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为杭州11月6-8日”2009中国休闲发展论坛”准备的稿子,大会主题: 国民休闲与消费

 

休闲消费在于提升人的内在价值

马惠娣
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
(2009年11月2日)

  “休闲消费”,基于“游离出来的50资本” ①(马克思当年所说)与人的休闲行为产生互动。休闲消费,是人的消费行为之一,它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内在价值。
  休闲消费既包括对有形产品的消费,也包括对对无形产品的消费;既包括物质财富的消费,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消费,诸如:新观念、新知识、新价值观以及衍生物的消费。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情趣、情绪、情感。它的崛起得益于人民大众普遍的有钱、有闲与社会保障体系。休闲消费倡导消费的合理化和适度性,倡导休闲生活的简单、简朴与简约。
  休闲消费社会的来临是一个渐变过程,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初级阶段的消费很难划定,但高级阶段一定是对精神文化衍生物的消费,注重消费过程的精神感受,追求经历、体验、觉悟、创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休闲消费更广泛地连接社会和文化的有关方面,它是经济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点。休闲消费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进行“意义”构建、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
  从哲学的角度看,休闲消费是自由、教育与文化的维系,是同知识与美德、愉快与幸福相连接,是通过节制行为、限制奢望和避免对世俗占有物的竞争,是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行为方式。
  从经济的角度看,休闲消费是人类消费需要的高级形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温饱还成问题的情况下,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进入后工业社会,物质消费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问题,于是人们的消费需要向高一层次进化,进入到休闲消费阶段。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一旦经济价值本身成为目的后,生命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享乐和身体的安逸了。生命价值是和生命整体意义相联系,这个意义是什么呢?这种意义就在于道德的价值。

  休闲消费起始于19世纪中后期,有闲阶级以炫耀性的消费和消费的炫耀性为其标志。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对此曾做了详细的描述,因为占有财富带来荣誉,对它的需求就没有界限了。富有的人想让他们的富有明显起来,他们是通过炫耀性消费、炫耀性闲暇和炫耀性消费做到这一点的。当然,他也注意到:“随着他们表现方式上的改进,社会的其他部分也逐渐地有了相应的改进。”在把“有闲”看作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有闲”的既有成就所表现的大都是“非物质”式的产物。这类非物质迹象是一些“准学术性”的或“准艺术性”的成就。这种消费方式在性质上是按照传统的礼仪标准与德行标准进行的对真善美的欣赏和享受,其主要特征是一种悠然自适的有闲。
  这个阶段,精神层面的消费已初露端倪。比如19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志愿者”、“慈善事业”等团体与活动,为休闲消费奠定了价值基础。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凡勃伦才能完成他对“制度经济学”和“有闲阶级”的思考。
  在西方,伴随20世纪“广告代理商和娱乐公园”的兴起,休闲消费开始进入普通人家。究其原因,是支撑其商品促销活动技术的出现与成熟,进而使消费这一符号也成为加以商品化的演化技术。以“消费社会”称谓的社会,实际上也是为生产者而存在的消费社会,是为了资本而附属于市场演化的名称。同时,表明一种新的消费关系和消费目的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一个鲜明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生活必需品以外物质产品的更多占有。休闲消费是超越于生存需要之上的消费追求。20世纪70年代休闲消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休闲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也是消费的一个必要条件。休闲消费在本质上也是从内在方面提升人,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
有人从两个角度为休闲消费来分类:
  一是,以人的休闲活动种类为标准划分休闲产品:比如,音乐活动、艺术活动、美术活动、园艺活动、集邮活动、摄影活动、体育活动、竞技活动、节庆活动、旅游活动、民俗活动、影视活动、娱乐活动、聚会活动、宴庆活动等。
  二是,以彰显人文文化功能为标准划分休闲产品:比如,饮食产品、艺术风情服饰产品、文化装饰建筑产品、艺术修饰日用产品、公共设施文化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产品、文化用品专用产品、文化修饰消费产品等。
  这种划分自然有其道理。但是休闲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多,其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休闲产品不仅能满足消费主体在生理上或物质上的需要,它同时更具有了象征层面的意义。
  事实上,休闲消费产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含义,首先消费过程不仅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过程,而且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人们借助于休闲消费产品向他人表达和传递了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其次,在休闲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消费产品本身,而且也消费这些产品以外的东西,即它们所象征或代表的某种意义、情绪、审美、价值等。消费出各种体验、经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巧、新文化、新艺术、新学科的学习,并进行心理、文化素养、智商、情商、享受能力等方面的新投资。
  休闲消费产品与其它一般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休闲消费产品所含的文化信息含量与发挥文化功能这两点上。这是休闲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不同,是消费在人类文明中所产生的新的作用。

  当今,许多人,包括许多研究者误以为,休闲消费就是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炫耀财富,这是十分片面和肤浅的理解。

