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河北省怀安县考察日记

——2008年3月11日至13日

 

  2008年3月,受张家口市怀安县徐副县长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惠娣、林秀娣等人,11日上午10点半,坐上了从北京西站开出的K613次火车。该车的终点是旅游胜地大同,途经怀安县的柴沟堡(bu)。经过四个小时的旅行,穿过燕山山脉的无数隧道(有人说,大概60来个隧道),下午两点四十左右,我们到了目的地——柴沟堡。怀安县政府派来工作人员,把我们接到了驻地。稍作休息以后,我们在县政府人员的安排下,对怀安如下文化遗产依次进行了考察。

一、古土城墙老城墙

   1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先到了怀安县西沙城乡的东沙城村,参观了村口的一个古土城墙。该城墙的历史没有考证清楚,据老人传说,大约是明朝建的,从长久岁月侵蚀的斑驳景象,我们也可猜测出,这段城墙的历史不会太短。该城墙高约30米,每边约50米长,全用土构筑,与我们常见的用石头和砖头构筑的城墙不一样。这里的土有特殊的粘性,不需要做成砖,就可以构筑人造的建筑物。这里闻名于世的碹窑就是用土,在平地构筑起来的房子。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怀安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不断。为了保护自己,就利用这里良好粘性的土,构筑城墙,储藏粮食,保护居民。估计,以前这里的居民长时间都居住在这样的用土构筑的城堡之中。我们只看到了该城墙的南边和西边,其余未见。

二、碹窑

  碹窑是怀安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碹窑是窑洞的一种,但是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延安的窑洞。延安的窑洞,是从山坡里挖出来的。而碹窑是从平地里盖起来的,材料是一种泥巴,泥巴是用就地取出的黄土与碎柴草搅合而成。碹窑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这种碹窑“冬暖夏凉”,具有自然的恒温调节系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主要的缺陷是,泥土的碹窑小院的门楼防水效果差,如果雨水较多,就容易因为住碹窑的人家小院受潮而塌陷。碹窑古有“寒窑”的说法,说的是住碹窑的人家都是贫寒人家,所以,凡是比较富裕的人家都不住碹窑。自改革开放以后,新盖的房屋基本不再是碹窑了。村子里已经出现一些用砖瓦盖起来的房子,外墙贴着马赛克,格外醒目。在这高原寒冷的地方,这样一间新房子,每年光取暖就需要烧掉三吨煤,烧煤如果密封不到位,还有中毒危险,可以说,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但是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事物本身的价值的认识。碹窑本来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实用的功能,但是一旦被人们看成是落后的东西,它就只能等待淘汰了。如果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新改变我们对碹窑的观念,碹窑就可能重生。由于近三十年来,人们不再盖新的碹窑,碹窑的构造工艺已经无用武之地了。那些碹窑工具和技艺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
  从古土城碹窑的内部结构:一般为三孔窑,一孔做睡房,一孔做厨房兼存杂物,中间一孔为客厅。墙边走过,我们走进了东沙城村的两户碹窑农家。对于窑洞,我们碹窑的窗第一反应是延安的窑洞,是从山坡里挖出来的。而碹窑是从平地里盖起来的,材料是一种泥巴,泥巴是用就地取出的黄土与碎柴草搅合而成。碹窑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这种碹窑“冬暖夏凉”,具有自然的恒温调节系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唯一的缺陷是,泥土的防水效果差,如果哪年雨水较多,就容易因为潮湿而塌陷。据工作人员说,前些年中,有一年下雨比较多,土墙受潮,这里塌了一些碹窑。碹窑古有“寒窑”的说法,说的是住碹窑的人家都是贫寒人家,所以,凡是比较富裕的人都不愿意继续住碹窑。自改革开放以后,新盖的房屋基本不再是碹窑了。就在这两家碹窑的周围,很多用砖盖起来的房子历历在目,外墙贴着马赛克,格外醒目。在这高原寒冷的地方,这样的一间新房子,每年光取暖就需要烧掉三吨煤,烧煤如果密封不到位,还会产生可以毒死人的毒气,可以说,既不经济,也不环保,而且还危险。但是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事物本身的价值的认识。碹窑本来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实用的功能,但是一旦被人们看成是落后的东西,它的消亡也就指日可待了。工作人员说,如果一个小伙子家里还住在碹窑中,没有哪个姑娘会愿意嫁给他。老百姓并不知道节能的重要,宁可努力多挣钱,来平衡烧煤、贴马赛克的支出,也不愿意住碹窑被人瞧不起。看来,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依靠政府建立一种机制,对消费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产业征收高额的环境保护税,使得这些行业的产品非常昂贵,迫使人们改变思路,寻找节能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政府该以身作则,带头节约资源,以节能为荣,倡导一种更现代的观念,那就是绿色环保的观念。如果政府用公款追求奢侈讲究排场,而希望公民节能节约,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甚至适得其反。

