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
暨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年会”召开前夕
马惠娣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

(2009年10月20日)

 

  10月24日-26日,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暨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年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北京召开的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前夕,本报记者纪娟丽独家专访了大会秘书长马惠娣,解析本次会议的几个问题。

1、听说这个会议筹备了将近一年,请您谈谈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的意义。

  2008年9月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首届国际社会学论坛”上,我作为中国代表就中国休闲研究学术团体与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进行了专门的协商,达成了在中国北京联合举办“2009年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Mid-term Conference of ISA RC 13)的共识,并经该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通过。
  我们在讨论中一致认识到,休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在全面地渗入到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中来;渗透到国家公共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方面中来;渗透到服务于国计民生,促进人文关怀,构建世界和谐的基本要素中来。休闲对调节社会张力的作用日趋明显。这一社会学现象引起了国际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虽然,学者不能直接参与各种重大社会决策,但是却以各自不同的思想方法参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与生活实践,以其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的智慧影响社会的发展。大家也一致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国,同样面临休闲问题的挑战。
  此次会议正是在这一学科背景下首届在亚洲(首选在北京)召开,届时将有世界各国的学术精英和社会实践者参与其中。本次会议希望社会学不再是一种少数派的深奥语言,而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一如既往地以理性与智慧,为营造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更多的努力。


2、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学协会隶属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的成员,成立于1949年,办公机构设在西班牙马德里,下设55个专业委员会。休闲研究委员会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目前拥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会员约100人。宗旨是关注休闲这一新的社会人文现象,关注社会学对她的解读。 RC13(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是首次在亚洲召开的会议。

3、这次会议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正如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休闲学资深教授、《世界休闲》杂志主编肯·罗伯茨所说:这是一次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国际社会学家首次聚首在亚洲的会议,在一起分享各自国家的经验与问题。
  我认为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国际休闲社会学家首次聚首在亚洲;这就意味着世界休闲学的精英们都聚集在这里将以理性和智慧发出他们的呐喊,带给我们多元的视点、焦点、难点、热点等学术问题。从入选的论文看,来自世界各国的休闲社会学家其观点、研究方法等呈现多元性、多样性、深邃性的特点。二是分享经验,至少从学术的层面有许多经验(也包括学养、学术规范性、叙事方式等)值得中国学者的关注、学习、汲取;三是反思问题,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尤其来自欧美国家的学者以批判意识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生存的现状、文化的现状。
  勿庸置疑,休闲学的崛起旨在认识人、解放人、拯救人,而不是提供人类一个新的“摇钱树”,这个共识正在形成。

4、请您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相关情况

  这次会议由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等学术团体将联合召开,会议时间从10月24日到26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德国、印度、波兰、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孟加拉、韩国以及港澳台等十数个国家与地区的中外150位学者的参与,目前收到论文140余篇。
  本次大会的主题——休闲:通向人类福祉与社会和谐之路。
  相关议题包括:休闲与社会整合的功能、休假制度设计与人文关怀、休闲与社区发展、休闲产业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与设计、休闲的公共服务、休闲项目设计与生活满意度、休闲规划与宜居城市发展等。
  其中设有四个论坛:探讨国计民生中的休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休闲产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休闲产业品牌战略;国民休闲文明的实践与创新四个问题。其中“城市休闲”和“休闲社区”将是讨论的重点案例。会议期间,还将参观考察北京市老城区中的休闲示范社区。

5、将有哪些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参加?

  中国休闲学的奠基者年满95周岁的于光远先生亲自为大会题字、书写致辞。他认为,社会科学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吸收各个学科门类的营养,形成了开放性、跨学科性、兼容性等学科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它的研究方法,并以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的智慧影响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如果开幕当天风和日丽,先生将亲临会场与大家分享此次盛会。
  中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朱丽兰、王文章、范曾等将出席会议并做大会主题演讲,从深层次上论述休闲对文化、哲学、艺术、科学所产生的影响。
  国际社会学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阿图罗·罗德里格·莫拉特,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主席依萨瓦·穆迪先生,英国利物浦大学休闲社会学资深教授、《世界休闲》杂志肯·罗伯茨,美国宾州大学资深教授杰弗瑞·戈比,纽约州立大学柏切斯学院哲学系教授玛嘉瑞·米勒,美国休闲科学院院长琳达·卡尔德维尔,以及法国、波兰、匈牙利、印度等10余个国家的文化学者、人类学学者、教育学学者、哲学学者都将出席会议。他们带来的论文其选题、视角、方法、材料都令人耳目一新。

6、据说港澳台也来了很多学者?

  仅港澳台的学者就有近30人,有的一人就提交2-3篇,可见大家的参与热情。据我所知,来自港澳台中的很多人大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学科范式靠近欧美模式。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他们的研究风格与大陆还有一定的差别。通过这次会议,大陆学者可以学习和借鉴许多,为今后的交流提出了新课题。

7、您认为最重要的学术观点有哪些?

  比如,成思危教授曾多次讲到休闲的文化功能,特别在和谐社会与和谐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文章部长认为,文化艺术的繁荣,需要良好的休闲状态,尤其艺术家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当然,休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为当今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范曾先生指出,现代休闲主义,如果不能依循本体论的分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现代的物质主义便会胜券在操,人类的前景便会一片漆黑。因此,他呼唤,用休闲来实现人类心灵的救赎。
  这些思想升华了休闲的内涵,以及价值意义。预示着中国休闲学研究10多年来的一个新的学术里程的到来。
  国际社会学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阿图罗先生,作为一名人文文化学者认为,休闲在当今社会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快速来临的有闲社会正挑战着21世纪——现代化的发展正在使人类文化传统和精神处于严重的异化状态。
  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主席依萨瓦·穆迪先生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人类休闲文化的传统,说休闲理念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他呼唤人类应有“休闲社会之梦想”,让休闲帮助人类生成新的社会结构——回归自然、回归简朴,减少贪婪,减少狂躁,那么福祉与和谐会双双而至。
  美国休闲科学院主席琳达·卡尔德维尔论述了休闲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与兴趣的重要方式。她大力提倡政府多从政策与教育的层面改善和支持所有公民生活中的休闲,特别是儿童、少年和青年人的休闲。
  美国宾州大学资深休闲学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日趋加重的情况下,休闲对于居民健康和公共健康支出都是十分关键的变因。积极的活动、减压的能力、合理的膳食、远离酒精与毒品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柏切斯学院哲学系教授玛嘉丽·米勒探讨了艺术与休闲的关系,认为艺术与休闲应成为综合性大学教育必修课。
  法国时装设计师伯瑞斯·埃米说,设计师的灵感常常来自休闲。休闲是浪漫,是艺术,是创造美的源泉。
  此次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休闲文明北京共识” 呼吁人类继承休闲价值理念的文化遗产,建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世界反省日“, 用休闲救赎人类的心灵,用休闲探索一条通往人类福祉与和谐发展的道路。这是本次会议最重要的一个成果。
  总而言之,学者是这个时代的思想者、社会道义的担当者,用人文关怀的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历史建造者。本次会议期待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其它学科学者的共同对话。

8、您对未来有何预期?

  中国休闲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虽然成果不少,但理论方法、学术视野还有局限性。因此,加强与港澳台、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十分必要。今后还要在译介经典著作,理解休闲真谛方面多下功夫。明年在瑞典歌德堡举办国际社会学大会,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将会组织国内学者参与此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