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徜徉中的沉思

——马惠娣观后感言


    二月,春寒料峭。
    此时,北京的文化舞台上正绽开一束绚烂的“报春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于2月16-26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了序幕。
    展览是由文化部等多个政府机构主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近千余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中走出来进入我们的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也涉及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还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的文化形式、文化作品与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大众自己的生活与艺术创造,她就在我们的身旁,与我们之密切犹如鱼与水,花与草。她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涵养了我们的心性、培育了我们的情趣、激励了我们的发明、创造了我们相互间的和谐。这是人民大众世世代代亲手耕植的精神家园。
    遗憾的是,现代社会批量生产的物品已代替了那些精致的技艺、手工,代替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创造,代替了那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灵魂,代替了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遗传基因,代替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雷同的居所、雷同的城市、雷同的思维、雷同的审美、雷同的趣味、雷同的面孔、雷同的追求。
    应运而生的文化产业,正把文化浸染上金钱的味道,商人们、文化产业的生产者们正张开他们的狮子大口吞噬着历史文化遗产,一个个历史文化名城被毁掉、一个个手艺遭遗弃、一个个礼仪被废止,积淀了近千年的各种艺术形式竟成为当代人脚下的敝屣。文化变成产业,不过是我们敲开“致富”大门的一块砖头。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中断历史,没有未来。
            没有科技,不能兴国;没有文化,足以亡国。
    20世纪4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质疑文化产业,而后这种声音从未中止。当代西方有良知的学者正在反省他们曾付出的代价,更多的人希望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人类应有的生活状态。
    如今GDP仍是硬指标,老百姓的钱袋子要鼓起来,政府的政绩也要有上好的表现,正因为如此,犹如星火燎原之势的各种“创意产业”、“休闲产业”正被生吞活剥地引进来。拷贝一样的农家乐,打造一样的娱乐园,建筑同一式样的厅堂馆所,制作同样低级趣味的电视剧……人们看呆了、看傻了、看蹑了。

   如果没有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可持续发展,其他可持续发展也是枉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大厅入口处 唐代古琴 中国的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墨块上的人物彩绘 折扇 手工剪纸
顾绣作品 少数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手工织品
木秸编织的塔 北京传统工艺--景泰兰 漆瓶
寿山石雕 福建提线木偶 南京云锦织机
 
海南苗族手工织锦   民间莲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