三、碹窑工具

  在看了两家碹窑人家后,我们去了西沙城村的一户人家,他家收藏有一些构造碹窑的专门工具。我们建议徐县长成立一个碹窑工具博物馆,收藏展示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工具。
  造碹窑的工具比较简单,一个重点工艺是?子,是用模具坨制而成,状如半圆。?子晒干以后,工匠以相互挤压的力学结构原理,把?子对接起来,造出碹窑的窑顶。拱形的碹窑就出现了。这种工艺的力学原理与古赵州桥的构造一样,据说比后者要早两三百年。古人的智慧总是让后人惊奇不已。比较复杂的工具主要是木工工具,碹窑阳面的门窗都是木工打做而成。木工是精细活,需要很多精细的工具。那些工具摆在那里,不会再被使用,成为民间的文化遗产。
  由于近三十年来,人们不再盖新的碹窑,人们对碹窑的构造工艺已经慢慢生疏了。现在只有56岁的刘万举老人熟悉全部的碹窑构造技术,他可能是最后一批掌握碹窑技术的人。他说,年轻人中没人学碹窑技术了,学了也没有用,没人再盖碹窑,就赚不到钱,这项技艺就快要失传了。县里有意把刘老先生作为这种技术的传承人,对他进行一些支持,尽量延续这项技艺的生命,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是啊,如果失传,未来的哪天,我们的观念重新回到了自然环保的领域,希望对碹窑进行改造,既保留碹窑的长处,又采用新的技术,克服碹窑的缺点,我们再建碹窑的时候,就需要花很长时间,才有可能重新捡起这消失的技艺。

四、古烽火台

  从存有碹窑工具的那户人家走出来,夕阳已经快要落到山那边了。我们决定回县城休息。在回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矗立在马路边的一座古烽火台,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看着马路上匆忙的车流。我们临时决定下车去看看这古烽火台。怀安为古战事频发的地方,长期的战争留下了很多战事的遗迹。古烽火台就是一例,听说,怀安县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战争工事。这个烽火台矗立在平坦的谷地,西边是河床开阔的南洋河,蜿蜒南去,河边排列的白杨树和这古烽火台陪伴着南洋河。夕阳的影子落在了南洋河浅浅的水面。苍黄土地的底色上,一条白银色的水带,一派西北高原的壮阔景观,苍凉的意味不由自主涌上心头。
  古烽火台也是由土构筑,风雨侵蚀严重,使得台子变成了一堆圆锥形的土台,如果不是人们提醒这是古烽火台,游客是不容易猜到的。这也很好,烽火台由土构造,当历史流变,烽火台不再需要的时候,它又自然变成了土,回归了大地。不像那些坚固的用砖头或者石头建造的东西,很难被大地接受了。

