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麻将:中国人闲暇生活之诟病


马惠娣
(2011年1月15日)

  2011年1月14日,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时讯》栏目(22:14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夜间重播节目中,分别听到了同一个内容的新闻:“美国引进麻将,改革之后成时尚”。大意是说:麻将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代表正在美国人中流行。麻将不仅是华人的玩儿意,而且成为越来越多美国人喜欢的游戏。一个名为“全美麻将联盟组织”对中国麻将牌稍作改良,便引起了众多人的兴趣。商家举办培训学校,相关组织举办各类比赛。仅在加州的一个比赛中,就吸引了600余人的参与。
  众所周知,按照中国新闻通常惯例,央视与央播遴选每一条新闻都赋予一定的“意义”(目的)。
  那么,央视和央播在同一天都选择了这条消息播报,究竟“意义”(目的)何在?我脑子里一直在猜测新闻主编的意图:是纯粹的娱乐新闻?是纯粹的国际时讯?是提醒相关部门抓抓麻将?是撬动中国麻将游戏的改革?是引导中国老百姓闲暇生活往正道上走?是展示美国人的创新意识?是启发人的创业空间?是关注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发现新的智力开发形式?是表明一种新的社交活动?是主张搞点正规的麻将比赛?是新闻主编的无意识、灵机一动、偏好……
  我觉得,上述任何一种来自新闻主编的意图都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这里,借此之机,我要丰富或者说延伸这条新闻的内容。据我所知,全美麻将联盟的主席名叫汤姆,美国加州人,本职工作软件开发工程师。多年前接触麻将,并逐渐产生兴趣。2003年来中国海南参加首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比赛虽未取得好成绩,但刻苦钻研《中华麻将规则》的劲头却没的说。此后在中国、日本、欧洲历次各种比赛中都会出现他的身影。2005年他在新成立的“世界麻将组织”中当选理事会成员。2007年在峨眉山举行的“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上,乘比赛间隙,我与他聊了聊,他告诉我,麻将对他的软件开发很有帮助,麻将中的数学计算相当吸引人,常常流连忘返其中。他要成立美国麻将组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游戏中来。他还说,他正在开发麻将游戏软件。2009年在奥地利巴登举行的第二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上,我又如期地见到他,他欣喜地告诉我:“他的‘事业’很红火,几次比赛引来众多人的参加。”
  我想,我们播报的新闻的主角一定是他和他的团队。在此祝贺他与他们。
  实话说,汤姆只是热爱麻将的外国人之一。在欧洲,喜欢麻将的人更是多。2009年有幸被于光远先生指派带中国参赛代表团去奥地利参加第三届麻将欧锦赛,并获得了世界麻将组织的资助。本次比赛在巴登市(据维也纳半小时的车程)著名的五星级度假村——玫瑰园举行。

巴登市市长到会致辞

  开幕式的那天早晨,玫瑰园小广场汇聚了来自16个国家的152名参赛选手,加上陪同他们的家眷、朋友,以及当地市民约有2-300百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会场一角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处黎参赞携夫人也特意从维也纳赶来。只听他在不断地打听,谁是中国代表团团长。有人把他引见到我面前。我简单地向他介绍了情况。黎参赞被简约并具奥地利民族风情的开幕式所深深吸引。待他亲临麻将比赛赛场,又被整个赛场中碧眼金发的外国选手们所惊呆。

黎参赞夫妇到开幕式会场

  选手们比赛之机,黎参赞将我约到一个当地华人开的酒馆与我攀谈起来。他说:当欧锦赛组委会邀请他的时候,他想不过是在欧洲侨居的华人凑在一起玩玩而已。他还担心会不会有赌博。
  我告诉黎参赞:本次欧锦赛共有152名选手,其中中国和日本只给三支参赛的团队,每支4人,共12人,另外的140人均来自欧美,主要是欧洲人。几位欧锦赛的组织者以及很多参赛选手都曾多次到中国参加中华麻将公开赛,并接受“国际麻将组织”举办的“麻将规则”的培训,与中国多位资深麻将裁判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中国麻将裁判一般都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曾参与过“中国麻将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人都获得了“麻将游戏规则裁判专业技术”的嫡传和真传。因此深得欧洲选手的信赖和敬仰。组委会特意邀我为此次欧锦赛裁判培训班做一个麻将文化的讲座。我准备了一篇题为:“中国麻将的魅力何在?”的讲稿,特别讲解了“和”、“品”、“静”、“东”的文化含义,引起了他们的很大兴趣。

赛场

  整个比赛,按照中华麻将公开赛的形式布置了赛场——东侧大厅悬挂一幅巨大的 “东”字,南侧大厅悬挂大大的“静”字,此二字均由于光远先生题写。赛场上选手统一用“和”、“碰”、“番”等用语表达牌面状况。

赛手身着的T恤衫  这位夫人佩戴的吊坠、耳环、 手镯都是麻将牌的图案

  我向黎参赞感慨道:欧洲人接受新事物太快了,几年的功夫,他们就羽翼丰满,可以创造性地、独立自主地举办赛事。非但如此,麻将牌还给他们的艺术品设计带来了灵感,许多选手穿带的各种饰品、服饰都有麻将的各种图案,组委会设计的奖品和纪念品都以麻将文化符号做背景,很有创意。
  黎参赞也说:“我注意到这些了。也对如何开展民间外交工作,如何传播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启发。”他还说:“有这么多的外国人通过这样的途径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太不可思议了!”

