走了过来,并歉意地说:“让你们久等了。”新闻照片是,女友与卡梅伦并肩而坐,油漆工站在后面屈身趴在卡梅伦的肩上,双手搭在卡梅伦胸前。那是“老友相逢”的场景。

就我个人的观察,其实英国首相很难当,议会面对面地辩论,执政党常常被在野党所质询,可以说一点情面都不留。就说建“高铁”这件事,卡梅伦政府计划2026年开通伦敦至诺丁汉的直线快车,政府说,可以提供5万人的就业机会,带动其它经济效益。在野党提出各种质询意见,有的甚至强烈反对。沿途的居民也不是“软柿子”,有从环保角度,有从生态角度,有从人文角度,有从自身利益角度提出反对意见。那些天,电视不断地播放这样的新闻。还有全民公决2014年苏格兰独立,大概也愁煞了卡梅伦。

在我零星看到的女王、王室和英国首相的电视新闻后,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二、值得学习的教育体系

英国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13世纪,牛津、剑桥都有800-900年的历史,是世界近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发源地。如今英国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上公立学校免除一切学杂费。

我没有亲身感受英国大学的氛围,也没有做这方面的调研,但是我女儿在伦敦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我曾有几日与她一起做学生。与她一起讨论她的论文纲要、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往返于她的学校。学校提供极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可提供当年最具权威的奢侈品市场分析报告给“奢侈品市场管理”的学生,直接从学校阅览室的打印机中打印出来。学校图书馆藏书多、全、新,全部可以由学生借阅。导师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学期内导师会安排时间定期与学生讨论和论文相关的问题。逻辑思维的训练要求也很高,比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叙述学术观点,不能超时,否则要扣分。当然,你必须把意思讲清楚。

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国会辩论中面对反对党的质询,反应迅速、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地回答问题让人印象深刻。人年轻,长得帅,风度好,口才好,演讲的内容关涉国计民生,他的英语我能听懂。竞选下届首相有实力。还有一次,转播1119日质询世界新闻报业集团默多克及他的儿子詹姆斯?默多克有关“电话黑客”(telephone hack)事件。小默多克虽主答,但关键问题由老默多克答。其中,质询者要求只选“Yes” orNo”作答时,不料小默多克竟做起了解释。质询者立即中止了他的发言,要求他只选“Yes” orNo”。这时,是老默多克出面解了围。这些例子,折射出英国教育中的严谨与一丝不苟。

都说英国的教育比较“严谨”、“刻板”、“中规中矩”,这些大概是表现形式之一。由此我想到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记者、官员都甚是伶牙俐齿。114日晚1030-1100BBC NewsHard Talk”节目转播了BBC记者对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专访,那位黑人女记者可谓是咄咄逼人。BBC News还有一档“5分钟专访节目”,采访对像是社会各界名流,五分钟内记者要提一、二十个问题,被访者如果伶牙俐齿、思维敏捷,可以精当地回答出这些问题。

这里,我更想说英国的社会教育,即大教育概念。英国的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教堂享誉世界。不仅是建筑气势恢宏,而是内中的藏品、展品都举世无双,不仅数量浩大,且件件是珍品、是孤品。重要的是,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公众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时,随时可以亲近的课堂。所有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展示了英国政府管理者的人文思想和文化传统。

   伦敦的街道远处建筑为大英博物馆

          伦敦的街道远处建筑为大英博物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博物馆创意迭出,比如,大英博物馆内开辟一个展馆,主题“生与死”,展品是由人们常见的药片和胶囊组成,展柜宽约两米、长约20米,展柜四周由从出生、到死亡,包括出生证、死亡证,从婴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实物照片;还有香烟,旁边有一张肺癌病人X光的胸部照片;还有海洛因、大麻等毒品,旁边是吸食毒品带来痛苦的照片。最早的一张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是18世纪的,全是原件。照片从襁褓,沿着年龄段,最后到濒临死亡。围着展柜走一圈,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了然于心中。

我惊叹英国人的创意,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把人们手中那些“不经意的玩意”汇集在一起,便变得那么亲切、生动、富于感染力、震撼力。

   