五、软秧歌

  怀安软秧歌是第九屯村独有的古老民间剧种,是山西梆子、内蒙古二人台和民间社火小曲等多种地方戏曲交融吸纳而成。据说是200多年前,一位艺名叫“碰头”的艺人将该剧传到第九屯村。因为该剧种唱腔较“软”,人们就在秧歌前加上“软”字,软秧歌由此得名。 软秧歌传统剧目原有40多出,后来保留上演的有26出,共有10种优美唱腔。软秧歌的唱腔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戏剧的念白和唱词全用方言,语言多为民歌,凝练生动、爽快流畅。音乐器配和晋剧板式类似,民间乐器比较丰富。软秧歌因为其“软”,被认为不能敬神,历史上多在农闲时候进行,是农村自娱自乐的艺术活动。由于历史巨变,现在的软秧歌正面临着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的困境。为此,怀安县于2006年将此剧种申报纳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希望以此方式来保护该稀有剧种。
  软秧歌《字差》中的一个场面,两位丑角均为女性扮演,饰演的角色惟妙惟肖。那天第六屯乡第九屯村的十余位村民在村委会的活动室表演了软秧歌的演出乐队软秧歌。一出《字差》,让他们演绎得惟妙惟肖,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十分投入,每个角色都出神入化,每个行当都一丝不苟。他们农忙时节耕作在田间地头,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吹拉谈唱,既丰富了业余生活,也陶冶了人们的性情,更促进邻里的和睦相处。
  3月12日上午九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村口有一株据说有500年的古树,人们认为这样的树已经获得了某种灵性,因此有人会来拜祭这树,希望这树能帮助人实现他的愿望。古树的北面50米左右,有一座古庙,当地人称为 “阎王庙”,死了人的时候,其家属会来这里拜祭,以此报告阎王爷,好好收留这个死去的人。该庙徒有外表,里面空无一物,曾经用作养牲畜的畜栏,前面空地堆满了杂物,庙的左边墙已经翻新,右边保留着过去的样子,垛口附近还镶有几块雕刻精美的砖雕。
  我们在这村委会的活动室,观看了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软秧歌表演,据说,这是本村独有的民间剧种,别无分店。书上说,它是山西梆子、内蒙古二人台和民间社火小曲等多种地方戏曲交融吸纳而成。该村的软秧歌队自编自演了一出《字差》的戏。本来,他们只计划演出其中一段,但是没想到,演着演着就停不下来了。大概,表演起来,自有一种激情涌起,无法自抑。他们在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时候,也一定有一种自豪。人间无数美好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人欣赏而产生出来。
  《字差》情节曲折巧妙,倡导的是鼓励人们读书识字的健康主题,这比板起面孔教育学生要努力读书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艺术本来是用最打动人的方式来表达义理和美好的愿望。可是,自从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以后,艺术就被扭曲了,八个样板戏就是扭曲之后的产物。演员演得沾沾自喜,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这是《字差》的现场效果。演奏的乐器主要是传统的,如二胡、鼓、快板等,也有现代乐器的引入,比如,现场有电子琴的参与。组合在一起,你不会觉得别扭,反而觉得是和谐的。这些民间艺术家自有聪敏的耳朵,能听得出声音和鸣的好坏。我们都很奇怪,就小小一个村庄,怎么会有这样的创造力,能创造出这样一种软秧歌的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如此成熟,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令我们这些观看过现代大型歌舞剧的人赞叹不已。和他们比较,现代的歌舞剧,除了需要更多的钱之外,分不出高下来。也许,高妙的艺术,没有钱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有热情,不是为了赚钱而从事艺术,反而能创造出好的艺术来。为赚钱而搞艺术,赚到的是钱,而遗失的,可能恰恰是艺术的真精神。艺术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而创造出来的,而是人自身生命创造力的自然表达。为了钱而表达,反而不自然了。有了很多艺术之外的考虑,艺术就变味了。

