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休闲研究网站

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马惠娣出席华东师大“中国人精神生活:特征、问题、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2006年11月4-7日上海

呼唤中国的现代休闲教育

马惠娣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休闲研究中心

 

  当今,我们正在进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一方面,休闲的价值越来越被肯定;另一方面,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如此,我们还把“休闲”庸俗化、低俗化,把“休闲”仅仅等同于吃喝玩乐、等同于创造“黄金周”,把工作与休闲对立起来等等。这些认识的误区,主要原因来自于全社会缺少休闲教育。
  近现代以来,西方的休闲教育走在了前面,其中的理念与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何谓休闲教育?西方思想家认为,休闲教育是:

    1. 一场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来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全面运动。
    2. 一个使人明确自己休闲价值观和休闲目的的过程。
    3. 一种使人们能够在休闲中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方法。
    4. 为了帮助人们自主地确定休闲在生活中的位置。
    5. 为了从休闲的角度认识自己。
    6. 一种贯穿于从入幼儿园以前到退休以后的终生教育。
    7. 与人们休闲需求、休闲价值趋向和休闲能力有关的活动。
    8. 一种通过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的休闲体验的活动。
    9. 一个借此决机会定休闲行为的过程。
    10. 一场需要多种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承担责任的运动。

  休闲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联邦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青少年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作为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途径。
  休闲教育的原则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提升休闲价值、态度和目的的认识。
  休闲教育的目标是:①培养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②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③决定个体目标和休闲行为标准的能力;④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理解能力。”
  休闲教育的内容是:①智力的、肢体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经验的;②创造性地表达观念、方法、形状、色彩、声音和活动;③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经验;④社会参与和表达友谊、归属和协作;⑤野外生活经验;⑥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⑦培养一种达到小憩、休息和松弛的平衡方法的经验和过程。其形式多种多样,如:阅读、音乐、游戏、文体活动、社交俱乐部活动、野外远足、登山或各种娱乐场所。
  开发休闲教育,实际上就是积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本,就是对人的教育与教养的投资。而且这种资本的投资越早越好,回报率越高。因此,休闲教育成为人生一门必修课,是始自入幼儿园之前到退休之后的终生教育。

  如何进行休闲教育
  美国学者布赖特比尔提出,应该以休闲活动的参与为基础,建立起一套休闲教育概念。他希望人们不要从狭隘的、填鸭式的、以证书为目的的角度理解教育;应该从最本质的、最贴切的意义上理解休闲教育——一种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休闲教育”意味着,应当尽早地让人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休闲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和休闲鉴赏力,以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他强调,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传授一定的技巧并要练习这些技巧。

  社区参与是休闲活动最佳途径之一。
  社区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人的休闲技能培训做出安排。例如美国密执根州克拉玛祖社区,人口为20余万,其社区学校在1997-1999学年度内开设的课程达到680多种,有会计、金融、自动化、艺术、汽车、生物、商务、化学、计算机、制图、经济、电子、急救、英语、消防、外语(法、德、俄、西班牙等语种)、保健、地理、空调、历史、人类学、机械工具、教学、保险、化工、汽修、医护、自动化、会计、法律、美容、雕塑、裁剪、摄影、音乐、护士、办公室自动化、哲学、物理、塑料、社会工作、体育、未来学等课程,几乎无所不包。

  教育体系中休闲教育。
  比如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经济学、休闲心理学、休闲与健康教育、休闲与环境保护、休闲与文学创作、休闲与体育娱乐、休闲与科技发明、休闲与艺术创造、休闲与宗教、休闲与政治、休闲与社会发展等,鼓励各类学校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从跨学科的角度丰富人的休闲思想与理念。因为,仅有休闲技巧的培训是不全面的,必须把价值观和判断力融入其中。当然也可以设立独立的休闲研究系、学院、研究生院。从学科上培养师资人才,以不断地发展这方面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休闲研究的目光同时也投向休闲经济与休闲服务。大量的研究表明,建立一些对休闲服务业及政府的休闲政策颇有实用价值的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休闲项目的规划与管理上,诸如:休闲设计、休闲策划、休闲政策,有助于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

  加强休闲生活体验与实践。
  通过选修表演、文学创作、音乐欣赏、体育比赛、各种方式的制作活动(比如有编织、烹饪、搭大型积木等)甚至是玩耍(滑板、特技自行车、溜溜球、模仿秀等)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休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的休闲教育完全是寓教于乐的活动。在美国,社区活动大多都是社区居民自我组织、共同参与,周末、节假日,甚至每天的晚上都有休闲活动安排。社区还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性的休闲娱乐项目设计,完全不拘一格,可以异想天开。事实上这是美国人培养创新能力的真正来源。

  注重公共游憩空间建设。
  以日本为例,在面积仅为37.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有公民馆17525个、公共图书馆2172座、博物馆861座、少年自然之家294所、文化中心72所、青年之家410所、妇女教育设施221所。通过这些场所接受休闲教育,从休闲活动中提升国民素养。据统计,中国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总共3000家公共图书馆中有600多家全年无一分购书经费,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0.27册。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美国这一比例是66%,英国是58%。美国每1.3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这些数据我们望尘莫及。