             伦敦科技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展览

在伦敦科技馆有同样神奇的文化创意。整个20世纪100年间的“每日生活中的技术”,在展柜中分阶段摆放着生活中各类用品,大到自行车、洗衣机、烫衣板、打印机、打字机,小到针头线脑、听诊器、注射器、饭碗、电话机、笔、玩具等等。看过这个展区,既可以让人感叹技术进步赐予人类生活的恩惠,又让人对从事技术发明的人产生由衷的敬意。最重要的是,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亲切、直观、质朴。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人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人、生活与科学技术的距离。来这里接受教育的学生非常多,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有些学生甚至是从欧洲其它国家过来的。许多学生是带着“作业”而来,按照老师布置的问题在这里寻找答案。孩子们在参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伦敦科技馆参观的学生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教堂体现出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尊重。在大英博物馆不同展区内,文化多样性尽现其中,它们试图告诉我们:是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创造了人类文明。

文化、文化创造物、文化遗产在英国人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一方面造就英国人博大与包容的文化心态,另一方面化做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心态,使他们能吸收和容纳世界各民族的最优秀的艺术、文化、思想,所以能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文明国家。

大英图书馆同样也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世界上学术、研究和创新的主要源泉之地。而市民随处可达的小图书馆也合理地分布于小区中。伦敦切尔西(Chelsea)区图书馆从早到晚陆陆续续有市民,特别是孩子们到这里读书或借阅图书。休闲文化的浸润从读书开始。

伦敦国家艺术馆、皇家艺术馆内中的艺术作品都是传世与惊世之作,当你欣赏之后,艺术便把把你“融化”了。伦敦国家大剧院内外场地都被充分地利用。周末和假期,大剧院内会安排各种民间艺术团体在这里演出,免费观看,且事先有节目预告。特别是设计出能让孩子参与的活动,院外还有“亲子园”、各种休闲活动场所;在毗邻的现代艺术馆中可以欣赏当代及后现代艺术;在英国电影协会博物馆,可以免费欣赏2000部英国历史影片;沿着泰晤士河南岸,可以观看各种义演、街头表演。还有星罗棋布的遍布大街小巷的艺术画廊、小区图书馆、教堂,整个城市就是一所谁都可以企及的大学堂。

英国的教堂遍布大街小巷,不论是气势宏伟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小巧玲珑的小区教堂大多都有悠久的历史。虽然,信教的人数在下降,但女儿家附近的圣?玛丽修道院教堂(St. Mary Abbots Church)每个周末前去做礼拜的人还很多,尤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有的孩子甚至很小。每次正式礼拜前,神父都有针对孩子们的诵经活动,孩子们席地而坐会安静地倾听“上帝”的教导。然后,把他们带入教堂外的“活动游乐园”,孩子们可以在此嬉戏、做游戏,在玩中学、在玩中体会宗教的友善。许多青少年和成人都担当了教堂事务的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做慈善或者友好人际关系的各类事情;还有许多人成为唱诗班的成员,身在此中既愉悦身心,又滋养心性,且也为他人做出奉献。教堂的钟声,每到整点会悠扬地响起,飘荡在上空,飘进于人们的耳朵里。犹如母亲的呼唤声。

   做礼拜的孩子与他们的家长

             做礼拜的孩子与他们的家长

英国既有大学城,比如牛津、剑桥,也有散落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英国的大学校园往往不“气魄”,更是没有围墙,几乎没有造价高昂的“大门”。

所有这些地方,每天都是川流不息。既有英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孩子、青少年,又有年长者。人们在这所巨大的课堂中可以学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的知识。英国人的周末,或者是假期常常就在这个环境和氛围中度过的,不虚枉、不空洞、不百无聊赖,徜徉在休闲时光,心灵获得慰藉。这种无形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都体现在每个国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艺术修养、发明创造等各个方面。

 

三、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以我观察,英国人对“申遗”并不热衷。劳民伤财的“申遗”,不如花在实实在在的保护上面。在英国人眼里,所有历史的东西都需要保护,且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共识。要不然,怎么能把那些千年历史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画廊、大学、教堂、街道、小巷、房屋、公园绿地完整地留下来!