七、蹦鼓子

  蹦鼓子是怀安县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活动。蹦鼓子起源于一次战争。传说,在古代的一次战争中,义军一直无法攻入官军的城堡,对方守备森严,无法接近城堡。义军假装玩起了社火的娱乐形式,希望进城表演社火,官军打开了城门,义军一举攻破。后来蹦鼓子就流传下来了。 表演“蹦鼓子”的老汉年已73岁,他是这个传统节目不可多得的传承人。
  进行蹦鼓子表演时,鼓手为武士打扮,每人腰间挎一个直径约50公分的牛皮鼓,手执鼓槌,按照指挥者的布阵要求,有节奏地敲打,配合铙钹马锣。动作有快有慢,高亢激越,边舞边喊,铿锵有力。锣鼓和歌舞交织,气势宏伟,场面热烈。蹦鼓子有一套表演程序,有八套阵势,全部演完,需要三四个小时。表演人数不拘,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过去,蹦鼓子是春节的必有节目。不过,随着农村的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电视的普及,这样的传统娱乐方式已经被冷落了。左卫镇第四屯村74岁的刘广龙,是蹦鼓子技艺的传承人。他向我们介绍了蹦鼓子的大致程序和内容,并即兴表演了部分角色。
  在左卫镇第四屯村的村委会,我们见到了掌握蹦鼓子技艺的老艺人刘广龙,他已经74岁,但是精神矍铄,说起蹦鼓子,神采飞扬,思路清晰,他的表达那么有激情,看得出来,他很希望告诉大家,蹦鼓子是多么有趣的活动。蹦鼓子是怀安县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活动。刘老先生说,蹦鼓子起源于战争。传说,在古代的一次战争中,进攻者一直无法攻入对方的城堡,对方守备森严,进攻者无法接近城堡。进攻者玩起了社火的娱乐形式,接近了城堡,进而一举攻破。后来蹦鼓子就流传下来了。在蹦鼓子中,有各种角色,比如公子、商人、和尚等等,通过他们的服饰和舞蹈动作,表达各种角色的独特形象。这些表演都惟妙惟肖,很受观众喜欢。蹦鼓子是一种很有气势的大型舞蹈,参加的人数很多,分成各种队列,各种队列不断变化穿梭,老人说,有两百来人的蹦鼓子。运动起来,气势很大,很有吉庆气象,所以,过去,蹦鼓子是春节的必有节目。老人为我们现场表演了公子的形象。当他穿上一套公子行头的鲜艳服装,他就马上进入了表演艺术家的状态,神情非常投入,好像他完全沉浸在他的表演创造中了。70多岁的人,表演起来的那种投入,不知不觉就感染了旁观者,让我们禁不住想象,当年在开阔的地方,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蹦鼓子是怎样的盛况。不过,随着农村的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电视的普及,年轻人已经瞧不起这样的传统娱乐方式了。这种传统技艺传到刘老先生,就后继无人了。年轻人不再关心这样的艺术,社火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可以想象,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有空就打打牌,在家休息不了几天,就要准备去城市继续打工,还有多少年轻人有这热情,组织几百人来忘情地“蹦鼓子”呢。为这个老人伴舞的一位比较年轻的媳妇,表演起来就生硬多了。我明显能看到,这个媳妇好像很害羞,好像并不喜欢这样的表演。当我们把传统艺术看成是“老土”的时候,从心里就已经开始看不起这些东西,觉得那是老人的东西,年轻人就缺少了表演的自豪和热情。

八、慈禧西行留宿处

  老佛爷慈禧避难途中住过的小院1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怀安县太平庄乡,慈禧西行留宿处。这里的老人说,慈禧被八国联军所逼,在仓惶西行途中,经过了怀安的太平庄乡。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留宿,是听说太平庄乡有一个特点,这里鸡不鸣、狗不叫,是非常安静的地方,正好可以好好休息,弥补一路上的辛苦,也可以减少扰民的程度。而这个留宿处之所以非常有名,不同于其他的留宿处,是因为这里同时发生了一件悲凉的、却可以引发人们无穷想象力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是,据说在这个留宿处,慈禧为光绪速配了一个爬上墙头看热闹的农家妃子。在温存一宿之后,这个妃子没有获得跟随皇帝西行的权利,被留在了当地。光绪结束了西行的日子,回到北京,竟然忘记了这个妃子,没有把她接进皇城。令人叹惋老建筑上残存的精美砖雕的是,这个妃子从此终身未嫁。这样过完一生,不知道是该妃子对皇帝的忠贞,还是曾为妃子,便失去了常人的权利,无人敢走近,只能孤苦过完一生?皇帝一个小小的疏忽,搭进去的是一个人凄凉的一生。此罪孽,是旧时代的人不会想到的。臣民时代,天子怎么可能会犯下罪孽呢?一个妃子能被宠幸一次,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我们走进了这个留宿处。这里仍然保持着当年的老房子格局。过去,这个院子肯定是非常有钱的人家,门窗制作雕刻精细,屋上盖的是瓦,屋顶脊梁上压着有雕刻花纹的烧砖,院子的地面上铺着碎石,显得格外讲究。院子围墙也比普通人家的高。过去没有银行保险柜,钱只能放在家里,只好靠修高围墙,养好狗来保护财富的安全。由于年久失修,木头腐朽变形,已经撑不住屋上瓦片的重量,左厢房屋顶已经明显倾斜塌陷,属于“危房”范围了。房子一排三间,这里的老人说,当年慈禧住左厢房,光绪和那个速配的妃子住右厢房。左厢房边有一株苍老的白杨树。据说,妃子就是顺着这树爬上了院子的围墙,从外面来看这个院子的热闹,被眼明手快的慈禧一眼看到了墙头上的农家姑娘,速配给了光绪。这一眼,造就了这个姑娘大不幸的一生。