  学会休闲与学会工作
  人生的过程,总是要面对和处理忙与闲、张与弛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目的,既不仅仅是休闲,更不仅仅是劳作。光忙不闲,忙的意义何在?光闲不忙,又何能安闲?又何能心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意思是说,人的心灵要保持清净,而不要旁骛太多,没了章法和智慧。因为,人一忙就容易乱,头脑不清醒;人一忙也容易烦,心情不能和平;人一忙就容易肤浅,不能研究问题,不能冷静认真思考;人一忙就容易只顾眼前,不能高瞻远瞩。有两句诗写“忙”的,“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大雪纷纷,是关系蚂蚁生存的大事。可是“蚁子群”忙得看不见这些,还在地上觅食或者打群架。诗人们为它们担心,可是蚁群还不知不觉,忙得没有主见,忙得没有远见,只能平庸(于光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很多追求“成功”的人,都舍不得休闲。“时间就是金钱”,争取时间的快速,把自己搞到“油尽灯枯”,最后恐怕是人财两空。更何况,效率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事情,真正的创造源泉恰恰与匆忙、浮躁、快速无缘。事实上,刻意安排一段停顿,才能欣赏到人生的美景。动听的乐章中间常有一两个休止符,它让行云流水的过程有了起伏,并因此期待下一个高潮的到来。
  做到不因闲而闷得发慌,不因赋闲而精神不振,而能利用闲时的轻松、安宁、从容的心情,既得到紧张工作之余的休整,也能利用闲空,做忙时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闲情、闲逸是很可贵的,就个人发展来说,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长进、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

  休闲教育在中国还是空白
  在我国,现代休闲教育基本上还是空白。这与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全面扬弃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单纯地追求休闲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忽视休闲的人文文化意蕴;单纯地追求休闲消费创造的物质层面的一时发展,忽视对休闲者内在素养的提升。这种急功近利遮蔽了休闲教育的重要性。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中国人在海外“丑陋的游客”现象决心进行整治并颁布了“旅游公约”。这固然是一个好消息,但细一琢磨,觉得此计依然是个“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习惯作法,因为每个人都不仅仅是“游客”的角色,平日里他还是一个公民,他还需要各种场合公德的养成。从根本上改善,需要引入西方休闲教育理念与方法,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内容,从自律方面培养人,从公德方面育化人。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关的责任。“提供”或“安排”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的目的是致力于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以及使人民大众的闲暇时间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因此,提供形式多样的、内容健康的休闲机会是很重要的,人们可以在其中学习并得以社会化,增强凝聚力。我们相信,有国家调控、规划和引导的休闲生活,将会使精神文明建设有所依托。

  现代休闲教育应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传统,现代社会仍需要“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不学礼”,将造成社会失序、人格鄙俗,国将不国、人将不人。“六艺”常常体现在游憩之中,“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且要“依于仁,游于艺。”
“六艺”是高品位的文化欣赏过程,且雅俗共赏。古代中国形成了由文化精英引导,黎民百姓直接参与的历史局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劳动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绝大多数人是目不识丁。为了适应这样一个状况,这些“高雅”的文化形式不得不以世俗化面貌和形式去扩展自己的影响,争取更大的受众面。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拥有大量的非物质及口头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在充满“礼”的文化背景中,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至今仍熠熠生辉的休闲生活,既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代闲适小品这样的经典作品流传于世,也有“家训”这种亚文化形态的存在方式,以滋养与哺育人的心性。
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机构,全面指导和协调人的休闲生活。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全国假日协调办公室”不能替代国家休闲规划指导部门。因为“假日协调办公室”旨在对“节假日”的活动做出安排、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政府的“协调”还只限于对人们的假日旅游)。毕竟,人的日常生活除去旅游生活外,更多地是需要休闲、娱乐欣赏和消遣方式,需要文化精神生活的指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文化发展规划中应对人民大众的休闲文化生活建设有明确的休闲教育实施方案。
在教育系统中逐渐地开设“休闲教育”课,有关教材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教程内容,还可以组织人力编写符合中国人休闲传统、情趣,以及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书籍。在条件比较好的社区或学校可先试行。


  几点具体建议:
  1.现代休闲教育是规范社会生活与个人行为的基础。积极、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提升人的教养,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2.引导合理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饮食方式、消费方式,不仅达成与人的和谐相处,也要达成与自然(一切生物)的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情掠夺,“和谐”与“节约”才可能一并向我们走来。
  3.倡导勤劳节俭,崇尚简朴生活,扩大素食者、环境保护者、动物保护者的民众队伍和民间组织。遏制个体与全社会的浮躁之风,降低欲望,尤其对钱财、仕途的贪婪。倡导“隐居求志”、“不慕容利”。
  4.在财富的二次分配中,解决分配政策的公平、公正与合理问题。倡导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提高各种产业服务者、经营者的经济待遇、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服务与被服务者的相互尊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合。
  5.休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富矿,应当加强休闲文化理念的输出,坚持民族性、本土性,注重本民族文化传统故事的开发与设计,特别是现代传媒业的动漫设计不能依赖于从国外大量进口。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如:孙悟空、哪吒、宝莲灯、白蛇传、岳飞传、梁祝等等,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不仅具有很强的正义、智慧、凄美的文化内涵,而且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观赏性、审美性、思想性。
  6.不能把休闲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职业或技能教育的内容,而应当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的内容,而且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保持这种教育。家庭、社区、学校、城市、乡村都是休闲教育的载体,都对休闲教育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