整个伦敦,尤其城市内核,民房基本保留了17-20世纪初叶的建筑、街道风格。一些重要建筑物其历史更为久远。你在伦敦街头漫步,不经意间就可以看见哪位历史文化名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因为,这样的房子都会有一个标志牌,注明“某某某何年何月在此居住”。

英国哲学家约翰. 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的居所 伦敦二区Highgate Cemetery马克思的墓碑

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的居所   伦敦二区Highgate Cemetery马克思的墓碑

伦敦城市规划有一条刚性的法律条文,任何一个建筑、街道都不能改动,非修不可的必须原样修复。距离女儿家不远的一栋建于19世纪的房子正在维修,法规规定维修过程中整栋建筑的外部不许做任何改变。其维修费用往往高于建设一栋新楼。女儿的住所是一栋建于1922年的普通楼房,四年前对此楼进行内部维修,至今还没有完成。女儿说,这在中国,四年得建起多少栋大楼!英国速度忒慢了点。我说,也许这就是“英国速度”,这个速度使英国的建筑能站立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1843年由查尔斯·皮尔逊设计,10年后,才获英国议会批准,18631月,“大都会地区地铁”正式开始营业。到1915年,伦敦的地铁开始成为一个大网络。至今百余年过去了,伦敦地铁仍然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再说正在启动的“英国高铁”,现在提出方案,计划于2026年才能通车。在现代化的今天,这个速度是否真的太慢了?然而,这符合英国人的传统。中国有一句成语:“欲速不达”,说的就是快与慢的辩证法。英国人深谙这个道理。

说来,英伦三岛总共面积不到25万平方公里,可见地域之狭小。伦敦城市,事实上是局促的、逼仄的。伦敦市内的许多马路不很宽阔,建筑密度大,但生活在这里却不感到沉闷与压抑。伦敦又是人们公认的世界大都市,这里是寸土寸金。以白金汉宫为城市的核心区域,毗邻的三大皇家公园(海德公园、詹姆士公园、格林公园,其实海德公园的另一侧还有一个荷兰公园)原来都属于皇家猎场或皇族园林,但于400多年前全部变为人民大众共享的空间。而这些地域的周边大多是繁华的商业街区,不难想象,资本家们对扩张这些园林是如何地垂涎三尺。但是几百年来,不曾被蚕食一分一毫。

英国人对城市文化遗迹的保护,不仅注重大的方面,即使一草一木也不是随意处置的。不论是大街,还是小巷,或者是自家门前只要有一点空地都会种上花草树木。而大街上的大树、古树那更是倍加呵护。女儿家附近的一条小街上,一棵大树要被移走。树上赫然醒目地张贴一张“告示”,说明大树因为正在遭受一种病毒的侵袭,需要搬走治疗。“什么时间搬走、什么时间搬回、什么时间打什么电话、咨询什么问题、谁发的告示”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移树的通知

               移树的通知

伦敦的建筑、房子、街道、小巷很老很老,城市雕塑或塑像也很多很多,这些地方都有精彩的人文历史故事,树立的标牌能把历史讲述得清清楚楚。看过的人,都会被一种精神所打动。顿时让人的心胸开阔起来、爽朗起来,你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并聆听了他的教诲,带给你激情与力量。

英国人不仅保护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特别保护人文知识分子。温斯顿·丘吉尔著名的声音:“我宁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丘吉尔,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同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印度当时是英联邦最大的殖民国,被称为大不列颠皇冠上的宝石。可是在丘吉尔的眼里,这颗“皇冠宝石”比不上一位剧作家。因为莎翁留给英国与整个世界的人文思想及其动人心魄的文学魅力, 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殖民地印度。

英国人保护了千年遗产,那是千百年来英国人以一贯之的信念和信仰!

 

四、劳动者劳动保护体系

英国人很讲求生活质量,但对劳动的态度也是严肃认真。我居住在女儿家,女儿家的那栋楼正在维修中。这栋楼建于1922年,英格兰风格——红砖、白窗棱、门房吊灯、老电梯、看门人。这栋五层楼的房子在四年前就启动了维修工程。三年前我来这里,还仅在大楼的另一侧,那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次来,正在维修这个门栋。楼道的地毯被拆掉、天花板都被打开、各种线路裸露在外。工人们踏着架子做各种修整工作。楼道内的电线线路全部重新更换和设置了线路,带有花色图案的大理石门厅、楼梯都重新进行了打磨、楼梯地毯全部更换、墙壁都做了粉刷、各家的大门也重新油漆和加固。前前后后的工作大概有几个月。