九、素女楼

  离开太平庄乡,我们一行去了古怀安县城,现在改为怀安城镇。现在的怀安县城叫做柴沟堡,是因为在柴沟堡设立了一个火车站,交通方便,县政府便搬到了柴沟堡。新政权并没有在古城大兴土木,而是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个形式很符合现代的保护古迹的发展思路。很多城市为了突破古城的限制,搬到了另外的地方开发新城,而保留古城的基本格局不变,这被认为是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最好办法。至今,现在的人都认为,要是当年毛泽东如果不是想在太和殿办公,要是毛泽东听从梁思成等人的建议,搬到老北京城以外的地方设立中央政府,北京的原貌就可以保存下来,那么北京人光靠旅游就可以吃好穿暖了。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怀安城的这个经历,那我们就不能肯定,老北京如果没有当作中央政府的办公基地,是不是就能原样地保留下来,依然是一个问题。怀安城是这里的人们自发推倒重来的。如果中央政府不在老北京城办公,老百姓也未必会在破四旧的狂热中,愿意留下这个封建社会的最高象征。如果中央政府明确下令,破坏衰落的小姐绣楼,天暖了就被拆掉了,要建马赛克新房了。古城者斩,那可能是没问题的。
  据这里的人说,古怀安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里的繁华被老人津津乐道着。他们说,这里的民居,比现在的平遥古城漂亮得多。但是五六十年代的破四旧,把昔日繁华的怀安变成了一块废墟。人们充满热情地打碎了一个旧世界,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至今,我们只能从有幸保留下来的昭化寺和零星的古民居中看到一些当年富丽的影子。素女楼就是一个影子。当我们走近怀安城,已经看不到古怀安城的基本格局了,房子都改变了,大多像简易楼,好像随时等待拆迁。看到素女楼,你就会知道,古人对房子的珍视,那种扎实的气象,可以让主人可以安心享用一百年。而现代人所盖的房子,大多三四十年后,就基本成危房了。也许现代人已经不留恋长久,也知道长久是不能留恋的,所以就这样匆匆地做事,匆匆的享乐,匆匆地死掉,不求被后人记着,不求留下些什么。
  听说,素女楼要被拆掉了。中国人虽然被无神论打扫了个够,但是依然相信鬼怪。人们都以为老房子经历过很多死亡,这些鬼魂还会经常回到住过的房子,让后人不得安宁。其实,这是自吓吓人而已。要真是如此,欧洲的人估计多半被吓死了,欧洲那些几百年的城堡都继续在使用并极力保护着,作为传统和历史的物质象征,是无价之宝。心中有鬼的人,他才会撞到鬼。古人也说,不做亏心事,半夜都不怕鬼敲门呢。当然,也有人是被潮流所冲击,认为老房子不现代,要拆旧房,盖新房。盖新房,是中国人认为的最喜庆的事情之一。人们有求新之心,而文化的发展需要保旧,两者的冲突如何平衡,这确实是很难的问题。