匈牙利选手胸前佩戴的挂件上 用英文写“更多的和”  各国选手互赠礼物

  整个欧锦赛历时4天,所有的参赛选手都热情高涨。我时常利用晚餐或其他聚会的时间与国外选手聊上一聊,做一点“玩麻将游戏心理动机”的调查。比如三位主要组织者一位来自丹麦的名叫缇娜的女士,一位来自荷兰的“围脖”(因为他冬天夏天总是带着厚围脖)小伙,另一位大概也是来自丹麦的小伙,均有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科背景,平时都喜欢数学和计算,而麻将游戏能满足他们的这些爱好。新当选的欧洲麻将组织主席来自荷兰,他是搞信息处理的,他告诉我,玩麻将可以启发智力,有助于他的工作。他还说,中国文字很好看,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他的葡萄牙籍太太胸前就佩戴着一个繁体字“发”的吊坠。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选手们则说:游戏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理由远离它。麻将是一种很好的游戏形式,它使你很快上瘾,常常也是通宵达旦。当然可以结识朋友,利用这样的机会游览度假。

中国裁判高育廷帮助处理牌场“困局”  三位主要组织者在紧张地为接受培训的裁判判卷子

  中国两位资深裁判高育廷、梁建国成为为众多选手们追捧的“明星”,所有麻将裁判中的困局都被这二位迎刃而解,有些选手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求解“难题”。他们成为赛场中最受爱戴的人。看此情景,我心中暗想:这样的民间外交多多益善也,这样的文化交流途径多多利用也。看来,得感谢麻将呀。
   2010年8月27-29日,在荷兰乌特勒支市举办了第二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有来自20个国家的208名选手聚集一堂,可谓盛况空前。相信欧洲麻将的文化性、科学性、益智性、娱乐性越来越强。相信参加此次比赛的中国选手回来后带来新的游戏理念。
  日本的麻将得益于与中国的一衣带水,不断的交往、交流、交情、交际让喜爱麻将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到过东京的人都注意到遍布大街小巷的“麻雀馆”,给疲于快节奏生活与劳作的人们以调理之机。而坐落于日本千叶的麻将博物馆折射了日本人的中国文化情结,亦看出日本人引进麻将的品位与品味。
  2006年,我曾与江选旗、刘四风(二人均为国际麻将组织秘书长)被日本麻将组织邀请访问了日本。有幸与野口恭一郎、大隈秀夫、幸之助、森幸夫等日本麻将组织领袖们一起交流、切磋。日本健康麻将协会向我们提供了“日本绅士麻将礼仪20条”。看到了他们卓有成效的努力正化作社会文明的浪花,提升着日本人的教养。日本学者还曾对560场8000人次的麻将比赛做过统计,结论是:参赛者的常输与常赢的概率为0.29%和0.18%,用科学论证说明赌博的无意义。……

(二)