      女儿家维修前的楼道 

              女儿家维修前的楼道

女儿总抱怨工人们“磨洋工”。这次,工地就在家门口,出出进进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我对女儿说,磨洋工不太可能,肯定要凭良心,凭觉悟,凭劳动报酬,凭经过考虑过的工程进度表。但是至少说明,工期不那么匆忙,是充分考虑到人的体面劳动,既要符合人权,又要尊重人性,说明英国的劳动条例更人性化。其实这个结论我是有依据的。

历史上英国许多有名的建筑,都是花了百年、几百年的功夫。现代化社会的建筑也不是用速度来衡量的。前面提到的伦敦至爱丁堡的高速列车,现在设计方案,也要等到2026年通车。如果说劳动力紧缺,可以从中国引进劳务人员嘛!显然不是。我突然想起了伊文思?西蒙的劳动哲学书中的思想:“劳动原生态——优雅、悠然、富于情趣——劳动者需要智性、科学、审慎、技艺、智慧。这里会生长出一片茂密的素质之林。”也许英国的劳工制度深受这个思想的影响。虽然,我没有研究英国的劳工福利史,但是,依我从西方人文历史书籍的阅读中,揣度英国的劳动福利、劳资关系应该是这个样子。

据说,在英国工人阶级中(即从事体力劳动)大概只有一半是英国人,另一半来自欧洲其它国家。他们的薪水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劳动技术含量越高,工资越高。地下管道技术工人拿的工资最高。

我透过窗户可以看见正在装修的工地,看见工人们出出进进的身影。英国工人干的这个活儿,的确不那么辛苦,干活中喝喝咖啡、打打手机是常有的事。有些工种需要穿工作服,或者还带上“防可吸入颗粒物”的面罩。他们每天工作九小时,每周六天工作。工人们有年轻的、有中年的、也有年岁大的,看上去都经过专业培训,或者是很有经验。他们在楼道干活,肯定要给各居家出行带来某些妨碍。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主动挪走家什,给出行人提供方便。每次在楼道内见面,他们也会主动打招呼,互道“早安”或“晚安”。

      房屋维修的工地

                房屋维修的工地

社会其它阶层的人对待工人阶级也都十分友善,相互平等。比如这个楼门的porter(看门人),名叫Frank60岁开外。他的作息时间与bank holiday 是一样的,而且中午至少也要休息两小时。他的“工作室”内一室一厅、盥洗室。它的主要职责是看门,帮助收发报纸信件,每周一、三晚上给各家发一个大塑料袋装放垃圾,第二天早晨再把各家放在门口的垃圾袋运走。Frank最开心的时刻是在圣诞节的前几天,住在这个门栋的十几户人家,分别都会送他一些礼物和贺卡。这些天,你会看见Frank的窗子上插满了各种图案的祝福卡片,以及包装精美的礼物袋,礼物一般都在30-50英镑之间。?

也许有必要说一点伦敦的廉租房。伦敦一区,Kensington High Street附近有很多富人住在这里。但和中国的富人区不一样,因为就在这个区里,有多栋房子是廉租房,地段好、环境好,公共设施共同享用。如此的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也试图以各种方法弥合贫富的关系,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伦敦一区的廉租房

             伦敦一区的廉租房

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劳资关系、劳动安全是保障“体面劳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他的年度报告中承诺:“在2012年要让10万个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20123月将降低煤气费,要拿出一亿英镑改善公立幼儿园……”看来英国政府还是实打实地为劳动者着想。来虚的,那可不行,有人监督。不作为要被弹劾,要引咎辞职的。

 

五、国民健康医疗保障体系

你相信生孩子这件事不花一分钱吗?有人也许会问,自己接生的?瞎说呢?我知道,在欧洲很多国家是免费医疗的,但生孩子多少得花几百块钱。女儿在英国生孩子,就一分钱没花,而且还饶给留在医院期间的两顿饭。此行伦敦我全程亲历了生孩子这件事,对英国的国家健康医疗服务NHS体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英国的医院可不像中国的医院人满为患。就拿伦敦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相当于中国的三级甲等医院,主要负责切尔西区的居民健康医疗。进入医院大厅阳光明媚,楼道内安静、干净、清静,就医者不过三三俩俩。医院怎么会没有病人?女儿告诉我,英国的医疗是两级制,即,第一道都先去小区医院,能在小区医院解决的,就不到上一级医院;不能解决的,小区医生与上一级医院联系科室、大夫,并做好预约,病人按约定时间前去看病即可。所以医院内很难看到熙熙攘攘的场面。另外,还有一部分选择医疗保险,可以到私人医院就诊。

