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闲与科学、哲学、艺术相互关系”的跨学科对话
欢迎共同参与
亚里斯多德说,休闲是一切事务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哲学、艺术诞生的条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静观玄览”、“宁静致远”、“闲能生慧”是中国人普识的理念。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休闲与科学、哲学、艺术、宗教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依存。成为创新思想的综合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成为培养人的兴趣、好奇心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肥沃土壤,而兴趣和好奇心恰恰是一切发明创造最重要的条件。
将休闲、科学、哲学、艺术融为一体,在西方有其历史传统和学术传统。巴黎左岸(咖啡沙龙)、剑桥大学“下午茶”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激荡思想创新的地方。这里不仅孕育了众多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而且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脱颖而出。
显而易见,创新的基础不仅需要管理、制度、知识、方法、资金等条件的支持,而且需要是来自休闲、哲学、艺术、信仰以及人本的力量。
此论题由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申请,中国科协学术会务部立项。
讨论议题:
1)休闲与科学、哲学、艺术相互间的关系;
2)创新的社会文化条件支持系统;
3)历史上科学的起源、演进、嬗变(可以是一段历史、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等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4)当代文化如何融入科学的精神价值;
5)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创新的个案分析;
6)当代科学、哲学、艺术融合的途径、创意;
7)科学组织机构设置的机理;
8)相关经典案例。
讨论目标:在全社会促进人们对“休闲与科学、哲学、艺术相互关系的认知与理解。树立这样的理念——创新的基础当然需要管理、制度、知识、方法、资金、信息等条件的支持,但是来自休闲、哲学、艺术以及人本的力量同为重要。
参加对象: 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
参与形式:沙龙、激辩、研讨会、博客、BBS等形式。即可是论文,也可是史料、考据、案例分析、议论、名言警句等。10月24日将组织专门论坛。
起止时间:2009年6月至10月
成果形式:出版《跨学科对话:科学·哲学·艺术》
联系邮件:mahuidi@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