十、昭化寺

  昭化寺,始建于明代。坐落在怀安县怀安城镇西大街路北,坐北面南,昭化寺内的壁画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整个寺院正在修复中的昭化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偏殿以及钟楼、鼓楼、碑楼等形成,是一处以传播佛教为主的大型古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大雄宝殿内壁画相传为民间画师任朝所作,面积达一百多平方米,所画人物五百多个,几乎包揽了儒、释、道三教中的主要神、佛、仙。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拜访昭化寺,是12日下午的主要计划。寺院庙宇是供奉精神的地方,进一步而言,是寄托善良精神的地方。这些地方,值得我们后人用敬畏的心态来面对,因此我用了“拜访”这个词。这些地方,维系着人们善良的心性。在这里,拷问的是自己内心的善良与否,并且不看结果的好与坏,只看过程中的善与恶。所以,即使是很善于抓老鼠的黑猫,来这里的目的,也多半是来忏悔的。历史走到今天,还没有什么能够证明,即使没有这些地方,人们的善良也站在高高的黄土高坡,遥想昭君出塞、问姬嫁匈奴途径此处。能很好地维系和保护。基督教国家有教堂供人们忏悔,伊斯兰教国家,有清真寺来支持人性中的善良,东方曾经有很多地方保护着人性中的善良,比如各地的寺庙,还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等等。但是,有段时间,我们以为,这些东西都是糟粕,需要被清扫。因为这里肯定有神论,宣扬因果报应,与我们主流的观念不一样,是我们的敌人,所以要被消灭。于是,人们失去了一个适合拷问灵魂的地方,灵魂的善恶不再被人关注了。
  建于洪武三十年的昭化寺能在那个以破旧为荣的年代中幸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也许与它能发挥的物质作用有关,如果不是变成了一所小学,那么,昭化寺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现在的昭化寺已经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里的壁画据说有独一无二的珍贵价值。昭化寺正在修缮之中,用了很多的大理石来铺台阶,当人们看到一个新的昭化寺的时候,历史的沉重感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些影响。梳妆打扮之后,我们就很有理由忘记过去的痛。

十一、西沙城乡南刘家窑村

  这里是我们此行考察的最后一站。到了刘家窑村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沉。中午所下的一点毛毛雨,让怀安的天特别蓝,空气非常清新,与城市浓烈的汽油空气完全不一样。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大地母亲的气息,是如此让人依恋。
  刘家窑村是怀安有名的贫困村。它处于山坡之上,碹窑依坡而建,不容易获得平地盖窑的观感,房子好像都埋在山坡里了。我们走进一家农舍,院子里的一群羊被我们惊动了。不过,它们是人们的朋友,它们会从我们身边有序而过,却不会攻击我们。
  这里靠天吃饭。去年这里大旱,粮食减产厉害。雪上加霜的是,老天爷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了一点粮食,市场却不来收购。虽然城市的粮食物价飞涨,这里的粮食却卖不出去,放在家里久了就霉变了。这里的人们想靠卖点粮食,获得一些油盐钱和下一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今年看来是够呛了。靠种地已经无法活好,后代年轻人都想方设法离开了这里。多年以后,这个小山村就该消失了。贫瘠的土地,已经无法养活生活成本很高的现代村民。以前的村民可以在这里靠天吃饭还过得去,但是现在越来越难了。
  两天的考察,到此结束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一直没说怀安的美食。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追求不高,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一直缺少一个信仰的世界,因此,对精神上的超验的世界,中国人是缺乏热情的。于是,中国人把热情投向了实在的物质领域。中国人对于吃的要求,其程度是世界闻名的。
  在人们的口碑中,怀安是以吃出名的。与怀安相联系,最让人容易想起的是“怀安三宝”:熏肉、豆腐皮和一窝丝烙饼。其美味,当然名不虚传。对于喜欢美食的人而言,去怀安,即使没有看到任何其他东西,只要能吃到当地的“怀安三宝”,估计你就会觉得不枉此行。

崇悠    
2008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