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不能不关注休闲

马惠娣

 

  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便是“小康”。
  早在《诗经》中,我们的先民就吟出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孔子也曾描画小康社会之美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清末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社会之进步“三段论”,即:拨乱、小康、大同,乃历史发展规律也。
  孙中山先生的小康思想则凝练于他的《建国方略》的“三民主义”中,提出“耕者有其田”,“举办免费教育、养老恤贫、人人权利平等、无尊卑贵贱之分”等等。
  邓小平——中国“新小康”社会的设计师,衍承“小康”之天旨,在拨乱反正之后,他亲自设计和拟订了中国现代“小康”社会的蓝图和时间表。
  “中共十六大”确立了我国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内涵是:“人民生活幸福,未来前景美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尽管不同的时代对小康的诠释有所不同,但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寄托黎民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祥和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理想是一致的。
  毋庸置疑的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亦劳止”,取决于繁重的体力劳动的解除,人可以全面自由地发展自己。因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才能真正的进步。否则,人只是蚁群。
  所以我们的祖先认为“劳止”,才能提升生活品质。千百年来,他们在繁忙的劳动中将“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的智慧,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善生命过程,创造美的世界。
  何为休闲?我们的先民认为,“休”就是“吉庆、欢乐、美善、福禄”,注重“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把“闲”引申为道德、法度,及限制、约束之意;“闲”也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这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哲学的思想。
  古人对“闲”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对闲暇时间的消遣上,而是将休闲付诸于实践。中国人传统上的休闲实践,很注重“游憩”,并构成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文化传统中,游憩何止一个“玩”字了得!这里有深奥的“礼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正因为有“休闲”的世代传承,才可能产生诸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的闲适小品等文化经典,才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我们这个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留下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多种艺术形式。
  对于古代先贤们来说,休闲之圣洁,是她孕育了我们民族的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的价值理念,表达了我们民族的聪明与智慧、道德与伦理、勤劳与善良、简朴与淳厚。休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记录中国人和谐心态与持续发展的一种历史诉求。使我们的文脉生生不息,我们的小康梦想从不泯灭。
  解除繁重的劳动,当然要靠高效的社会生产率和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惟此“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才能成为现实。当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便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有可能“劳止”。西方学者曾预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上,机器正在越来越多地替代人工。虽然,具体的时间表还难以预测,但我们已坚定不移地踏上通向自动化未来的道路。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至少在制造业,我们会走进一个几乎无工人的时代。”
  的确,伴随机械化、自动化快速地替代人力劳动,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但是“闲”历来是“双刃剑”。
  闲,可生是非,使人碌碌无为,安逸现状,不思进取;老子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说,人的心灵要保持清净,而不要旁骛太多,没了章法和智慧。于光远先生进一步解释说:“人一忙就容易乱,头脑不清醒;人一忙也容易烦,心情不能和平;人一忙就容易肤浅,不能研究问题,不能冷静认真思考;人一忙就容易只顾眼前,不能高瞻远瞩。”
  闲,也可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从而充实人生、提升生命质量。因为闲暇时间多了,我们可以体静心闲,感知万事万物之美好,因而达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们就会与自我身心和谐、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公德私德和谐。我们才有对丰富多彩生活的感知力——流水之声、青禾绿草、观书绎理、弹琴学字、逍遥杖履、静坐调息——均能达到陶冶情操、涵养人性、改善教养的目的,达到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达到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西方思想家认为,开发休闲,实际上就是积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本,就是对人的教育与教养的投资。而且这种资本的投资越早越好,对社会的回报率越高。
  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此思想根基让英国剑桥大学校园中的“下午茶”延续至今,人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激励师生们迸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难怪有人说,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大英图书馆阅读便也成为马克思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休闲”做出了许多新探索,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角度丰富“休”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简单生活、环保、食素、爱动物、爱植物、反战求和平等等形式,鼓励人们把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行为方式营造充满温馨的、友善的、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亲和力,达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遗憾的是,近代以来,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断裂,中国人对休闲价值的理解太狭隘、太浅薄、太粗鄙。整个社会把休闲简单地等同于吃、喝、玩、乐,制造出来的是贪欲、浮躁、喧嚣、奔忙、自私等等。商人们也正把休闲变成一棵硕大的“摇钱树”,美其名曰:为GDP做贡献。消逝着休闲的智慧与休闲固有的精神价值。更可怕的是文化精神的内涵以及物化的历史记忆也随之葬送,有可能让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句没文化底蕴支撑的空话。
  而闲暇时间也被看做没用的“东西”,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都赶去出游、购物,满足感官与生理的欲求。人们为名累、为利累,忘记了沉思、忘记了欣赏、忘记了自律、忘记了社会责任。失去了休闲,人就失去了掌握平衡的能力,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智慧,只能平庸。
  现阶段,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仅仅是政治概念。从深层次看,它所体现的是国家开始注重用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的力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休闲应当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应当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路径和手段,应当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新思路。
  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社会文明的最终考验。
  小康社会怎能不关注休闲!

 

(2006年1月8日完稿)