         伦敦切尔西医院三楼走廊

              伦敦切尔西医院三楼走廊

以女儿的生产为例。整个孕程都由社区医院负责,每次孕检都是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去,一般情况下,等待的时间在正负10分钟,候诊区域一般有一、二个人。

医生们都极其负责人,一般都有“全科”专业和临床实践背景,医院还希望患者接受年轻医生、包括接生婆、助产士的检查,给她们以临床实践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复杂状况的患者都由有经验的医生接诊。

女儿的baby出生27天,便来了5位社区医生家访。据社区医生说,对于“问题”父母,比如吸烟、吸毒、无业、单身母亲、低龄母亲等这样的家庭,他们家访的时间密度更大,关照的话说得更多。

医生每次家访,都极其认真负责,从检查baby的体征,到如何喂奶、如何观察baby的大小便、如何对待呕吐、预防湿疹,baby哭的几种原因等,指导得非常细致。孩子一出生便建立《健康档案》(My Personal Child Health Record),从0岁至20个月,红色的本子,含多种记录内容:孩子出生状况、家庭病史、小区信息资源、接种疫苗、基本功能检查、视力与听力情况等。所有这些记录都一式三份:一份留给家长,一份留给小区医生,一份送切尔西医院。每次医生家访的记录都十分翔实。四周之后,可以带孩子按预约去小区医院做定期检查,必带这个健康记录本,一周一次。

        家访的社区医生做健康记录

              家访的社区医生做健康记录

英国没有“坐月子”一说,孕妇产后与baby第二天就可以到户外,孕妇吃生冷食品根本不受限制。无论如何,英国的婴儿不那么娇气,比如室内的温度要求在16-20度之间,婴儿睡单独的床,被子盖得不要太多,白天黑夜要分明,不要怕有噪音。希望家长从小给孩子一个自然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起居规律。

英国鼓励家长自带孩子,亲子行为从婴儿一出生开始。特别要求夫妻共同担当。极力鼓励孕妇自然分娩,据悉,切尔西医院每年新生儿大概有6000多个,大部分为自然生产,有23%为剖腹产。生产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在家中生产和水池内生产。顺产的产妇,母婴康健者当天就可以出院,可以节约公共资源。所有这些得益于产前的各种孕妇班培训。孕妇班培训主要是围产期的孕妇,帮助你对即将到来的角色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要求丈夫一同接受培训。培训班一般由专业基金会资助开办。对于有正常收入的人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大约200英镑左右。低收入者或者没收入的人可以免费。

即使免费生产后,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拨打免费医生咨询(均获国家健康医疗服务NHS的资质)电话,会得到第一时间的指导。不敷衍、不搪塞、不耽搁。如果你呼叫的大夫不在,呼叫中心会迅速地安排其它医生与你联系。

同期孕妇班的婴儿,从一开始就由家长们带着参加“派对”。年轻的妈妈、爸爸们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同时也是很好的社交活动。

英国医院看病和买药是分开的。小区医院开药到上一级医院取药是免费的。然而伦敦的药店(pharmacy)随处可见,药价也不贵,一般就在药店买了。

英国国家健康医疗服务NHS体系形成多久我不知道,但是这个体系太人性化了,对国民的健康太负责了。在这里,能感到生命是珍贵的,人是体面而有尊严的!

 

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我喜欢在超市购物的那个氛围和环境,最重要的是货品架上琳琅满目的货品。即使中国豪华的大型超市与之相比,也是相形见绌。

所有超市的入口都是鲜花,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买一束或一盆花价格在5-10英镑之间,也有更便宜一点的,也有再贵一点的。不论你买哪种花,都附带一个养花说明书,把不同习性的花的特点讲得清清楚楚。

那鱼、肉、蔬菜新鲜至极。中国的大白菜在那儿被玻璃纸包裹着,那个新鲜、干净!所有的货品都有包装,并附有说明书,说明此货品产自何地、产自何时、什么时间内是保质期、如何保存、生产厂家等写得清清楚楚。即使是独个卖的西红柿,个个上面都贴有同一批次的标号。

