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回望2009

  回望刚刚走过的2009年,不禁想起一幅楹联:“桃花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鹤楼 才子云集,吟诗赋句。”
  把今年中国休闲研究喻作“桃花源”似不为过,因为这里田园浸染,桃花盛开。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孙林叶所著《休闲:理论与实践》乃书品精致,追求高远;人品恬然,却蕴育爆发力。其作品是近些年来休闲学界的一本好书。
  程遂营所著《北美休闲研究:学术思想的视角》一书展现了北美休闲研究的百年史。阅后不觉间“身眼手法步”都更到位。这是作者访美归来的倾情奉献。
  吴文新新著《大众休闲与民闲社会——胶东半岛城市休闲发展状况研究》,其文,寓理于情,其人赤诚执着、百折不挠,是良知学者的民生情怀。
  吴必虎新著《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一书“虎说八道”,参透了他对旅游与休闲的新理解,足见精英者的睿智。
  吴承忠所著《奥运机遇拉动下的北京休闲经济发展》,虽是课题的终结,却给我们带来了休闲经济研究的新起点和新思考。
  “西方休闲研究译丛”第二套,已有3本问世,从跨学科角度再现西方休闲研究的历史脉络与流派风格。这是集30余位编委与译者们历时六年的劳动果实。
  《国计民生中的休闲——2008年休闲学术年会文集》是“2008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休闲年会”论文文萃集结,在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处的主持下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10月召开的“国际社会学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暨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上,来自世界十数个国家的学者和中国学者齐聚北京友谊宾馆,可谓“黄鹤楼 才子云集,吟诗赋句”,其盛况空前。
  于光远以95岁高龄亲临会议,指出:休闲是科技带给人类的一件最重要的“礼物”。它既可成为人类“成长”的助推器,也可以因“闲”不当,而让人类沦为“魔鬼”。
  成思危再次呼吁全社会对休闲文化的理解与闲暇时间的正确利用。指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休闲价值观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软实力。
  王文章致辞说:中国休闲研究的宗旨是:关注国计民生中的休闲,关注休闲中的人文关怀,并实践和服务于公众文化生活之中
  范曾以诗人的激情发表“休闲的哲学”,呐喊出:如果现代物质主义胜券在握,人类的前景便会一片漆黑。用休闲救赎人类的心灵吧!
  几位国际组织领导与学者们对休闲的赞誉、对人类文化现状的反省让我们倍受感动和震动。罗伯茨教授发言中说:“我们来不是为了说教,而是倾听中国学者的声音,需要向中国学者学习。”给了我们几许激励与鼓舞。
  会议发表的《休闲文明北京共识》得到国际组织、与会代表的赞誉和认同。
  社区和城市参与休闲,表达着社区与城市管理者的温馨与人文关怀,是人性的进步,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它们将成为休闲研究的“实验田”。也将为正在形成的中国休闲研究学派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力量。

  2009年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承担并完成了中国科协项目“科学、哲学、艺术相互关系”的课题讨论。朱丽兰的“五识人才”(即知识、学识、胆识、见识、赏识)与张开逊的“三通人才”(即贯通中西、汇通文理,融通古今)为课题画龙点睛。

  在众多学人、同道、机构的努力下,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荣获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9年先进单位称号,被表彰。
  国际休闲社会学研究委员会对中国团队历时一年筹备并圆满完成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予以褒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小康》杂志社、人民政协报等12个单位获得了奖牌。

  时光荏苒,牛归虎至。渐行渐远的拓荒牛留下了“桃花源”和“黄鹤楼”;正疾速而来的虎——“在夜色的森林中,你光焰如炬,造物者以何等的气魄与手笔,造就了这威严的虎虎生气!”(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虎吟》中开首的句子,为刘耳译句,马惠娣校句。)

 

相约虎年,相迎傲骨雄风!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
马惠娣
201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