以志愿者的形式休闲消费

  以志愿者的形式休闲消费在西方国家很流行,19世纪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志愿者的含义是:一志愿;二不为报酬;三利他。做志愿者的条件:余暇、余力、余财、余能的人或精神富有者。志愿者是休闲消费最重要的休闲消费品牌。
  以美国为例,人们自愿地组成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为的是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募捐、做义工、筹办节庆活动、助学、为教堂做服务生、参加环保、动物救治等等。志愿者和志愿者活动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黏合剂、文明的助推器,是美国社会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美国人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有关统计显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的志愿者组织总数超过100万个。在1991年有9420万人、占美国人口的51%的成年人曾为各种事业和组织机构提供某种服务。一般志愿者每周提供4.2个小时的服务。美国人总计将205亿个小时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157亿个小时属于正规的志愿服务——即为一个志愿组织或协会提供经常性的服务。这些时间相当于900万个专职雇员所做出的经济贡献。如果以美元来计算,则相当于生产了1760亿美元的价值。

以慈善事业推进休闲消费
  当今西方世界,基金会的设立相当普遍,发展最盛的美国大约有近6万个。到2000年,美国基金会的总资产达到4860亿美元,占全美GDP的6%。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全美70%以上的家庭都对慈善事业有某种程度的捐赠,平均的个人捐赠占到个人收入的1.8%。
  比尔·盖茨、美国银行家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们把大部分财富留给了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善款,大兴公益事业是美国人的传统。美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就得名于它在1638年的捐赠人约翰·哈佛。当然,还有上千余所私立大学都是几代美国富翁们捐款兴建的,使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教育体系,还有相当多著名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运动场的建设均来自捐款。
  美国社会崇尚慈善捐助的传统,使整个社会有了良好的互动循环——没有成就卓著的志愿者活动,就不会形成捐助善款的风气;没有大量的善款的捐赠,就没有绝大多数人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就没有欣赏艺术的能力;没有欣赏艺术的能力,就没有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没有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就没有发达的科学创新能力。

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休闲消费

  在西方国家,以建筑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运动馆、美术馆、公共游憩空间为社会支持条件供人们休闲消费。以英国为例,共有5000多家公共图书馆,还有8500多个仅向学生、研究人员和官员开放的资料档案馆。60%的居民经常去所在地区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1.28亿册,每年借出书籍约4.8亿册次。
  在美国,共有约9000个公共图书馆,由市或地方政府提供资金。仅仅在纽约曼哈顿一个区就有47家公共图书馆和100多家私立图书馆。美国只有近300年的历史,而大学、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乃堪世界之最。

简单生活中的休闲消费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已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在美国,多少年来拥有称心的工作、舒适的房子、豪华的车子,一直是美国梦最具体的定义。时至今日,却有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宁愿选择“更少”,提倡“少做一点、少赚一点、少花一点”的“自愿简单”的生活。甚至一向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近年来也提出了要回归人的本真,希望人们以正义、诚信、敬天爱人、利他作为主要的价值基准。中野孝次的著作《清贫的思想》提出的“清心寡欲、自然俭朴”,一时间蔚然成风。
  “减法人生”作为一种流行观念也悄然出现。所谓减法人生,往往是那些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高收入的人群,为了扩大心灵呼吸的空间,追求精神自由,而放弃“高职位、高薪水”,开始过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减法人生的要义是繁华退尽、返璞归真。让人真正体验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舒畅与喜悦,也印证了“有舍才有得”的古语。

  休闲消费的来临,应验了“边际效用”的规律。记得10年前,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日子好过了,老百姓还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那时大家没想到用“边际效用”的规律来解释这个现象。
  所谓“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举一个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可是吃得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一是生产产品需要多元性、多样性,但每一个个别的欲望又有其限度。二是完全的物质产品(不管是多么好的产品)不能满足人的欲望,换句话说,没有精神产品或带有文化附加值的产品总会令人厌烦的。
  依据这个规律我们不难看出,谁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是对企业而言。对个人而言,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消费,“边际效应”就会过早地出现。

   早在20年前,西方未来学家们就极富预见性地指出,专门提供休闲服务的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
  毫无疑问,这一历史趋势必然托起休闲消费新的一轮朝阳,而且,其内涵与外延愈来愈丰富。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休闲消费做出了许多新探索,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角度丰富消费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简单生活、环保、食素、爱动物、爱植物、反战求和平等等形式,鼓励人们把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行为方式营造充满温馨的、友善的、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亲和力,达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凡勃伦先生,当年在观察有闲阶层的休闲行为时,注意到“有闲”生活采取一种“非物质”的方式,即一种以“准学术”的或“准艺术”的方式进行,认为这是高级的、有价值的,它应该体现在满足人的精神上、审美上、文化上的需求。他还注意到,这样的有闲生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教养、社会的文明程度,还可以将人导向自律和高尚。自1899年《有闲阶级论》出版后,全美国逐渐形成了鄙视“炫耀性消费”的风气。为文化资本大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才能有更多的人走向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事业、教育事业、社会服务等。富有的人用更多的钱捐助更多的大学,兴建图书馆、艺术馆、运动馆、博物馆,并形成国家文化传统。
  这是马克思所指的真正的财富——可以发展智力,促进精神自由,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新探索。由此提升人的内在价值,生产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才成为可能。
  如今,一些人正在大力鼓吹休闲消费,但我们不能拾人牙秽,丢弃精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断章取义,舍本求末,这种做法会将休闲消费在中国引入歧途。


①马克思原文:“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出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大多体现在休闲产业方面,以满足人的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