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中国-瑞典文化对话:拉开中华休闲文明系列沙龙的序幕

 

值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市博物馆馆长Ann-Charlotte Backlund女士和会展部主管Hans·JMYR博士访问北京之际,1019日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与人民政协报联合召开了以“博物馆与大众文化休闲生活”为主题的“中国-瑞典文化对话”,由此拉开了中华休闲文明系列沙龙的序幕。多位中国博物馆界的翘楚和专家参与了沙龙,并与瑞典博物馆专家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对话。

Ann-Charlotte Backlund馆长、Hans·JMYR博士、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郭得河、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都海江、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陈漱渝、北京晋商博物馆赵国彦、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柏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姚远利、首都师大考古系钱益汇等人分别发表了见解。

大家一致认为:博物馆是人类一所永恒的学校,是寻求文化之根的精神家园,也是人民大众文化休闲的最佳场所,更是最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文化活动。博物馆中有无处不在的文化气质和深沉细致的历史回味;有不同时代的视角、观念、思维和信息;有历史、人文、思辨、观赏于一体的互动环境,有与先贤、智者、科学、艺术、宗教对话的机会。

Ann-Charlotte Backlund女士介绍说,瑞典人口900万,有博物馆约150个,而每年有1600万人次经常光顾博物馆。这里成为影响国民文化素养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市民休闲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Hans·JMYR博士说,斯德哥尔摩博物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提升国民素养,培养高雅情趣,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的功能,在布展和内容策划上更多地以市民休闲生活文化需求加以考虑,设法让每一个市民都有意愿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之中。因此,斯德哥尔摩城市博物馆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于:讲述斯德哥尔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聆听斯德哥尔摩的故事、搜集民间的纪念品和记忆;让民众致力于和能参与到他们自己的城市之中。

中国专家畅谈了博物馆事业在当前中国的蓬勃发展,也坦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马惠娣直言,与瑞典相比中国国民对博物馆的认知有相当的局限性。尤其在休闲生活中分享博物馆的需求很低。直接的后果是,闲暇时间不能成为转化为创造文化资本的一种资源,反而滥用闲暇、曲解休闲、糟蹋产业、扭曲经济。间接的后果是,人的文化素养难以普遍提升、多种情趣难以获得、激情与想象力难以释放、创造力落后、文化虚无或尊大泛滥。原鲁迅博物馆馆长陈漱渝先生坦言:鲁迅博物馆在鲁迅研究方面学术地位很高,但每年来此参观的观众仅有5-6万人,而且多以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为主。另有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博物馆,比如故宫,日平均游客达3-4万,节假日多达12-13万人,使参观、体验、欣赏、回味的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数游客仅满足于“我来过”,或“此地留影”。

中国博物馆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瑞典城市博物馆的办馆理念、目标、方法都值得学习与借鉴,更有责任把5000年中华文化遗存代代相传,有责任把现代博物馆与市民的休闲生活连接在一起,为市民科学、合理、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提供平台,以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国民文化艺术修养。

“休闲文明系列沙龙”,由人民政协报发起,将联合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共同不定期举行。其宗旨:培育休闲文化,倡导文明休闲,提升国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马惠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