一把小葱的身份证 统一编号的西红柿

    一把小葱的身份证               统一编号的西红柿

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街头的农贸市场上,所有的货品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肉的部位分得很细,分门别类是小包装。海产品全部是新鲜的,鱼虾蟹大部分都被收拾干净,回来不用洗涤清理,随即烹饪。还有更叫绝的,一只海蟹可以被完整剔除一盒蟹肉卖,价格只有6个多英镑。再比如,用泉水洗过的300克一袋的菠菜、做三明治用的蔬菜,买回即食,价格不过2个多英镑。

临近到期的食品,会降价处理,比如有机鸡蛋10枚一盒的原价3个多英镑,处理后只花一半的价钱;海产品更是不能积压陈货,有时隔天的东西,就可能是买一送一。当天的蔬菜、面包等在当天的晚上也会降价处理。而过期的食品是不往出卖的。

英国土地面积不大,很多东西都依赖进口。比如,以色列的彩椒、美国和埃及的红薯、西班牙的西葫芦和黄瓜、中国的白菜、荷兰的菠菜;加纳和多米尼加的香蕉、智利的樱桃、南非的甜杏等等。每一样货品的包装盒上都贴有标签,英国当地产的标签上便有一个英国旗帜的标识,进口的上面有一个飞机的标识,很好辨认。正是这样值得信赖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人们买回的东西都十分放心。

说来,整个物价水平较低。比如,买同是1.8升的一桶油,在伦敦买只需2.5英镑(橄榄油稍贵一点),在北京要30元左右。智利进口的大樱桃10英镑1公斤,中国要200元。1.5公斤的面粉2个英镑,中国2.5公斤的雪花粉要40多元。大虾去皮(中国人称的大对虾)1公斤22英镑,中国大概得花200元。一袋400克的绿豆芽只40P,北京大概2元左右。吃一个标准的英式早餐大概在5-7英镑,在餐馆吃午餐10英镑左右,晚上的pop culture(只喝酒水或一点休闲食品)也就5-10英镑。一般的餐馆都小巧、有特色、有个性,环境雅致、干净卫生、服务上乘。即使在伦敦奢华的酒店、酒馆用餐,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贵。不同类型的超市会存在价格差异,比如售卖有机产品的超市就贵一些,大概贵出三分之一左右;卖生态食品的,相对普通的贵百分之二十左右。英国最大的超市连锁店Tesco既有有机产品、又有生态产品,更多地是普通的,价格相对低廉。

还一个重要的现象,节假日与平日的价格是一致的。生活用品、食品保持多年不涨价。据我在英国看到的新闻说,近年来,因为经济危机,英国的整体物价上涨了6%。但我个人觉得至少生活用品的物价与我三年前来时的物价基本没有区别。我常想,英国的人力成本那么高,但食品这事一定花众多的人力。难道不靠人力劳动?难道科技融入进来了?这是公共服务还是商业伦理?

原来以为英国人的平均收入比我们高,后来听女儿说,英国人的平均月收入在税后大概在1500-2000英镑之间。是啊,收入看似不高,可是除了衣食住行、度假旅游,英国大众不必为孩子上幼儿园、选学校发愁,不必为看病就医发愁。当然,买房子也是挺大的压力。但土生土长的英国人都有祖传的家产(国家尊重私人财产)。这个水平的收入可以保障人们体面地劳动、尊严地生活,甚至可以安排每年两次度假。

结语

看来体面与尊严的生活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政体体系、教育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劳动者劳动保护体系、健康医疗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当然,在粗览英国“六大体系”之外,更多地是感受到了英国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力量,感受到强大的经济背后英国人一种厚重的历史坚守,一种远见的特立独行,一种兼容并蓄的民族精神,一种民生为本的治国之道……

就在完成这篇文章的第二天,早晨8:00醒来听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一条新闻说“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30年中国报告》”预计中国在2030年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同天新浪网转播《新京报》2012227414分的消息说:“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中国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以公报中的去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计算,人均GDP约为35000元。”北京市统计局年初披露的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全市人均GDP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这一资料被认为已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

这些当然是令人兴奋的数据与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能创造这样的经济奇迹。但是,数据代替不了广大国民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的现实生存感受和实际生活状况。不能忘记,经济只是社会经纬中的一维,如果没有政治政体、人文文化、教育科学、社会保障、平等正义、信念信仰、自然生态,统计资料只能是匆匆过客和画饼充饥。

但愿,我们能从英国“六大体系”中汲取营养。

(2012年2月26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