  与西方人的麻将游戏行为不同,麻将在中国楞成为了赌博的代名词,并一直是中国人闲暇生活的诟病。百十来年前,孙中山、蒋介石都曾下诏书“禁麻”;许多文化名人对麻将亦是爱与恨长期地纠结在一起,甚至口诛笔伐麻将的“祸国殃民”。直到今天,中国人对待麻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依然我故,丝毫没有什么改进。
  早在一二十年前,社会就流传“十亿人民九亿麻”,你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鱼米之乡还是穷乡僻壤,麻将之声此起彼伏。这些年,麻将还成了行贿、索贿的场所,许多人在此或失足、或敛财、或官运亨通。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证据凿凿。还有人总结出“麻将文化”,即:“盯庄家、看下家、防对家”,彻底颠覆了麻将文化原有之意:“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得牌勿骄,失牌勿吝,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面对麻将的异化现象,尤其以赌博形式出现的麻将游戏,八年前,于光远先生已是心急如焚,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要以为把耳朵掩上,把眼睛遮上,就以为‘异化现象’不存在,那是愚蠢的、不负责的。”把麻将视为“洪水猛兽”,显然是不公正、不科学、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有人想赌博,就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比如,现在流行的“赌球”、“赌马”等等。把赌博现象归罪于麻将,显然是人在逃避责任,是我们的智慧出了问题,是人的创造力远远不够。值得很好地反思。
  就在那时候,于光远先生指令性地要我关注和研究中国麻将现象。老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徐才,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原电信部副部长宋直元等人都深受感染,与于光远一道处处大声疾呼。江选旗先生同时被鼓动起来,他开始张罗“中华麻将文化论坛”、“中华麻将公开赛”,成立“世界麻将组织”、组织人马修定《麻将规则》等等,成功地举办了多次赛事与论坛。当然,这些努力还有赖于在各级政府与全体国民中产生共识、共鸣。
  有人曾测算:麻将平均每四圈费时约两个小时,如果全国每日摆开一千万桌麻将,每桌只打八圈,就将是四千万个小时,可折合成一百六十万余日的光阴。凭直觉,这个测算数据接近实际。
  中国人历来有“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训诫,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全国13亿人在一天内浪费掉一百六十万天的话,影响的不仅是我们的物质生产,而是将把麻将堕落成精神鸦片并击溃我们已然麻木的心灵。百年之内,我们几代人已深受其害。当然,现在反思的不是麻将,而是人(包括政府、政策制定者)。
  麻将本身没有过错,人家西方人就玩得潇洒、充满情趣。几代人在200年的扑克牌游戏中发现了“博弈论”,引领世界不断从一个科学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更重要的是为后代如何享受“玩耍”引领了正确方向,也将游戏与创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今,西方麻将游戏爱好者难道不是开发麻将内在玄机与信息时代的基因,而将嫁接出什么新的玩意来?!
  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研制出“鸦片”贩卖至中国,希冀亡我大清帝国。今日麻将,这可是土生土长在中国的“产品”!
  在西方,闲暇时间可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产,是积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文化资本的源泉。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把“节约时间”看作衡量文化资本多寡的最精确的指标。这取决于每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学会不延误、不浪费时间。罗素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闲暇”。因为有了闲暇时间,就可以在科学、艺术方面获得发展,人的教育与教养在其中得到提升(马克思的意思)。由此可见闲暇时间的价值与意义。
  于光远始终记得中学老师的一句话“上帝厌恶真空”,他一直记得很牢。后来他明白:不但空间方面不存在真空,时间方面也不存在真空。不论人处在何种情况之下,他的“闲”必是被某种活动填充起来的。这是一个一般性的原理。对“闲”的填充当然要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有人曾给人生算过时间帐: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睡觉和吃喝拉撒;工作时间的总和大概仅有13年;而闲暇时间大约有17年。因此,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就在于他对17年闲暇时间的利用。
  毋庸置疑,闲暇时间利用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也同样关涉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附:“日本绅士麻将礼仪20条”

   1.比赛中要切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注意礼节、仪表、着装打扮,座姿正确。3.尽量避免带戒指等尖锐的物品。4.比赛开始时,要说“开始了”,结束时要说“谢谢”等礼貌用语。5.码完牌后,为便于对方摸牌,请将牌朝右前方出牌。6.不要将牌朝废牌堆里扔。7.码牌后,开局人为了不把码好的牌碰散,应把牌放下后再摸牌。8.谨慎对待“先自摸”“牌的抢打”最后留牌时,留3墩。9.“听牌”、“碰”、“吃”、“杠”、“自摸”、“一条龙”时,要发音清楚,然后再换牌。10.“听牌”时,按照先说“听了”,再打出一张牌,然后再拿出听牌棍的顺序进行,将听牌棍放置所规定的位置,如没有千点的棍,可在放置前兑换。11.“吃”、“碰”时,先说出“吃”、“碰”,的声音后,再按照“亮牌”、“换牌”的顺序打牌。12.暗杠时,将4张牌亮牌后,再从后面补牌。13.不要将自己手上的牌放倒,听牌时也一样。14.听牌后,将听牌与其他牌明显区分,便于自摸。15.和(胡)牌时,将牌排列亮牌,以便让对方一目了然。16.“暗杠”时,与“明杠”、“杠和”时一样,排列亮牌,以便让大家都能够看清。17.在支付点数棍之前,不要将手上的牌与废牌混为一起。18.对局中的言辞和每局结束后“解说”要谨慎。19.不对局时,不要站立观牌、以及窥牌。20.将手机设为静音,除急事外,请勿使用手机。

附:于光远马惠娣合著《休闲·游戏·麻将》一书扉页上的文字:

   在这个世界上,除去阳光、空气、水以外,还有两样东西是所有生命必须拥有的,那就是休闲与游戏。
  没有休闲,一切生命都不能持续。
  没有游戏,一切生命都难以进化。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越要关注休闲与游戏。
  对人类而言:
  休闲是上帝的赠品,她让我们学会沉思、欣赏、创造,因而能诞生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游戏是人类的天使,她给我们插上自由、想像、飞翔的翅膀,因而能诞生这绚烂多姿的大千世界。
  麻将是人类休闲和游戏智慧的创造物,也是休闲与游戏中的玩耍活动。它与任何游戏品类一样,让我们在其中体味喜怒哀乐、恩怨情愁,因而,它应当得到我们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