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北欧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挪威学者访问我院休闲研究中心

 

  2007年4月3日上午,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休闲研究中心的邀请,挪威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茹兰兰(中文名字)博士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做了题为“北欧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的学术演讲。
  茹兰兰博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北欧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1.为什么挪威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特别是对休闲文化充满兴趣?

  2.奥斯陆大学的中国学。

  3.奥斯陆大学关注中国休闲的缘起。

  4.北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

  

  茹兰兰博士说,她本人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兴趣源自小学的一堂地理课,当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了中国地图上的长江时,她觉得长江非常神秘,便对长江充满了向往。而在历史课上,当她的老师给他们讲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了抗日而捐弃前嫌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历史。她认为中国人很了不起,这样的灵活思想和民族精神对她影响非常大。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她对汉字感兴趣,并开始了中文学习的历程。
  她介绍说,在奥斯陆大学的文化研究和语言系中有很多师生对中国文化研究有兴趣。在他们那里,学中国文化的学生一边学中文,一边学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以及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变化。她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欧洲,学中文的人很好找工作。因此,欧洲很多的大学都设置了有关中国学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历史、中国人类学、中国社会学这样的课程。奥斯陆大学对于学这样专业的学生要求首先必须学好语言,其次是至少在中国某个地方留学一个学期,实地体验这里的情况。她在大学学汉语时同学中只有十几人,而现在学汉语的学生有八十多人。

    

   奥斯陆大学与中国教育部有合作项目,每年都互派学者进行交流。他们通过不断往来的学术访问,亲近了中国,亲近了中国文化,亲近了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好奇。比如中国人下班以后干什么?大学外面那个小卖部里的妇女有自由时间吗?中国城市的孩子为什么拼命地学英语、弹钢琴?农村的孩子玩什么?他们有学英语的机会吗?这种好奇心让她下决心到中国福建的农村做实证性的田野调查。她完成的硕士论文便是对中国农村学生休闲情况的调查。
她的研究工作不但激发了她本人的更大兴趣,也得到学校的赏识和高度评价。2004年,她以这个主题的详细研究方案在众多的考博方案中胜出。此后,挪威政府给了她充足的经费,使她不断地往返于中国与挪威。她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工作,继续研究中国休闲文化。她对中国学者的休闲研究相当感兴趣,为此专程到北京拜访马惠娣老师。

   茹兰兰认为,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既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有勤俭节约、热诚好客的秉性,文化历史渊源绵长。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有些价值观、行为方式不太一样。尤其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关注的重心不一样:在挪威,父母最担忧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朋友,没有社交的能力;而中国的父母往往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比如中国的休闲生活商业味很重,政府管得少;而在挪威休闲生活多样化,政府提高的服务和公共设施也比较到位;再比如,现在的中国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达尔文进化论式的),而挪威人讲究平等,不喜欢达尔文进化论式的竞争。等等。
  茹兰兰也指出了中国休闲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她看到的一些中国人上班时间在办公室里看报纸、抽烟、玩游戏;民间社团一般都没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和办公室;中国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兴趣、没有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即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也只是看电视、上网。
  茹兰兰博士还介绍了欧洲大学的教学特点,她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实证研究能力是尤其被老师所强调的。
  茹兰兰博士与中国学者还就相互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对话与交流,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相互合作的欲望。
  座谈会后,茹兰兰博士应邀参观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中部分珍藏品。

(中国文化研究所廖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